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启动仪式在绵阳南山中学举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2:50 1

摘要:近日,绵阳市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典’亮青春 法护未来”主题宣讲活动在绵阳南山中学举行。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建国,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红,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昭出席活动,绵阳南山中学党委书记徐勇,绵阳南山中学党委副书记、

近日,绵阳市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典’亮青春 法护未来”主题宣讲活动在绵阳南山中学举行。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建国,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红,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昭出席活动,绵阳南山中学党委书记徐勇,绵阳南山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黎参与活动。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教体局、市国资委、市工商联五部门主办,绵阳南山中学承办。活动上,李建国为绵阳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授牌,绵阳南山中学党委书记徐勇接牌。市司法局同步启动“法治图书漂流计划”,吴红向基地赠送法律书籍200余册,绵阳南山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黎接受赠书。市律协公益委主任王雪以《“典”亮青春 法护未来》为题,通过典型案例解析为600余名师生开展互动式法治讲座。

王永昭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李建国为绵阳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授牌

吴红代表市司法局向基地赠送法治图书

活动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为实现人格尊严、保障财产安全、规范市场交易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活动要求,要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创新宣传模式,进一步推进民法典宣传教育;要深化校园法治实践,将民法典有机融入思政课程与校园文化,打造平安校园;要强化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通过“沉浸式普法”帮助学生树立法治信仰,将民法典打造为青少年成长的“法治指南针”。

多年来,绵阳南山中学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校”理念,以“法治教育常态化、实践化、体系化”为目标,通过创新课程体系、深化校内外联动、打造特色活动三项举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位一体”校园法治教育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构建法治教育课程体系

筑牢法治教育根基

法治课程体系专业化。学校构建了以国家课程为核心、校本课程为拓展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国家课程南山化”改革,将法治教育融入思政、语文、历史等学科,开发了“红色基因传承”“科技报国”“生涯规划”等5大类85门特色校本课程,形成覆盖宪法、刑法、禁毒、网络安全等领域的知识框架。形成上好“开学第一堂法治课”的课程传统,邀请法治副校长、各级法律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结合校园贷、网络诈骗等真实案例,提升学生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情境化。建成四川省首个中学校园法治教育宣传基地,基地内设有法律知识长廊、VR法律情景体验馆、经典案例展示区等,学校“法治社”在此开展模拟法庭、宪法宣讲周、法治成人礼等沉浸式活动。2024年秋季学期,学生在经开区法院参与模拟法庭,身临其境感受司法程序;2024年国家宪法日期间,市中院法官以“人的一生与宪法”为脉络,向600余名师生普及宪法知识。此外,学校还在成人礼上特别设置宪法宣誓环节,并向学生赠送《宪法》读本,强化仪式教育与法治信仰的结合。

模拟法庭

法治课堂

赠送法治书籍

宪法宣誓

宪法宣传周活动

深化学社协同合作联动

拓展法治教育维度

注重院校合作共建法治实践平台。学校与绵阳市中院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借力“香樟树”“熊猫未检”等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项目,通过“关爱信箱”“典型案例展”等形式,前移法治教育关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做好家校社协同共育。联合检察机关、法院、律所等社会力量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形成法治教育“月主题”,以线上直播、线下讲座、实地参观等形式,常态化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民法典知识运用、《宪法》知识普及教育、《国家安全法》普及教育等,充分利用家长课堂开展好《家庭教育法》的普及工作,形成普法教育的全矩阵,在育人基础上彰显南山法治教育的社会担当。

院校共建法治实践平台

宪法学习

法治教育品牌成果显著

各界认同推动前行

学生法治素养全面提升。学生在全国性法治竞赛中屡获佳绩,连续九年斩获“学宪法讲宪法”绵阳市冠军,袁杨芷如斩获全国一等奖,黄思涵斩获全省一等奖。校园内遵法守法氛围浓厚,学生主动参与法治宣传活动,形成“知法于心、守法于行”的自觉意识。

学校法治建设获权威认可。学校获得“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四川省普法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2024年更是再次获评绵阳高中教育界唯一的“全国青少年权益保护岗”,法治教育模式被“学习强国”等平台多次报道。

绵阳南山中学以法治教育为基石,以学生成长为使命,通过系统性、创新性实践,为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法治纽扣”,为构建平安校园、法治社会贡献了教育智慧。未来,学校将继续以法治精神为引领,培育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锦绣巴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