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冰冰的AI体验则在服装设计上。她站在通义大模型前,只需简单输入几句描述提示词,大模型便迅速输出与之匹配的个性服装设计图,上演所见即所得的“神奇时刻”。
1
总台主持团化身AI体验官
演绎AI生活
近日,一条集结陈伟鸿、朱迅、尼格买提、王冰冰四位央视知名主持人的节目宣传片火了。
视频里,陈伟鸿在即将登上舞台的紧张时刻,从容不迫地佩戴上AI眼镜,依靠镜片呈现出的虚拟界面实现“脱稿”演讲;
朱迅穿梭于后台间寻找“旺财”,原来“旺财”竟是一只具身智能机器狗,它通过动态自主导航,为主人递上保温杯并提醒及时喝水,尽显“爱意满满”的个性化陪伴;
尼格买提在繁多的嘉宾信息和节目资料“轰炸”下,使用阿里云通义阅读助手,一键导入海量文本,短时间内就能收获高效精准的提炼总结,上场主持无压力;
王冰冰的AI体验则在服装设计上。她站在通义大模型前,只需简单输入几句描述提示词,大模型便迅速输出与之匹配的个性服装设计图,上演所见即所得的“神奇时刻”。
这条视频,即是阿里云与央视联合出品《赢在AI+》宣传片,四位主持人化身AI体验官,上演AI技术加持下的“超能变身”;而每次“变身”的背后,都能看到阿里云通义大模型的技术身影。
从AI眼镜的发展到具身智能的应用,从自然语言处理的进步再到生成式AI在创意领域的影响,可以见得四位主持人所呈现的AI场景,分别代表了当前AI技术研发的前沿方向,也代表了阿里云等AI前沿企业领衔的人工智能革命,正在重新定义人机关系的本质——不是替代与竞争,而是共生与进化。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委会所阐述的“AI不是工具革命,而是科学革命的工具”,同时他也在《赢在AI+》节目中被高校创业者的AI创新精神所鼓舞,他坦言如果更多企业能够保有源自内心的创业激情,就不会产生“中国的创新就是拷贝”这种错误语境下的逻辑。
一直以来阿里云都在发挥“云+通义大模型”AI基础设施优势,让AI真正“加”有所物,不再仅是提升效率的辅助性工具,更是推动科学方法论、认知范式乃至文明形态重构的核心动力。
2
AI先锋集结《赢在AI+》
阿里云驱动节目全链路创新
回到《赢在AI+》本身,这是首档AI纪实创投节目,也是继春晚之后,阿里云又一次与总台联手,以“云计算AI独家合作伙伴”的身份,为节目提供全程内容和技术支持,共同助力AI创业和AI创新。
如果你前段时间落地北京和杭州两大机场,可能还看到过投放在显示屏和候机广告牌上《赢在AI+》的醒目宣传,陈伟鸿与蒋昌建两大知名财经科技类主持人鼎力背书,以极具未来感的视觉设计掀起AI创新的全民热潮。灯箱上,“AI就用阿里云·通义大模型支持企业赢在AI+”的宣传语一眼醒目,精准触达商务旅客与AI或科技类从业者群体。
其实早在去年9月份,《赢在AI+》就已经悄然启动。102位“AI创想者”在历时五个月、11场线下路演、1场线上竞演的角逐下,从700余家科技企业脱颖而出,入围《赢在AI+》未来营。
期间,#解锁中国AI的高光瞬间#、#寻找中国AI的下一条小龙#等节目相关话题登上多个平台热搜,节目首期视频播放量更是累计突破1000万次,足以见得出圈热度之高。
既是作为节目云计算AI独家合作伙伴,同时也是AI时代创新创业群体的陪伴者和引领者,如果要剖析阿里云在《赢在AI+》节目上的亮点,我认为有二。
其一是总台联合阿里云在主持板块精心打造了节目智能体小助手——AI小宝化身主持人陈伟鸿的“助理”,在现场与嘉宾一问一答,热络气氛。同时“AI小宝”还会预先了解节目相关内容、选手资料以及AI行业知识,为嘉宾和观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
除了知识渊博,涵盖AI行业的所有知识点,AI小宝的另一大鲜明特征在于足够“拟人化”。前期海量的通义语言模型训练,让它形成了独特的口头禅,是个不折不扣的ESTP;同时通义的VL模型为AI小宝提供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感知的能力,从听、说、反应、思考等外在表现上更具真实感;大模型自有知识储备和通义星尘联网搜索能力,构建AI小宝的专属知识库,能够与场上诸多AI行业学者对答如流。
阿里云
,赞1006
除了助理主持是能说会道的智能体机器人,《赢在AI+》的舞美效果也是AIGC生成。在观众席背后的舞台大屏上,阿里云通义万相仅根据节目组文字描述就按照每期节目AI+主题打造了一系列梦幻超现实的赛博朋克风格沉浸式画面,给现场观众和荧幕前的观众都带了一场场虚实交融的视觉盛宴。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通义万相就已经全方位、全流程地支持了春晚AI创新。例如在央视春晚的预告片中,通义万相不仅成功捕捉苏绣的整体艺术风格,更将细节还原到每一根丝线,助力中国非遗在舞台上大放光彩;而在莫文蔚与毛不易的合唱节目中,通义万相利用图像风格化和首尾帧视频生成技术,生成了如梦幻一般的油画风舞美效果,令屏幕前观众直呼“美到了”!
从春晚初尝试到《赢在AI+》的成熟应用,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上,阿里云借助通义大模型的驱动和支撑,以先进的云计算AI技术为节目带来了更加新颖、富有创意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另外一个看点,则是由阿里云创始人王坚等国内院士、企业领军人物以及海内外知名投资机构代表组成的专家团坐镇,在节目现场持续输出观点和见解,并借此平台鼓励更多年轻的AI创业者善于洞察、学会破局。
同时他们也会毫不留情地纠错创想人在创业道路上的逻辑偏差,并给予“犀利”又不乏客观的点评。
AI时代风口下,许多创业者过分追求表面的新颖与独特,常被困在“伪创新区间”,真正的破局点却往往藏在被集体潜意识遮蔽的第四象限。需要创业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才能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这个“第四象限”,就是一个充满未知与可能性的神秘领域。它可能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种颠覆性的技术革新,或者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但无论如何,它都需要创业者敢于跳出传统框架的束缚,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
3
节目机制创新
阿里云激活AI+时代革命工具
区别于传统创投节目,《赢在AI+》让AI项目首次被搬上桌来接受“评判”,为AI创想者和企业提供宝贵机会,培育未来AI引领者,为未来的企业寻找企业的未来。从路演企业中脱颖而出的102位AI创想者,将围绕 “百亿AI资源包” 展开激烈角逐,一旦成功获取,便能为自身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共同推动并亲身见证智能时代这场伟大变革。
从前期全国路演再到节目正式播出,作为国内最早投入大模型研发并坚持开源开放的科技公司,阿里云的深度参与让更多人感知到人工智能的科技魅力,也引领着一批又一批的AI企业,将人工智能渗透至城市交通、教育、医疗、家居、服务等领域,勾勒出一幅未来城市的智慧蓝图。
一直以来,相较于“AI”,“AI+”这个专有名词更鲜少人知,直到去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随着AI+场景的不断创新,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新兴领域将迎来深度融合,通过技术集成与创新,实现对传统行业的全面赋能与重构的一种理念与实践,不仅强调人工智能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应用,更注重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形成综合性的技术解决方案,推动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赢在AI+》以一种更加隐性、自然的方式将阿里云的人工智能实力融入到节目内容中,让阿里云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传递给广大受众,也加速阿里云服务“人工智能+”产业的传播速度。
“AI时代用阿里云,阿里云支持企业赢在AI+”作为阿里云在节目中的品牌Slogan,这里的“+”不仅代表了阿里云在AI技术上的加法效应,即阿里云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将AI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同时,“+”也寓意着阿里云愿意与客户和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共同探索AI技术的无限可能,共同开创AI时代的新篇章。
来源:商财洞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