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越来越好,社区的变化有目共睹!”七星关区鸭池镇干龙滩社区居民肖容说,过去,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如今,问题都被逐步解决,小区整洁美观、井然有序。
一座城市砥砺前行
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
一座城市蓬勃发展
离不开丰润的道德滋养
近年来
毕节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
通过打造弘扬文明新风阵地
推出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等方式
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移风易俗、以文化人
不断提升群众精神风貌
让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般
浸润群众生活
黔西市锦绣街道(侯进勇 摄)
·加强群众自治 培育文明风尚“环境越来越好,社区的变化有目共睹!”七星关区鸭池镇干龙滩社区居民肖容说,过去,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如今,问题都被逐步解决,小区整洁美观、井然有序。
变化缘何而来?
“我们新修订的《社区居民公约》,真的管用。”干龙滩社区党支部书记孙爱军说,居民公约包含居民关心的问题,成为大家自我管理的依据。
“公约涵盖爱党爱国、邻里和谐、移风易俗、平安建设等内容。语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入脑入心。”孙爱军说,为加大传播力度,社区还在各居民组张贴居民公约,并通过大喇叭滚动播放,让居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心气更顺畅,幸福感更强。”这是社区居民的共同感受。干龙滩社区的故事,是毕节加强群众自治,培育文明风尚的生动实践。
志愿者在七星关区麻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辅导青少年绘画(陈曦 摄)
近年来,毕节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拓宽基层群众参与自治的渠道,在全市农村(社区)开展修订村(居)规民约工作,反对铺张浪费、抵制低俗婚闹和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内容,推进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市县两级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影响力和认同感,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其中,黔西市锦绣社区、金沙县禹谟镇中坪村、威宁自治县新发乡啊嘎村等3个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被评为省级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织金县大平乡群建村志愿者为村民讲解“垃圾当铺”兑换规则(织金县文明办供图)
此外,毕节还不断健全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组建村民议事会和红白理事会,2956个村(社区)将红白理事会备案为社区社会组织。各村(社区)结合实际,建立婚丧移风易俗信息员制度,制定红白事办理细则。充分发挥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作用,在全市推广积分制、道德榜、积分超市等做法,激励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
纳雍县小屯村通过“七人议事小组”模式组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约定酒席礼金数,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织金县大坪乡群建村充分发挥“积分制”治理效能,创新开办全省首个“垃圾当铺”,引导和鼓励村民用生活废品折算积分兑换日常用品,提高村民爱护环境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
……
“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铺张浪费的现象少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多了。”这是近年来毕节群众对身边风气变化的切身体会。
·凝聚共治合力 倡导移风易俗“歌词的意思是倡导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黔西市绿化乡大海子村结合实际,创新宣传方式,把移风易俗、美德传颂等内容融入山歌,弘扬新风。
在大街小巷、公园广场、机场车站,一幅幅公益广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送到群众身边。近年来,毕节聚焦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饮、诚信建设、移风易俗、应急救援等方面,推出公益广告视频,并引导市直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大力倡导低碳、环保、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
在多种活动的感染下,一些由群众自发组成的村(社区)文化艺术团体不断涌现。他们根据不同的宣传主题,自编自导快板、花样腰鼓、三句半等节目,到各村(社区)义务演出,受到群众的欢迎。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老人们在纳雍县龙场镇养老服务中心活动(杨英 摄)
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将移风易俗工作情况列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将党员干部践行移风易俗情况纳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年度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毕节严格执行《毕节市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管理办法(试行)》,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超标准、超规模的婚丧宴席和人情往来,带动引导身边亲朋好友积极参与移风易俗。
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送文化下乡百场演艺工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移风易俗宣传;结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活动周、学雷锋日、防灾减灾日、世界读书日等主题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科普专家团成员深入基层,通过专题讲座、技术培训、展览展示、现场宣传等方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全市营造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
不拘形式,能见效果。在毕节,文化育人之风正以多种形式徐徐吹进寻常百姓家。
·丰富文明实践 弘扬文明新风“以前在老家,村里文化活动少,现在可以看表演、学手艺,日子过得充实又有意义。”金银山街道居民胡启珍说。
在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一老一小”,提供健康管理、助老、康复训练、文化娱乐、托养等系列服务项目。社区居民唐萍说:“社区给我们老年人提供了很多活动的平台,我们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每天都非常充实。”
理论宣讲送到千家万户,文明实践活动遍布广袤城乡,文明乡风吹拂田间地头……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在毕节,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成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阵地,文明新风正悄然吹进百姓生活。
威宁自治县开展文明意见建议征集实践活动(曹静怡 摄)
同时,毕节还按照“健全机制、夯实阵地、丰富活动、培育品牌”的工作思路,不断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丰富文明实践项目品牌,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市文明办、市民政局联合发布《文明婚俗倡议书》《文明丧葬倡议书》等,加强移风易俗宣传和文明礼仪普及;各县(自治县、市、区)在春节、元宵、清明、中元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投放移风易俗公益广告、绘制宣传标语、墙绘以及广播等形式,营造“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幸福家”家庭家教家风宣传、家庭文明建设实践、家庭教育宣讲等活动;抢抓活动契机,开展“文明新风大家谈”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开展2025年百场演艺下基层暨“树文明新风·做时代新人”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次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进一步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一个个传统节日
成为传承优秀文化
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
一系列“接地气”的举措
不断加深群众对文明新风的
认同与自觉践行
编审:杨婷婷 总监制:戴元明毕节发布投稿邮箱:bjrbxbj@bjrb.cn“赞”和分享给更多人知道
来源:毕节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