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010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知道吗?慢性炎症可能是你身体里的“慢性炸弹”,一点点把健康吞掉,却常常无声无息。这不是危言耸听。根据《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慢性炎症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甚至癌症都有紧密联系。更扎心的是,它可能已经在你身体里潜伏多年,只是你没察觉。那么问题来了:炎症不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吗?怎么成了“健康杀手”?
急性炎症是好事,比如你割破手,红肿发热是身体在修复。但慢性炎症就不同了,它是身体免疫系统长期处于“战斗状态”,结果打不到敌人,反而误伤自己。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指出,饮食结构直接影响炎症水平。吃得对,可以降低体内的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吃得不对,等于往自己身体里点火。也就是说,你吃的每一口饭,不只是填饱肚子,可能还决定你是不是在“喂养”炎症。
你以为只有油炸、烧烤才会上火?其实很多“家常食品”才是炎症的幕后推手。精制碳水(白面包、白米饭)、高糖饮料、加工肉类、反式脂肪(比如奶茶里的植脂末)、高盐零食,这些食物都在悄悄助长炎症。
哈佛大学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些高炎症指数的食品,长期摄入会显著提高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好消息是:吃得对,也能“吃掉”炎症。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提出了一种“抗炎饮食模式”,其中6类食物被反复推荐,理由充分,证据扎实。
1. 深色绿叶蔬菜:天然的抗炎盾牌
菠菜、羽衣甘蓝、西兰花,这些绿叶菜富含维生素K、C、E,以及丰富的植物化学物质。研究发现,绿叶蔬菜中的类黄酮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你可以理解为,它们像是“灭火器”,随时冲进炎症现场,把火浇灭。
2. 鱼类,尤其是深海鱼:天然的“消炎药”
别小看三文鱼、鲭鱼、沙丁鱼,它们富含ω-3脂肪酸,是目前研究最充分的天然抗炎营养素之一。《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指出,每周吃2次深海鱼,可以降低心脏病风险25%,关键就在于它们能降低炎症水平。如果你不爱吃鱼,亚麻籽、核桃、奇亚籽也能提供部分ω-3脂肪酸。
3. 橄榄油:厨房里的“抗炎黄金”
橄榄油中含有一种叫油酸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抗氧化成分羟基酪醇(Hydroxytyrosol)。这不是普通的好油,而是一种能显著降低CRP的“抗炎油”。地中海饮食就是橄榄油用得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却很低。
4. 浆果类:小个头,大能量
蓝莓、草莓、蔓越莓,这些颜色鲜艳的浆果含有大量的花青素,是天然抗氧化剂。一项发表于《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显示,每天吃一小碗蓝莓,8周后体内炎症指标显著下降。而且还不胖人,控制血糖也友好,怎么吃都值。
5. 坚果:不是零食,是“炎症终结者”
别再把坚果当“发胖的罪魁祸首”了。真正的问题是你吃的是糖衣花生、炸腰果,而不是原味巴旦木、核桃。哈佛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吃一小把坚果(约28克),可以降低因炎症引发的慢性病风险。关键在于它们富含健康脂肪、维生素E和植物固醇。
6. 全谷物:别再宠白米饭了
白米白面早就被“洗”得只剩淀粉了,而全谷物(比如糙米、藜麦、燕麦)保留了谷皮、谷胚,纤维、矿物质都在。高纤维饮食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而肠道健康,决定了你的炎症水平。科学家已经明确指出,肠道菌群失衡,是慢性炎症的“幕后黑手”。
很多人一听要抗炎饮食就觉得“没味道”“不好吃”,其实完全相反。你可以用橄榄油炒西兰花,撒点蒜末,再配上一块烤三文鱼,旁边来点蓝莓酸奶,全都是抗炎战士。不是吃草,而是吃得更聪明。
要不要炎症升级,不是医生决定,是你嘴决定的。2020年《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指出,全球每年约1100万人因“吃得不对”而死亡。而这不是因为他们吃得太多,而是吃得太少——太少的全谷物、坚果、蔬菜和健康脂肪。
炎症不是突然来的,它是你每天吃下去的糖、油、精米白面,一点点累积的结果。想要把炎症“吃掉”?不是节食,不是清汤寡水,而是用这6类食物,重新训练你的味觉和身体。
别等身体“报警”,才想着灭火。你吃的每一口,都是在决定你未来能不能健康走路、清醒说话、活得久而不病。
资料来源:
①. Hu FB, et al. Dietary patterns and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the Nurses' Health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4; 80(2): 404–412. DOI:10.1093/ajcn/80.2.404
②. 李建伟,等. 慢性炎症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9, 27(5): 346-349.
③. 杨云生. ω-3脂肪酸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 35(7): 552-555.
④. 何丽霞. 食物营养成分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3): 15-18.
来源:吾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