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稻田“错峰”育秧记:一场与天时的科技竞速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5:44 1

摘要:5月9日,当我们来到仁寿县富加镇育秧中心,发现一个“怪现象”:水稻育秧时间已经过了,育秧中心还机器轰鸣,全自动生产线正以每小时1200盘的速度撒播稻种;田间本该绿油油的稻田却在放水翻耕,呈现出即将插秧的繁忙景象,这是怎么了?

眉山观察 方旭

5月9日,当我们来到仁寿县富加镇育秧中心,发现一个“怪现象”:水稻育秧时间已经过了,育秧中心还机器轰鸣,全自动生产线正以每小时1200盘的速度撒播稻种;田间本该绿油油的稻田却在放水翻耕,呈现出即将插秧的繁忙景象,这是怎么了?

“这是无奈之举,也是一场‘错峰’育秧试验。根源在我们错过了最佳育秧时间。”育秧中心负责人杨涛解释,水稻正常育秧周期为3月底至4月中旬,育成秧苗需在5月中旬前完成移栽。但今年春季持续低温,导致前茬作物油菜、小麦成熟期较常年推迟15-30天。“前茬作物的收割时间不定,就无法安排放水、翻耕、插秧,育秧计划也被迫搁置,直接影响水稻种植进度。”

在仁寿县富加镇育秧基地,工作人员正在管理秧苗。

在此背景下,为抢抓水稻移栽“末班车”,全自动育秧生产线的作业效率就成为与传统农时“赛跑”的关键。

“传统育秧一个小时只能播种10-20盘,但是全自动育秧生产线一小时可达1200盘!”杨涛说,作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马力全开的自动育秧生产线每小时能够完成1200盘撒播或者800盘精量条播的任务。

在生产车间,只见标准化流程正在高速运转,浸泡消毒后的稻种身着 “红色包衣”,通过提升机输送至播种机;工人将空秧盘放上传送带,设备依次完成基质土铺设、精准洒水、定量播种、覆盖细土等工序,每3秒即可产出一盘标准化育秧盘。

育秧盘完成播种后,机械臂自动抓取叠放,由叉车运送至配备智能控制系统的暗化催芽室。这里通过温湿度精准调控,24小时即可完成催芽过程,出苗率稳定提升8%以上。

在仁寿县富加镇育秧基地,自动浇水设备给水稻秧苗浇水。

催芽后的秧盘经传送带直接转入露天育秧区,通过水肥一体化喷淋系统实施精准养护,结合自然光照与昼夜温差的“生态育苗法”,经过25天就能培育出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壮秧。加上前期播种和育秧这一周期较传统方式缩短10天以上。“每延误一天育秧,水稻移栽就可能面临积温不足的风险。”杨涛语气中透着紧迫感,“我们正通过全流程提速,把前期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尽量减少水稻产量受农时推迟的影响。”

据悉,该县目前已建成4个同类育秧中心,形成年服务6万亩稻田的产能矩阵。这四个育秧中心可为村民提供“定制育秧”服务,并提供技术指导,帮助村民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水稻种植的整体水平,同时还对外大量供应优质秧苗,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川观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