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张一个人租房子住,生活作息不太规律。每次吃完饭,他总是习惯性地把碗筷往洗碗池里一丢,心想:“等会儿再洗,不着急。”几天下来,洗碗池里堆满了油腻腻的碗筷,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小张自己也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但总是拖着没洗。直到有一天,他觉得身体不太舒服,去医院检
小张一个人租房子住,生活作息不太规律。每次吃完饭,他总是习惯性地把碗筷往洗碗池里一丢,心想:“等会儿再洗,不着急。”几天下来,洗碗池里堆满了油腻腻的碗筷,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小张自己也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但总是拖着没洗。直到有一天,他觉得身体不太舒服,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了胃部问题。医生询问了他的生活习惯,小张这才意识到,自己这种拖延洗碗的习惯可能真的有问题。
小张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类似的习惯,觉得洗碗是个小事,拖一拖也没关系。然而,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1. 长时间浸泡碗筷
很多人习惯把碗筷放在洗碗池里浸泡,等有空了再一起洗。这种做法看似方便,但实际上却很危险。长时间浸泡的碗筷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和霉菌,尤其是残留在餐具上的食物残渣,更是细菌的温床。这些细菌和霉菌不仅会引起肠胃疾病,还可能产生致癌物质,如黄曲霉毒素,长期接触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2. 不及时清理洗碗池
洗碗池是厨房中最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之一。如果不定期清理洗碗池,残留的食物残渣和污垢会积累,形成污垢层,成为细菌的滋生地。这些细菌会通过餐具传播到食物中,进入人体,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3. 用海绵或抹布反复擦拭
海绵和抹布是厨房中常用的清洁工具,但如果不及时更换和清洗,它们也会成为细菌的藏身之所。研究表明,一块使用了两周的海绵,其细菌含量可能比马桶座圈还要多。用这样的海绵或抹布反复擦拭餐具,不仅起不到清洁作用,反而会将更多的细菌带到餐具上。
4. 洗后不沥干水分
洗完碗后,如果不将餐具沥干水分,残留的水分会为细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细菌在潮湿的环境中繁殖速度更快,容易导致餐具二次污染。因此,洗完碗后一定要将餐具沥干,最好放在通风的地方自然晾干。
5. 不定期消毒餐具
很多人认为洗完碗后餐具就干净了,其实不然。即使清洗得再干净,餐具上仍然可能残留少量的细菌和病毒。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杀灭这些残留的微生物,减少感染的风险。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除了高温消毒,餐具消毒还有以下几种常见方法:
1. 蒸汽消毒
将清洗干净的餐具放入蒸锅或蒸汽柜中,利用高温蒸汽杀灭细菌。通常,温度升到100℃时,消毒5-10分钟即可。这种方法具有消毒速度快、无污染、不会破坏餐具的优点,适用于大部分材质的餐具。
2. 煮沸消毒
将餐具浸没于沸水中,持续煮沸15-30分钟。这种方法适用于耐高温的餐具,如不锈钢碗筷、玻璃杯等。
3. 消毒柜消毒
目前的消毒柜有臭氧、紫外线、高温消毒三种方式可选。把清洗干净的餐具放入消毒柜中,按照消毒柜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
4. 微波炉消毒
将餐具放入微波炉内,利用微波的杀菌能力进行消毒。微波在一定强度内可以杀死致病细菌,但需注意金属餐具不适合使用微波炉消毒。建议高火2分钟反复2次(2次间隔15分钟),或中火6分钟。
5. 太阳光紫外线消毒
将餐具洗干净后,放到太阳底下曝晒40分钟以上,利用太阳的紫外线进行消毒。这种方法环保健康,但要注意避免餐具被尘土及蚊蝇污染。
现在很多人为了图省事,就在家里安装洗碗机,洗碗机会比手洗更好吗?洗碗机的出现为很多人带来了便利,但很多人仍然对洗碗机的清洁效果持怀疑态度。实际上,洗碗机在某些方面确实比手洗更干净。洗碗机通过高温高压的水流冲洗餐具,能够有效去除餐具上的油污和细菌。同时,洗碗机还配备了烘干和消毒功能,可以进一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然而,洗碗机也有其局限性。如果餐具上的油污过多,洗碗机可能无法完全清洗干净。此外,洗碗机的使用和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和精力。因此,选择洗碗机还是手洗,要根据个人的实际需求和生活习惯来决定。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