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设备行业研究: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或达2300亿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4:00 1

摘要:半导体设备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根基与先导力量,具有技术壁垒森严、研发周期漫长、客户验证门槛高等显著特征。近年来,随着国产设备企业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的持续突破,叠加进口设备成本大幅攀升(增加50%以上),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迎来加速契机。

半导体设备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根基与先导力量,具有技术壁垒森严、研发周期漫长、客户验证门槛高等显著特征。近年来,随着国产设备企业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的持续突破,叠加进口设备成本大幅攀升(增加50%以上),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迎来加速契机。

一、半导体设备核心定义

半导体设备贯穿晶圆制造、光刻、刻蚀、薄膜沉积、掺杂、表面处理及封装测试等芯片生产全流程。光刻机负责将电路图案精准转移至晶圆,刻蚀机实现微观结构的精细雕琢,离子注入机调控芯片电学性能,化学机械抛光(CMP)保障晶圆表面平整度,封装测试设备则为芯片可靠性保驾护航。

以光刻机为例,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极紫外光(EUV)或深紫外光(DUV)作为光源,通过复杂的光学系统将掩膜版上的电路图案投影到涂有光刻胶的晶圆表面,经过曝光、显影等步骤,实现电路图案的转移。这一过程对光源的稳定性、光学系统的精度要求极高,目前全球仅有荷兰阿斯麦(ASML)等少数企业能够掌握EUV光刻机的核心技术。刻蚀机则是在光刻完成后,利用等离子体等技术将晶圆表面多余的材料去除,形成精确的电路结构,其精度直接影响芯片的性能和功耗。这些精密设备的技术革新,是推动半导体产业进步的核心引擎,直接决定芯片性能与量产效率。

二、政策护航产业发展

国家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在资金扶持、税收优惠、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维度给予全方位支持,为国产半导体设备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力推动行业竞争力提升。

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发布以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一期、二期已累计投资数千亿元,重点支持半导体设备、材料等关键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大基金三期注资344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设备研发与产能扩张的支持力度。在税收政策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半导体设备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减免、增值税即征即退等优惠,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如上海实施的“浦江人才计划”、北京的“海聚工程”等,吸引全球半导体领域高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行业发展现状剖析

1.全球市场规模

SEM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1090亿美元,前三季度市场表现尤为亮眼,销售额同比增长18.7%,环比增长13.4%。受人工智能浪潮推动,以及消费电子、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汽车电子等下游领域的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全球销售额将攀升至1231亿美元。

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对高性能芯片需求激增,带动半导体设备市场增长。例如,数据中心为满足AI计算需求,不断升级服务器芯片,对光刻机、刻蚀机等设备的精度和产能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随着5G技术的普及,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产品对芯片性能和集成度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进一步刺激了半导体设备市场的发展。

2.区域格局分布

SEAJ数据表明,2024年中国大陆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达42.3%,韩国、中国台湾、北美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17.5%、14.1%和11.7%。

中国大陆在半导体设备市场的崛起,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庞大的市场需求。近年来,中国大陆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建设了多个半导体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同时,国内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半导体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韩国凭借三星、SK海力士等大型半导体企业,在存储芯片制造设备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台湾则依托台积电等企业,在晶圆代工设备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3.中国市场态势

受益于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中国半导体设备需求持续旺盛。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约为2190.24亿元,占全球份额35%;2024年约为2230亿元,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2300亿元。

中国在半导体设备市场的快速增长,除了人工智能的推动,还得益于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战略布局。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部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逐渐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例如,在清洗设备、去胶设备等领域,国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资本活跃态势

半导体设备领域持续成为投资热点,市场热度居高不下。IT桔子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行业已披露投资事件58起,融资金额约41.84亿元。

资本的大量涌入,为半导体设备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资金支持。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高端设备研发、关键零部件制造等领域。例如,一些初创企业专注于研发先进的光刻机光源、光学镜头等核心零部件,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同时,资本还推动了行业内的并购整合,加速企业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张。

5.企业竞争格局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Top10排名延续2023年格局,前五名位次稳定。阿斯麦以超300亿美元营收位居榜首,应用材料、LAM、TEL、科磊(KLA)分列二至五位。前五大设备商半导体业务营收合计近900亿美元,约占Top10营收总和的85%。

阿斯麦在光刻机领域具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其EUV光刻机是全球唯一能够生产7nm及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设备,垄断了高端光刻机市场。应用材料在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设备领域具有广泛的产品线和技术优势,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之一。LAM在刻蚀设备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大晶圆厂。TEL在清洗设备、光刻胶涂显设备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科磊(KLA)则专注于半导体检测设备,为芯片制造提供全流程的检测解决方案。

四、行业领军企业

1.北方华创

作为国内半导体装备龙头,北方华创成立于2001年,业务涵盖集成电路、先进封装、光伏等领域,产品覆盖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清洗机等核心设备,技术水平达到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3.53亿元,同比增长39.52%;归母净利润44.63亿元,同比增长54.75%。

北方华创承担了多项国家02专项任务,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在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开发出多种类型的PVD、CVD设备,广泛应用于逻辑芯片、存储芯片等制造领域。在刻蚀设备方面,其产品已进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国内头部晶圆厂的生产线,实现了国产设备在先进制程领域的突破。

2.上海微电子

国内唯一具备前道光刻机研发能力的企业,主导产品600系列光刻机应用于90nm及以上制程,并在后道先进封装光刻机市场占据40%份额,肩负国家“02专项”攻关重任。

上海微电子致力于突破DUV和EUV光刻技术,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在光刻机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的600系列光刻机在国内中低端芯片制造和封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进高端光刻机的研发进程,努力打破国外企业在光刻机领域的垄断。

3.中微公司

专注刻蚀设备与MOCVD设备研发,等离子体刻蚀机成功进入台积电5nm生产线,MOCVD设备全球市占率超60%。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55.07亿元,同比增长36.28%;归母净利润9.13亿元,同比下降21.29%。

中微公司在等离子体刻蚀机领域具有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其产品能够满足先进制程芯片制造的需求。公司的MOCVD设备在LED外延片制造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为全球LED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微公司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在5G通信、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积极布局,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屹唐半导体

干法去胶设备全球市占率超30%,位居行业第一,产品覆盖逻辑、存储芯片制造全流程,技术节点延伸至5nm,客户包括三星、台积电、长鑫存储等。

屹唐半导体通过收购美国MattsonTechnology,整合全球技术资源,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在干法去胶设备领域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公司不断拓展产品线,在刻蚀、快速退火等设备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国产半导体设备国际化与高端化的标杆企业。

5.华兴源创

聚焦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在显示驱动芯片测试机、晶圆光学检测仪等产品上实现技术突破,平板显示检测设备国内市占率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2.76亿元,同比下降4.63%;归母净利润亏损0.51亿元。

华兴源创通过自主研发和并购整合,不断提升在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公司的显示驱动芯片测试机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显示芯片的测试需求,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在半导体晶圆检测、封装测试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

五、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1.政策驱动技术突破

国家大基金三期3440亿元资金注入,叠加地方专项基金支持,形成“中央-地方”政策合力,加速国产设备在先进制程领域的技术突破,助力上海微电子光刻机、中微公司刻蚀设备等关键技术攻关。

政策支持不仅体现在资金投入上,还包括税收优惠、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例如,对从事半导体设备研发的企业,给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同时,各地政府建设半导体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和研发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内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实现半导体设备的自主可控。

2.产业链协同升级

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深度协同,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企业间通过联合开发、资源共享,降低技术转化成本,构建“设备-材料-制造”协同生态,提升整体竞争力。

以华为海思与中芯国际联合开发7nm工艺为例,双方在芯片设计和制造环节紧密合作,共同优化工艺参数,缩短了设备验证周期,提高了产品良率。同时,上海临港、合肥长鑫等产业集群通过集中资源,实现了设备、材料与制造端的无缝对接。例如,沪硅产业的300mm硅片良率追平国际水平,安集科技的化学抛光液市场占有率突破15%,这些材料企业与设备企业形成生态闭环,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3.技术创新开拓新局

在传统技术路线受限的背景下,国内企业积极探索Chiplet集成、RISC-V架构等新兴技术路径,发力第三代半导体和二维芯片制造设备,形成“成熟制程替代”与“新兴领域突破”并行的发展格局。

Chiplet技术通过将多个小芯片集成在一起,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为半导体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国内企业在Chiplet技术领域积极布局,研发相关的封装设备和工艺。RISC-V架构作为一种开源的指令集架构,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等优势,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国内企业在基于RISC-V架构的芯片设计和制造设备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氮化镓)具有高功率、高频率、耐高温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领域。国内企业加大对第三代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研发投入,在晶体生长设备、刻蚀设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二维芯片制造设备作为新兴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努力抢占技术制高点。通过技术创新,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将在新兴领域实现突破,提升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报告目录

——综述篇——

第一章、半导体设备行业概念界定及发展环境剖析

第一节、半导体设备的概念界定及统计口径说明

一、半导体及半导体设备界定

1、半导体

2、半导体设备的概念界定

二、半导体设备的分类

第二节、半导体设备专业术语说明

第三节、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第四节、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一、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二、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现状篇——

第二章、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第一节、半导体设备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

1、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主管部门

2、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自律组织

二、行业规范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1、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2、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相关标准统计

三、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汇总及解读

四、十四五规划对半导体设备产业发展的影响

1、集成电路政策红利为半导体设备保驾护航

2、“十四五”规划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

五、政策环境对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半导体设备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现状

1、中国GDP及增长情况

2、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情况

3、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4、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二、宏观经济展望

1、国际机构对中国GDP增速预测

2、国内机构对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增速预测

三、经济环境对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半导体设备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中国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1、中国人口规模及增速

2、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

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1、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2、电子信息行业前景与趋势分析

(一)、信息技术创新进入新一轮加速期

(二)、国家重大战略推进实施亟待产业新突破

(三)、智能化正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三、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四、其他相关社会因素

1、集成电路严重依赖进口

2、消费电子近年持续增长

五、社会环境对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半导体设备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半导体行业技术迭代历程

二、存储芯片制程演进

1、存储芯片结构演变

2、对半导体设备的影响

三、半导体工艺技术路径朝多种路径3D化发展

四、相关专利的申请情况分析

1、半导体设备专利申请数情况

2、半导体设备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3、半导体设备行业热门申请专利分析

五、半导体设备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六、技术环境对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第三章、半导体行业发展及半导体设备的地位分析

第一节、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分析

一、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现状概述

二、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

三、全球半导体行业产品结构分析

四、全球半导体行业区域发展分析

五、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分析

一、半导体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1、市场规模

2、市场结构

3、应用领域

二、半导体设计业发展

1、半导体设计业市场规模

2、半导体设计业企业格局

3、半导体设计业区域竞争

4、半导体设计业市场结构

三、半导体制造业发展

1、半导体制造业生产情况

2、半导体制造业市场规模

3、半导体制造业企业竞争

4、半导体制造业区域竞争

四、半导体封装测试业发展

1、半导体封装测试业市场规模

2、半导体封测业区域竞争

3、半导体封测业企业竞争

五、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速发展

(二)、资本市场将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机会

(三)、“双循环”加速国产替代

(四)、5G新兴技术带来新一轮爆发

2、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六、半导体设备在半导体行业中的位置

第三节、半导体设备对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第一节、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历程

二、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2、市场结构

3、细分产品结构

三、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区域竞争

2、品牌竞争

第二节、全球主要区域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状况

二、韩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分析

1、韩国半导体行业发展情况

2、韩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情况

(一)、韩国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二)、韩国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趋势

三、北美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分析

1、北美半导体行业发展情况

2、北美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情况

(一)、北美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二)、北美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趋势

四、日本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分析

1、日本半导体行业发展情况

2、日本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情况

(一)、日本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二)、日本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趋势

第三节、全球半导体设备主要企业发展分析

一、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Inc.)

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发展情况

4、企业在华业务布局

二、泛林半导体(Lam Research)

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发展情况

4、企业在华业务布局

三、荷兰ASML(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terial Lithography)

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发展情况

4、企业在华业务布局

四、东京电子(TEL)

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发展情况

4、企业在华业务布局

第四节、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及经验借鉴

一、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二、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概述

一、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二、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特征分析

第二节、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一、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进口市场分析

1、进口额分析

2、进口来源国分析

二、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出口市场分析

1、出口额分析

2、出口来源国分析

第三节、半导体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分析

一、半导体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

1、行业整体国产化进程

2、行业细分领域国产化进程

二、厂商突破新领域加速推进国产化进程

第四节、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在全球地位分析

一、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二、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

第五节、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一、中国半导体设备参与者类型及规模

1、中国半导体设备参与者类型

2、中国半导体设备参与者规模

二、中国半导体设备供给情况

三、中国半导体设备需求状况

第六节、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分析

一、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行业发展情况

1、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规模

2、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特征

二、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情况

第七节、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第六章、半导体设备行业竞争状态及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半导体设备行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一、行业融资现状

1、投融资资金来源

2、投融资主体分析

3、投融资事件数量及金额分布

4、投融资阶段及事件汇总

二、行业兼并与重组

1、兼并与重组现状

2、兼并与重组动因分析

第二节、半导体设备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一、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二、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

三、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行业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五、行业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六、行业竞争情况总结

第三节、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四节、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全球竞争力分析

第七章、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构成分析

第二节、中国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行业发展分析

一、半导体薄膜沉积工艺概述

二、半导体薄膜沉积技术发展分析

1、CVD技术工艺

2、PVD技术

3、ALD技术

三、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发展现状分析

1、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2、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国产化现状

四、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中国半导体光刻设备行业发展分析

一、半导体光刻工艺概述

二、半导体光刻技术发展分析

1、光刻技术原理

2、光学光刻技术

3、EUV光刻技术

4、X射线光刻技术

5、纳米压印光刻技术

三、半导体光刻机发展现状分析

1、光刻机工作原理

2、光刻机发展历程

3、光刻机市场规模

4、光刻机国产化现状

四、半导体光刻设备发展趋势分析

第四节、中国半导体刻蚀设备行业发展分析

一、半导体刻蚀工艺概述

二、半导体刻蚀工艺发展情况

1、主要刻蚀工艺分类

2、刻蚀工艺演进现状

三、半导体刻蚀设备发展现状分析

1、刻蚀设备市场规模

2、刻蚀机国产化现状

四、半导体刻蚀设备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节、中国半导体清洗设备行业发展分析

一、半导体清洗工艺概述

二、半导体清洗技术发展分析

1、半导体清洗技术分类

2、半导体清洗技术——湿法清洗

3、半导体清洗技术——干法清洗

三、半导体清洗设备发展现状分析

1、半导体清洗设备分类

2、半导体清洁设备市场规模

3、半导体清洁设备国产化现状

四、半导体清洗设备发展趋势分析

第六节、中国半导体封装设备行业发展分析

一、半导体封装工艺概述

二、半导体封装技术发展分析

三、半导体封装设备发展现状分析

四、半导体封装设备发展趋势分析

第七节、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行业发展分析

一、半导体测试工艺概述

二、半导体测试技术发展分析

三、半导体测试设备发展现状分析

1、半导体测试设备分类

2、半导体测试设备国产化现状

四、半导体测试设备发展趋势分析

1、5G、汽车和物联网需求推动测试设备需求增长

2、国产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第八节、中国半导体制造其他设备发展分析

一、单晶炉设备

1、设备简介

2、生产工艺

3、单晶炉投料情况

4、国内代表厂商情况

二、氧化/扩散/热处理设备

1、设备简介

2、国内代表厂商情况

3、国产替代情况

三、离子注入设备

1、设备简介

(一)、设备定义

(二)、设备原理

(三)、设备分类

2、国内代表厂商情况

3、国产替代情况

第八章、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领先企业生产经营分析

第一节、半导体设备行业代表企业概况

第二节、半导体设备行业代表性企业案例分析

一、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一)、公司发展历程

(二)、公司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一)、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业务结构及销售网络

(一)、业务结构

(二)、销售网络

4、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布局

(一)、企业半导体设备产品布局

(二)、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5、企业半导体设备战略布局及最新发展动态

(一)、企业半导体设备战略布局

(二)、企业最新发展动态

6、企业发展半导体设备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二、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一)、公司发展历程

(二)、公司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一)、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业务结构及销售网络

(一)、业务结构

(二)、销售网络

4、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布局

(一)、企业半导体设备产品布局

(二)、企业半导体设备项目布局

(三)、企业半导体设备技术进展

5、企业半导体设备战略布局及最新发展动态

(一)、企业半导体设备战略布局

(二)、企业最新发展动态

6、企业发展半导体设备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三、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一)、公司发展历程

(二)、公司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企业销售网络分析

(一)、业务结构

(二)、销售网络

4、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布局

5、企业融资历程

6、企业发展半导体设备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四、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简介

(一)、公司基本信息

(二)、公司股权结构

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企业业务结构及主要客群

(一)、业务结构

(二)、销售网络

4、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布局

(一)、前道晶圆制造半导体设备

(二)、后道先进封装半导体设备

(三)、清洗设备介绍

(四)、其他半导体设备介绍

5、企业半导体设备战略布局及最新发展动态

6、企业发展半导体设备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五、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一)、企业发展历程

(二)、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企业业务结构及销售网络

(一)、业务结构

(二)、销售网络

4、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布局

5、企业集成电路装备与关键材料业务“专精特新”布局动向

6、企业发展半导体设备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六、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一)、企业发展历程

(二)、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企业业务结构及销售网络

(一)、业务结构

(二)、销售网络

4、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布局

(一)、企业半导体设备产品布局

(二)、企业半导体设备技术进展

5、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专精特新”布局动向

6、企业发展半导体设备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七、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一)、公司发展历程

(二)、公司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企业融资历程

4、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布局

(一)、业务布局

(二)、产品布局

5、企业发展半导体设备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八、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一)、公司发展历程

(二)、公司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一)、中标情况

(二)、荣誉资质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布局

(一)、前道半导体设备

(二)、后道封装半导体设备

5、企业融资历程

6、企业发展半导体设备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九、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基本信息及组织架构

(一)、企业基本信息

(二)、企业组织架构

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企业业务结构及销售网络

4、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布局

5、企业半导体设备战略布局

6、企业发展半导体设备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十、北京华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一)、企业发展历程

(二)、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布局

(一)、企业半导体设备产品布局

(二)、企业半导体设备关键技术

(三)、企业半导体设备产业化布局

5、企业发展半导体设备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十一、北京华峰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简介

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企业业务结构及销售网络

4、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布局

(一)、半导体设备产品经营情况

(二)、半导体设备研发情况

5、企业发展半导体设备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十二、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一)、企业发展历程

(二)、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企业业务结构及销售网络

(一)、业务结构

(二)、销售网络

4、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布局

(一)、企业半导体设备产品布局

(二)、企业半导体设备技术进展

5、企业半导体设备相关产销状况

6、企业半导体设备业务研发动向

7、企业发展半导体设备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展望篇——

第九章、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半导体设备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一、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二、行业发展潜力分析

第二节、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一、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二、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三节、半导体设备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一、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二、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第四节、半导体设备行业投资价值与投资机会

一、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二、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五节、半导体设备行业投资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一、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来源:商业数据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