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7日,岚皋县居民唐某将一面印有“破案神速解民忧 尽职尽责暖人心”字样的锦旗送到岚皋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我的手机里有很多重要的资料,丢了以后真是着急啊。”唐某说,没想到报了案,民警很快帮他找回了手机,于是特意送来了这面锦旗。
4月27日,岚皋县居民唐某将一面印有“破案神速解民忧 尽职尽责暖人心”字样的锦旗送到岚皋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我的手机里有很多重要的资料,丢了以后真是着急啊。”唐某说,没想到报了案,民警很快帮他找回了手机,于是特意送来了这面锦旗。
一面锦旗代表了群众最质朴的谢意,也见证了岚皋公安一心为民的初心。
今年以来,岚皋县公安局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积极推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创新发展,结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不断做实基础、做强基层,积极推动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有效维护了全县社会治安大局和谐稳定。
靶向发力巧施策
“王婶儿,最近没和老伴儿拌嘴吧?两口子过日子,多沟通才和睦!”
“李大姐,邻里之间要互相尊重,远亲不如近邻,这道理您懂。”
……
4月11日,岚皋县公安局四季派出所民警刘婧根据所里绘制的“矛盾地图”,在辖区天坪村、长梁村入户走访,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四季派出所里,“矛盾地图”挂在最醒目的位置。依据矛盾纠纷的数量、紧迫程度、风险高低和调解难度,“矛盾地图”将各村矛盾纠纷划分成红、黄、蓝三个等级,红色代表群众矛盾纠纷紧迫、风险高,调解难度大,需要联动处置;黄色是中等风险,蓝色是低风险。针对不同等级,四季派出所会采取不同的调解策略,确保矛盾迅速、妥善解决。
同时,四季派出所深挖“派出所主防”职能,筑牢矛盾风险源头防线,把公安工作主动融入安康市“321”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凝聚综治办、司法所、社区等多方力量,打造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与多元化解“双引擎”。四季派出所还定期组织矛盾纠纷排查,由“坐等上门、被动调解”转为“主动排查、主动解决”,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矛盾不上交、问题不拖延、服务不缺位”。今年以来,该所已排查矛盾纠纷124起,调解118起。
为确保调解成功的矛盾不反弹,岚皋县公安局专门制定了矛盾纠纷回访单,通过“线上+线下”等多元化方式,对调解成功但仍需关注的矛盾纠纷进行定期跟踪回访,详细了解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协议履行情况,关切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生活情况。4月初,四季派出所民警对一起已调解成功的地界矛盾纠纷进行回访时,发现当事双方又产生了新矛盾。民警随即再次组织调解,通过耐心沟通,成功避免了双方矛盾再次激化。
今年以来,岚皋县公安局已组织各派出所开展跟踪回访500余次,发现并成功调解“二次矛盾”8起。
院坝普法润民心
摆起“龙门阵”,大事小情唠起来。近日,一场院坝普法会在孟石岭镇武学村村委会院坝里热热闹闹地开起来。
小院里,村民们围坐一圈,岚皋县公安局孟石岭派出所指导员阮文依托“岭上夜话”平台,围绕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从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防火防盗、邻里纠纷等方面,结合真实案例,把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村民们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像唠家常一样,讲给大家听。
近年来,孟石岭镇以村民说事、村务会商、民事村办、村事民评为原则,通过搭建的“岭上夜话”平台,让群众由“单向听”变为“双向说”、由“被动知”变为“主动做”。孟石岭派出所依托“岭上夜话”院坝会,积极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民生难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也让“派出所主防”职能有了更加生动的实践。
乡音反诈护万家
“不听不信不转账,天上不能掉馅饼。电话自称公检法,一让汇钱准有假……”4月27日,岚皋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王桂拿着小喇叭,在城北社区小广场,用当地方言讲解着反诈知识。
“这样的宣传非常好,大家都爱听。小喇叭里每天循环广播反诈知识,我都记下来了。”城北社区的李先生笑着说。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岚皋县公安局积极探索多元反诈路径,全力构建全民反诈格局,充分发挥网格优势,开展“地毯式”宣传。围绕“群众在哪里,安全宣传就覆盖到哪里”的理念,各派出所坚持在“宣”上下功夫、在“防”上出真招,以群众“看得见、容易懂、记得住”的方式,组织民辅警深入广场、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防范宣传活动,让宣传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影响更深。同时,岚皋县公安局创新反诈宣传形式,制作反诈短视频,借助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提升群众反诈意识;联合银行、通信运营商,建立预警劝阻机制,实时守护群众“钱袋子”,进一步筑牢反诈主防线,做实“派出所主防”职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记者 陈洪钧 通讯员 马登海)
(来源:西部法治报)
来源:陕西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