湖北省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 全链条守护“舌尖安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2:21 1

摘要:5月12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对即将实施的《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权威解读。这部历经立法调研、意见征集、审议完善的地方性法规,将于10月1日正式施行。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实习生 汪颀伟

5月12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对即将实施的《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权威解读。这部历经立法调研、意见征集、审议完善的地方性法规,将于10月1日正式施行。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莉莉介绍,作为农业大省,湖北始终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民生工程。《条例》历时一年半调研论证,经省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最终以全票通过,构建起覆盖全链条、衔接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条例》共9章66条,呈现五大创新亮点:

责任体系网格化。明确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三级责任网络,首创“乡镇街道源头监管专员”制度,要求批发市场、电商平台设立专职安全员。

源头治理精准化。建立农产品产地分级管理制度,将全省耕地划分为优先保护区、安全利用区和严格管控区三类,对重金属污染区实施动态监测和作物替代种植。

过程管控智能化。推行“合格证+追溯码”双标识制度,2026年底前实现规模主体全覆盖。在武汉、襄阳、宜昌试点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投入品使用、检测数据、物流信息实时上链。

监管执法协同化。建立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机制,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三部门共享5.6万家生产经营主体数据库,对重点领域实施风险分级监管。

优质供给体系化。设立“荆楚优品”培育专项基金,每年安排2亿元支持地理标志产品开发。计划到2027年,全省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突破5000个,优质农产品溢价率提升30%。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曾德云透露,今年将开展“护农安芯”百日攻坚行动,重点整治豇豆、韭菜、鳜鱼等11类高风险产品。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邓仲林表示,已在全省建成876个基层快检室,日均快检量达1.2万批次,不合格产品拦截率达100%。省林业局副局长张维介绍,将建立板栗、油茶等8类林产品DNA溯源库,严打冒用地理标志行为。

针对小散农户监管难点,《条例》首创“联户联保”制度,以10-20户为单位建立质量安全互助组,推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投入品采购、统一质量检测。对新型业态,《条例》明确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渠道经营者的法定查验义务,要求保存带货视频不少于6个月。

目前,湖北省已组织法规宣讲团深入17个市州开展培训,印制中英双语版《生产经营者合规指南》10万册。省人大常委会将于9月开展执法检查,确保法规落地见效,让6100万湖北人民共享“舌尖上的幸福”。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