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10余年来,中国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和深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加。据教育部数据,2018年,共有来自196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10余年来,中国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和深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加。据教育部数据,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2万名留学生来华留学,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来华留学生共计26.06万人(占比52.95%);2019年,在我国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生占比达54.1%。来华留学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增进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民心相通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不断变化,中国全球治理参与度日渐深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来华留学教育伴随教育对外开放一同进入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然而,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和培养质量等方面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如部分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滞后、管理服务存在薄弱环节、培养效果参差不齐等;部分来华留学生在语言沟通、文化适应、学业学习、心理调适等方面面临一定困难,甚至形成了具有差异性、复杂性的特殊“困难群体”。这就需要在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充分把握运用情境创设对留学生主观认识的能动作用,构建“精准识别、精心施策、精细管理”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帮扶工作体系。当来华留学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情境中,不仅能够促进其自我认知,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习活动成为主动自觉。这有助于来华留学生成长成才,有助于做强“留学中国”品牌,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助力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精准识别——做好帮扶工作的基础
来华留学生因生活成长环境不同,在风俗习惯、语言交流、文化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个人需求复杂多样。因此,要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精准识别是基础。首先,要善于把握时机,在新生入学时通过破冰团建、素质拓展等途径关注全体新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掌握基本情况,初步梳理出需要重点关注的目标群体;其次,运用量表心理测试(《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谈心谈话等手段,对目标群体入学后一段时间内的生活起居、学习状况、社交情况和心理状态进行跟踪观察,进一步了解这部分学生的原生家庭情况,通过学生亲密朋友的评价反馈侧面挖掘该生在校生活适应情况,从目标群体中确定需要帮扶的对象,按照学业、心理、经济、文化适应等不同“困难”类别建立个人成长档案;最后,根据帮扶进展情况动态更新帮扶对象个人成长档案,并定期对帮扶对象的帮扶成效进行分析研讨,及时排除“解困”学生,补充新发现的“困难”学生,总结帮扶工作经验。
精心施策——做好帮扶工作的关键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客观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人和事往往都是个体不能改变的,但可以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创设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境,促进其自我效能提升。
建立全方位的帮扶工作制度。实行帮扶对象责任制,根据不同“困难群体”中来华留学生个体情况安排相关师生建立“学习指导、学业辅导、生活向导”帮扶团体,深入了解帮扶对象的“困难”程度和需求情况,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制定具体帮扶举措,在尊重留学生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因需施帮”,做到“雪中送炭”。如对于学业困难学生,请学习进步较为明显的同学担任“小老师”,了解造成帮扶对象学习困难的原因,从改进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率等方面手把手教、对症下药;对于心理障碍学生,安排有心理学背景的相关老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启智润心、激发潜能;对于违规违纪学生,邀请德高望重的年长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之在认识错误、吸取教训的同时走出阴影、重塑自我。
打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平台。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开发者、研究者、探究者”。只有让教育对象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去创造,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才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打造文化育人平台,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导,博采来华留学生生源国文明之长,营造“一元主导、多元交融、和而不同”的高品位校园文化。一方面,搭建中外学生融合发展平台,如朋辈素质拓展、汉字文化大赛、诗词大会等,使来华留学生通过活动平台交朋结友、学文化,营造睦邻友好的氛围,促进中外学生文化交流和互相理解,增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性认知;另一方面,为来华留学生量体裁衣、打造特色文化专项精品活动,如举办留学生生源国文化展、美食文化节和民俗文艺汇演等,为留学生创造展示生源国文化的机会,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增强其社交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2021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给北京大学留学生们的回信中指出,“中国有句俗语:百闻不如一见。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2023年7月,习近平主席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的留学生回信指出,“希望你们与中国同行加强交流、互学互鉴,通过审计这个窗口了解中国、读懂中国,为深化国家间友谊与合作积极贡献力量”。因此,要举办来华留学生认知中华文化实践活动,通过组织留学生赴中华大地开展社会调研与文化考察,让他们感受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
创新“扶智+扶心”育人路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充分发挥来华留学生“自身造血”功能,通过评选表彰“优秀来华留学生”,挖掘来华留学生中的先进典范,弘扬优秀事迹,促进同根同源、文化相似的留学生相互学习、砥砺前行。推动留学生资助与创新创业工作有机融合,为动手能力较强的留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使留学生融入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一带一路”建设以“五通”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和人文基础。应鼓励来华留学生利用寒暑假回到生源地开展华文学校支教、中华文化传播、侨团侨企调研和海外义工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向生源国民众讲述“我眼中的中国”,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
精细管理——做好帮扶工作的保障
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来源地之间发展不平衡,地区文化和求学目标存在显著差异,来华留学教育应在遵循国际发展需求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来华留学生个体在趋同化管理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
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留学生教育管理队伍。通过海外人才引进、国内人才招聘和校内人才选拔等多种方式,建立一支专门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通过专题讲座、观摩学习、专业指导、实践训练和外派访学等多种途径对这支队伍进行系统培训,提升这支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水平;通过举办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人员职业能力大赛,搭建思想交流、业务展示、能力提升平台,丰富团队文化,增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获得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内生动力。
加强课堂内外管理,用管理育人赋能学生成长。部分来华留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但思维比较活跃,据此可以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优化为“学生讲、教师评”的翻转课堂,用交互式、沉浸式体验教学激发他们“提出问题-探讨方案-交流心得”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进而提升课堂授课效果的实效性。发挥来华留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善于展现自我等优势,在课程方案中适当增加实践类课程比重,引导他们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科技创新活动及相关赛事,培养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思维、强化创新素质、提升创新能力。针对个别学生“自由散漫”影响课堂秩序的现象,坚持在纪律上一视同仁,通过职能部门巡视、院系督导抽查、教师课堂考勤等多种方式,对迟到、早退、旷课等课堂违规违纪行为进行管控治理,规范学生学习行为,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风气。
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增强学生自我服务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坚定文化自信、尊重东西文化差异,有效结合西方文化,引导来华留学生开展自我管理,强化其自我教育管理服务意识。通过建立留学生朋辈互助小组,遴选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较好、富有奉献精神的同学担任小组负责人,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学习生活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打造学习生活共同体。同时,按照风俗习惯相融、语言文化相通和专业学习相近的原则,鼓励来华留学生自发建立学生组织,配备专门的教育管理教师进行思想引导、开展业务指导,使他们在服务同胞、链接同学中锻炼自我。同时,建立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留学生社团,利用社团平台开展彰显民俗特色的文体活动,增强来华留学生的团队凝聚力,促进文化交融、美美与共。(作者张永强系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林金城系华侨大学外国留学生发展中心辅导员。本文为福建省高等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项目[FGJY202417]、福建省2024年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华裔留学生知华友华爱华意识培养创新与实践——以陈嘉庚奖学金生为例” [FBJY2024018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永强 林金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