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孩子远视储备不足,还有可能不近视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15:00 1

摘要: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眼睛默认是“远视模式”,看近处模糊,看远处清楚,这就是天生的远视储备。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慢慢长大,远视度数逐渐降低,到 6 岁左右,大部分孩子应该还有150-200度的远视。

大家对远视储备不足这件事还是了解太少了,有很多家长是在自家孩子的远视储备出现问题的时候才着急忙慌地到处问:远视储备是啥?提前消耗要不要紧?

先搞明白:啥是远视储备?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眼睛默认是“远视模式”,看近处模糊,看远处清楚,这就是天生的远视储备。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慢慢长大,远视度数逐渐降低,到 6 岁左右,大部分孩子应该还有150-200度的远视。

要是孩子在6岁的是时候,远视储备只剩50度甚至没有了。这就要警惕起来了,一旦孩子没有了远视储备作为缓冲,下一步等着的可能就是近视了。

但是,远视储备不足,只是说明孩子比同龄人更容易近视,就像站在河边的人比站在陆地上的人更容易掉水里,但只要咱们拉着他后退几步,就能远离危险。

一、抓住 “黄金干预期”,这几招管用

1、每天2小时 “户外撒欢”

大户外就是孩子眼睛最好的“保镖”!户外活动时,阳光让视网膜分泌很多的多巴胺,这种物质能减慢眼轴变长,让眼睛放松下来。不管晴天阴天,带孩子去公园疯跑、踢球、观察大自然都可以。

要是实在没时间,放学路上多溜达、课间在操场晒晒太阳,积少成多也有用。记住,室内望远虽然也可以起到放松眼睛的作用,但是总体来说,护眼的效果还是大户外更优。所以,一定要带着孩子到户外去!

2、给用眼习惯“立规矩”

家里的电子产品,必须设置“使用时长”。6岁孩子每次看手机、平板别超过15分钟,看电视不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 1 小时。

读书写字时,牢记“一拳一尺一寸”。这个年纪正是养成习惯的好机会,不要错过了。有些家长会问:“孩子总低头驼背写字,提醒也不听怎么办?”可以试试用坐姿矫正器,或者把书桌倾斜15度,让孩子自然抬头挺胸。

3、光照环境要注意

一般孩子都在卧室里学习,但是单看卧室的顶灯其实很难满足孩子的光照需求。最好是能在顶灯开启的情况下,再打开一个桌面台灯,并且是要符合读写作业标准的台灯。

但是选台灯的时候也不能随便选一个就用了,要质量高,光源也好的。具体的就看着几个核心标准:

蓝光伤害低、无可视频闪、显色性好,而且还得是有防眩光设计的。

具体的型号的话,可以看看漫书雨k1、辰士达u1和孩视宝op36。这几个都是相对来说评价比较好的,性价比也还行。

漫书雨这个是紫光灯珠+红光可单控的。啥意思呢?这就是说它的灯珠比传统的蓝光灯珠更安全,蓝光辐照量更低,红光就是比较能润眼的NIR红光了。

辰士达跟漫书雨的配置差不多,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红光是内置的,不可见。

至于孩视宝这个,它用的是蓝光灯珠,但是也达到了RG0蓝光豁免级。它的亮点就是,在智能的灯具里面比较平价。

二、这些误区,家长千万别踩!

误区1:戴眼镜会让度数越戴越深

错!

当孩子真性近视后,不戴眼镜反而会让眼睛过度疲劳,导致度数增长更快。合适的眼镜就像给眼睛“配了个帮手”,能让孩子看清楚,减轻用眼负担。

误区2:护眼仪、眼贴能治好近视

目前没有任何仪器或眼贴能逆转真性近视。这些产品最多只能降低眼疲劳,不能替代科学的防控方法。

误区3:孩子还小,看不太清是可以恢复的

6岁近视的孩子,如果已经出现了远视储备不足、眼睛看不清的情况,家长却没有及时干预,到青春期很可能发展成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对于眼睛来说是很危险的,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避免“小近视”变成“大麻烦”。

发现孩子远视储备不足,就像收到一份视力的“预警信号”。

但是,只要咱们家长重视起来,带着孩子坚持科学护眼,调整生活习惯,定期检查视力,孩子完全有可能把近视“拒之门外”。守护孩子明亮的双眸,从现在的每一次户外活动、每一次正确的读写姿势开始!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来源:山东利赢网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