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区:教育教研促提升 砥砺前行担使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14:12 1

摘要:近日,汉台中学联合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共同举办“春晖育匠 乐教传承”联合教研活动,进一步推动高中与大学音乐教育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大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发展。

汉台中学

近日,汉台中学联合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共同举办“春晖育匠 乐教传承”联合教研活动,进一步推动高中与大学音乐教育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大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发展。

汉台中学提出以“示范引领、深度研习、双向赋能”为核心的期许,希望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大学生微课展示、专家点评研讨等形式,搭建高校与中学音乐教育交流的桥梁,从而取得丰硕的教研成果。

陈冬亮老师的《蒙古族民歌》运用数字化资源(草原VR影像+呼麦音频),增强学生文化理解;袁璟老师的非洲音乐课通过鼓乐合奏,身体律动,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实现“做中学”的课标要求。

大学生微课展示体现了高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王捷如的羌族音乐微课融入非遗保护视角,徐嘉敏的《青春舞曲》采用多感官联动教学,获现场教师高度评价。

研讨环节聚焦“核心素养如何落地”“大学与中学课程衔接”等议题,积极展开讨论并形成共识。活动在陕理工艺术学院许涛主任的总结中圆满结束。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实现了“高校赋能中学、反哺师范教育”的双赢目标,为构建区域美育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继续以“春晖育匠”为品牌,推动音乐教育薪火相传,助力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文/图 朱冰)

汉中市铺镇中学

为深入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践研究,切实将新课标理念与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以及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研究能力,近日,汉台区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基地在汉中市铺镇中学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区内各高中学校体育教师积极参与,通过观摩、反思、互评、研讨等形式,共探教学方法创新,共享教学经验交流。

来自汉台中学的赵庆文老师、汉中市铺镇中学的王军刚老师分别进行《田径——蹲踞式起跑技术》《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展示。两节示范课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确立全方位、可操作、较详尽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示范讲解与巡回指导、学生合作探究与小组练习、释疑答疑、竞技比赛等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我区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新理念。

教学展示结束后,两位上课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设计、目标达成等多个方面与观摩教师作分享。听课教师对两位教师的课堂展示进行精彩点评,汉台区教研室体育教研员钱均宏老师对评课议课活动作全面总结。

本次基地教研活动不仅为汉台区高中体育教师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为今后体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相信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各自的岗位,把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力量,也对推动汉台区高中体育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舒家营初级中学

近日,汉台区教研室中教科一行八人来到舒家营初级中学,开展驻校教研及中考专项视导活动。教研员通过“推门听课、教案核查、作业抽检、质量分析”四维联动机制,为学校中考备考工作精准“把脉开方”,助力师生高效备战。

教研员分学科深入课堂,随机听取八、九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中考科目共15节常态课,并对教案、听课记录、教研活动开展、学生作业情况进行检查,重点考察“新课标落地”“中考考点渗透”“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等环节。

随后召开视导工作反馈会,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要求 学校强化考点研究,仔细研读《陕西省中考命题趋势分析报告》,利用近年中考真题、模考提炼解题模型;细化优化分层教学,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理念,破解“一刀切”教学困境,精细化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夯实优生培养,精准把脉优生薄弱环节,各科联动,保证优生质量。

舒家营初级中学校长赵海军在反馈会上表态,学校将制定具体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继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通过模考质量分析会、优等生培养、临界生帮扶、细化分层教学等举措,全力冲刺2025年中考。(文/王静 图/张松)

汉台区城东小学

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汉台区教学研究室携名师团队走进汉台区城东小学开展驻校教研活动,汉台区城东小学与新民九年制学校45名教师参加活动。

陕西省第五批名师培养对象、陕西省学科带头人、汉中市北关小学副校长刘波带来精彩示范课《猫》。他巧妙引导学生品味文中描写猫古怪性格和可爱模样的词句,通过分角色朗读、对比阅读等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老舍先生用词的精妙。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互动,不仅能绘声绘色地描述猫的特点,还学会了抓住动物特征进行写作的技巧,真正做到了读写结合。

汉台区城东小学刘文婧老师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以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教学设计,带领四(3)班学生领略溶洞的奇妙景观。课堂上,刘老师借助精美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孔隙的狭小和内洞的奇特,引导学生梳理作者的游览顺序,学习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力,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旅行”。

汉台区城东小学徐斌老师带来一堂古诗文课《宿新市徐公店》,充满童趣的教学方式让人眼前一亮。他通过讲述故事、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南宋的乡村生活场景中。在理解诗句时,徐老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诗中的画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古诗的意境和田园生活的乐趣。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背诵了古诗,还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汉台区城东小学张莉老师的《蜜蜂》则充满科学探索的气息。她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跟随法布尔的脚步,探索蜜蜂辨认方向的奥秘。组织学生有方法的学习,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学生们在积极思考中,收获了知识,更激发了对科学世界的无限好奇。

四堂课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注重方法传授与思维启发,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多元范例。

随后,刘波老师带来《素课漫谈》讲座。讲座深入浅出,围绕“素课”理念展开,分享了简约而高效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提倡教学应回归本质,为教师们打破思维束缚、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方向,拓宽了教师们的教学视野,助力教师提升教学素养。

评课交流环节中,老师们各抒己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思维的火花在此碰撞,经验与智慧得以共享,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驻校教研活动,是语文教学路上的一次深度探索。活动中的每一堂课、每一场交流,都凝聚着教师们对教育的热忱。相信在这次活动的推动下,汉台区城东小学与新民九年制学校的教师们能将所学所悟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打造更精彩的课堂。(文/图 温庭禹)

汉中市青年路小学

自汉中市青年路小学成立“火种班”以来,以“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为愿景,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探索新课标下的教育创新实践。

在名师引领下,学校特邀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基地领军人物及省级教学能手组成导师团,通过“一课一评”精准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语文专场聚焦文学素养培养,数学专场运用思维可视化五步评课法,英语专场融入跨文化交际教学,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高质量专业支持。

此外,“火种班”创新推出多元评价课堂展播活动,十位青年教师展示了五育融合的教学实践,彰显了教学智慧与评价体系的创新。

“火种班”还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将优质课堂带到乡村学校,激发乡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城乡教育交流。

在专业成长的同时,注重青年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少先队培训中,特邀陕西省教学能手郑惠文围绕少先队建设开展专题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掌握德育实践方法,为全面育人注入新动力。未来,汉中市青年路小学“火种班”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青年教师成长赋能,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文/图 刘亚平)

汉台区龙江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

为推动汉台区学前教育片区一体化管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保教质量,近日,汉台区教研室在汉台区龙江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开展以“共研共学谋发展,同心同行向卓越”为主题的联片大教研暨结对帮扶活动。

片区三位教师带来精彩课例。听课教师围绕活动设计、师幼互动及目标达成展开深度研讨,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优化建议。丁家营幼儿园副园长刘君玲总结帮扶成效,规划后期精准帮扶方向。教研员杨丽结合课例精准点评,提出建设性建议,为教师优化教育策略、提升能力指明路径,助力片区保教质量均衡提升。

实习就业基地授牌仪式上,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与龙江中心幼儿园深化合作,推动协同育人模式。学院叶秋美教授带来专题讲座,从专业视角剖析艺术教育策略,助力教师提升美术启蒙教学水平。

区教研室主任刘海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联片教研与结对帮扶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的核心举措,强调了常态化开展“儿童为本”的大教研活动、以教研驱动课程建设与师资培养提质、强化园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全面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要求。

本次联片大教研暨结对帮扶活动不仅是经验分享与智慧碰撞的平台,更是携手前行的新起点。龙江片区学前教育人将以此为契机,坚守教育初心,深耕教研实践,凝聚发展合力,在协同共进中书写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文/图 唐晨)

来源:荣耀陕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