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谁懂啊!说好三年毕业杀回国内当海归精英,现在愣是在多大图书馆熬成了“学术钉子户”。昨天收到adviser邮件说我还差18.5个学分,当场表演了一个安大略湖式裂开——这波真的蚌埠住了!
家人们谁懂啊!说好三年毕业杀回国内当海归精英,现在愣是在多大图书馆熬成了“学术钉子户”。昨天收到adviser邮件说我还差18.5个学分,当场表演了一个安大略湖式裂开——这波真的蚌埠住了!
当初落地皮尔逊机场时有多嚣张,现在盯着ACORN系统就有多绝望。还记得大二在CN塔顶发朋友圈:“俯瞰北美金融中心,这局我天胡开局”。结果微观经济课上来就给我整不会了——教授说话比Tim Hortons的冷萃还让人迷糊,本地同学人均商学院龙傲天,我还在查字典查“marginal cost”是啥玩意儿,人家已经用Python跑完模型开始约酒局了。
你以为我摆烂?凌晨三点的Robarts图书馆见证过老子有多卷!咖啡因当葡萄糖吊着,键盘敲得比广场舞大妈抢C位还猛。结果好不容易肝完的essay,TA批注里红得跟加拿大国旗似的,还附赠灵魂暴击:“建议重修ESL课程”。破大防了属于是!
最骚的操作是去年冬天。当时刚挂掉计量经济学,瞒着家里说在参加“北美学术精英特训营”。白天装成钮祜禄·学霸在ins发图书馆打卡照,晚上狂奔到唐人街当外卖刺客。有次端着麻辣香锅冲进电梯,迎面撞见专业课教授,他盯着我印着“饿了别叫妈”的工服,场面堪比《九品芝麻官》里的社死现场。
现在整个就一恶性循环:挂科→重修→打工还学费→没时间学习→继续挂科。Student Center那个重修按钮都快被我戳包浆了,系统弹提示“您已进入academic probation”的时候,我居然有种诡异的安全感——就像在暴风雪里看见北极熊,明知道要完蛋但竟然有点亲切?
但你要问后不后悔?上周在尼亚加拉瀑布遇到个读college的哥们儿,人家边给游客拍照边念供应链管理,突然就和解了。去他丫的三年毕业执念,老子偏要当枫叶国留子界活化石!现在每天带着重修课表勇闯Sid Smith教学楼,同学问起来就说是“沉浸式体验北美教育体系”,只要PPT做得够炫,谁在乎我是不是读了四年大二(狗头保命)。
所以还在学分苦海扑腾的留子们,记住姐的教训:GPA炸了可以重修,心态崩了真没法补考。与其在LinkedIn装精英,不如在Tims里坦然说一句:“Double-double糖奶走起,这破学姐还能再续五年!”(双手比加拿大鹅)
来源:爱吃鱼的阿笨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