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高人练拳心得,建议收藏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5:23 1

摘要:太极拳,每个动作都像是在玩身体的阴阳游戏,一边缩小,另一边就得放大,就像左右手玩传递小球的魔术,左边一缩,右边就自然而然地鼓起来;上身和下身也一样,前面缩了,后面就挺起来,反之亦然。

太极拳,每个动作都像是在玩身体的阴阳游戏,一边缩小,另一边就得放大,就像左右手玩传递小球的魔术,左边一缩,右边就自然而然地鼓起来;上身和下身也一样,前面缩了,后面就挺起来,反之亦然。

这感觉,就像是身体在跳舞,随着音乐的节奏,不停地变换,异常灵动。

动作开始前,先给两肋松绑,让它们自由呼吸,然后依次是肩膀、手肘、手腕,一个个放松下来,就像卸下一身重担,轻松上阵。

说到“松沉”,不是整个人往下蹲。正确做法,从腰开始,腰以下的部分慢慢沉下去,像树根扎进土里,而腰以上的部分呢,反而要往上提,有种被轻轻拉起来的感觉

这就是太极拳里说的沉而不僵,活而不散。

练拳的时候,别老盯着固定的姿势,真正精彩的是动作之间的转换,就像流水一样,自然流畅,没有断点。你的拳法就像一条山间小溪,曲曲折折,但永远向前流淌。

如果身体某个部位紧绷绷的,别急,别硬来。试试着把注意力转移到紧张部位的上面或下面,让它也放松下来。身体需要整体协调,一处不通,处处受阻。

还有个小秘诀,练拳时要保持“三空”——手心空,好像能抓住风;胸口空,呼吸顺畅;脚心空,站得稳,走得轻。

“气敛入骨”,听起来玄乎,其实就是把肩膀和背往脊椎那儿靠一靠,再慢慢沉到尾巴骨那儿,整个人就稳了,像大树扎根一样。

打拳时,内劲需要有起伏,像海浪一样,一波接一波。这是因为胯部放松后,身体受地心引力的影响,慢慢下沉,沉到一定程度,会自然反弹起来。这个过程,贯穿整套拳法,感觉自己在跟地球引力做游戏。

要注意,松沉不是直愣愣地往下掉,而是像一张纸,在空中慢悠悠地飘落,左边沉一点,右边就升一点,然后又反过来,右边沉,左边升,整个过程优雅得很。

练气势的时候,想象自己的头、背、胸、臀是四张大皮鼓,一次只能敲一张,也就是只能扩张一个地方,这样练,气势就出来了。

别忘了,每个动作都要有对拉感。

比如手往上抬,身子就得往下沉,像是手上有个气球往上拉,脚下有个吸铁石往下拽;手往前伸,背就得往后靠,感觉像是被两面墙轻轻推着,左右也是同理。

整个人就像是一个即将爆炸的气球,四面八方都在向外扩张,充满了力量感。

每个动作收尾时,要调整身姿,头顶要虚领,胸要含,背要拔,胯要松,膝盖要扩,这样一套拳打下来,不仅身体舒畅,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

练功夫练出些门道,真的挺有意思,不信,你试试。

太极拳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动作做到位了,再做下一个,不能急匆匆,跟赶鸭子上架似的。同时,任何动作,都要从身体正中间开始,再回到正中间结束,就像是画了个完美的圆。

放松手掌和手指,手腕要灵活,不能硬邦邦的,这样,手掌手指就会有鼓胀的感觉,手指自然而然张开。应记住,别硬挤手指。手指尖向上提一点劲儿,指根往下沉,沉到丹田去。

双手像被一根看不见的线连着,一手沉下去,另一手就跟着升上来;一手往里收,另一手就往外展,跟跳双人舞似的。手一动,心里想着手要向四面八方张开,感觉整个世界都是你的。手往前推的时候,肩胛骨要放松,手往回拉,锁骨下面的位置也要松。手往前,不能伸得太远,要在自己身前画个无形的圈,手一出圈,人家稍微一带,你就站不稳,跟不倒翁似的往前倒。

教个松肩、沉肘、松腕的小窍门:先把手臂整个儿放松,然后想象肩关节处有个水龙头被打开了,水哗啦啦地往下流,流到上臂,上臂沉了,肘也跟着沉;再流到前臂,前臂也沉了;最后流到手掌,虎口一开,水就流到指尖了,那感觉,跟做了个全身SPA。

推手时,想让手上更有劲儿,别光往下压,想象自己头顶上有根线,身子往上拔,手上自然就沉了。手往左移,身子向右靠;手往右移,身子向左倾,跟打太极似的,讲究个平衡。

无论练架子还是推手,上肢的每个关节都要松开,想象手腕、肘关节、肩关节里面都夹个小气球,把它们全部撑开,这样练起来,更有劲!

手放在胸前,像抱个大西瓜一样,圆滚滚的。这时,你心里要有个念头,仿佛西瓜能听懂话,让它大就大,让它小就小。

同时,感觉整个身体都跟着西瓜一起变化。当你想着它变大,不仅手往前伸,背、胳膊肘、身体两侧,还有头顶和脚,都跟着往外胀,就像气球被吹起来,四面八方都在膨胀。

再来说说手,想让它们听话,就要练“意”。就是心里怎么想,手上就怎么做。开始,可以按肩、肘、腕的顺序来放松,练熟后,可以随心所欲地组合,怎么方便怎么来。

把自己想象成大钟。两条腿是钟的内壁,尾巴骨是钟锤。钟锤只能在钟里面晃悠,不能跑到钟外面,即尾巴骨不能和腿重叠,否则就成了“双重”。

无论打拳还是推手,弓步时,后脚不能使劲往后蹬,要放松胯根、膝盖和脚踝,让胯和膝盖都打开点。如此,脚就不会硬邦邦的,力量就能从脚底、脚趾反弹上来,一直传到脚跟,再向上到腿、腰。这时,感觉脚跟像被提起来一样,身体能灵活升降转动。

讲个弓步小窍门。

感觉身体重量从小腹移到前腿的大腿内侧,就像前腿和后腿各绑了个气球。

前腿的气球慢慢变小,跨部就跟着放松、下沉;后腿转身的时候,左转,右脚先动,左脚跟上;右转,左脚先动,右脚跟上。但无论往哪儿转,都要保持头顶的劲,用意念把一边身体缩小,脊椎是轴,带着整个身体转。

这些感受和方法,是本人多年练习得出的感悟,分享出来相互学习借鉴,大家一定要试试,用心体悟,你的太极拳定会突飞猛进。

每次练习,慢慢地、稳稳地把自己的身体往前或者往后推,像玩平衡游戏,让身体的重量从一边平滑过渡到另一边。

把丹田想象成一个超级水泵,实腿像一根灌满水的管子。两条腿交替用力,就像水泵开始工作,把实腿里的水一点点抽走,慢慢注入到虚腿,水流的过程,像一个倒过来的“∩”字。

不仅仅是想,还要身体感觉到水在腿里从下往上流,经过丹田,然后再从上往下流,是意念指挥水的流动路径。自己不仅能用意念指挥水的流动路径,还能控制水的流动速度。

开始,可能会觉得模糊、缓慢,甚至中断,多练就好了,意念会越来越清晰,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快到如闪电。

这时,就能体会到太极拳“用意不用力”、“手快不如意先”的感觉,想象的时候,要全神贯注。

杨澄甫说:虚实是太极拳第一要务。虚实变换时,牢记“虚灵顶劲”、“节节放松”、“节节贯串”,这样动作才会轻盈、连贯,才能感觉到从地面向上反弹的力,让反弹力随意念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给动作提供动力。例如,虚脚上步、手上用力时,都可以用这个反弹力。

另外,练习太极拳时,全身要像被解开束缚一样,一节一节放松下来,动作之间要流畅,像串珠子一样一环扣一环,一气呵成。

陆陆续续讲了一些练拳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目的是帮大家找到正确的感觉,让动作要领融入到身体里,成为一种本能,各种感觉自然上身,感受到太极拳的神妙之处。

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拳艺精进!!!

来源:京门武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