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你大快朵颐享受美食时,是否想过身体里有个器官正在默默加班?它就是胰腺——一个藏在胃后方、长约15厘米的“隐形化工厂”,每天生产数十种消化酶和胰岛素,却常常被忽视。直到有一天,它突然“发火”,引发剧烈腹痛甚至危及生命……这就是胰腺炎,一种被低估的“隐形杀手”。
当你大快朵颐享受美食时,是否想过身体里有个器官正在默默加班?它就是胰腺——一个藏在胃后方、长约15厘米的“隐形化工厂”,每天生产数十种消化酶和胰岛素,却常常被忽视。直到有一天,它突然“发火”,引发剧烈腹痛甚至危及生命……这就是胰腺炎,一种被低估的“隐形杀手”。
胰腺兼具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
1. 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消化酶(如淀粉酶、脂肪酶),帮助分解食物。
2. 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平衡。
冷知识:胰腺每天分泌的胰液足够装满一个易拉罐,若管道堵塞,这些强效消化酶会“自相残杀”,腐蚀胰腺自身。
为什么胰腺容易“罢工”?
胰腺位于腹腔深处,被胃、十二指肠、肝脏等器官包围,一旦发病,症状常被误认为“胃病”。更棘手的是,它没有“保护罩”,炎症容易蔓延至周围组织,引发全身反应。
简单来说,胰腺炎是胰腺因胰液“提前激活”引发的自身消化。正常情况下,胰液像“沉睡的猛兽”,只有进入肠道才会被激活。但当胆管结石、酗酒、高血脂等因素堵塞胰管时,胰液在胰腺内“苏醒”,开始腐蚀组织,导致水肿、出血甚至坏死。
1. 胆结石:最危险的“导火索”
我国约60%的急性胰腺炎由胆道疾病引起,尤其是胆结石。当结石卡在胆管和胰管交汇处(Vater壶腹),胰液排出受阻,压力激增引发炎症。
真实案例:50岁的王阿姨因“胃胀”未及时就医,3天后突发休克,CT显示胰腺坏死、腹腔积液,最终通过手术清除结石和坏死组织才保住性命。
2. 酒精:温柔的“慢性毒药”
长期饮酒(每日超过50克白酒)会刺激胰液分泌,同时导致胰管狭窄。一次豪饮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科学实验:给实验鼠连续灌酒10周后,其胰腺细胞出现明显损伤,炎症因子水平飙升。
3. 高血脂:被忽视的“隐形杀手”
甘油三酯超过11.3mmol/L时,血液呈“乳糜状”,易形成微血栓堵塞胰管。尤其见于肥胖、糖尿病患者。
急诊故事:28岁小伙因腹痛就诊,抽血时发现血液分层,上层漂浮着厚厚一层油脂,甘油三酯高达34mmol/L!
4. 其他诱因
暴饮暴食(尤其高脂饮食)
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
自身免疫疾病
遗传因素(如囊性纤维化)
胰腺炎的症状往往来势汹汹,但早期识别至关重要。以下是需要警惕的“警报”:
1. 急性胰腺炎的典型表现
剧烈腹痛:突发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进食后加剧,呕吐后不缓解。
恶心呕吐:常伴随腹胀,严重时出现肠麻痹。
发热与黄疸:提示感染或胆道梗阻。
休克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少尿等。
2. 慢性胰腺炎的“隐秘伤害”
反复腹痛:多为钝痛或绞痛,饭后加重。
脂肪泻: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无法分解脂肪,导致大便油腻难冲。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控制困难。
体重下降:长期消化吸收障碍导致营养不良。
提醒: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或不明原因消瘦,务必及时就医!
1. 血常规+生化检查
血淀粉酶/脂肪酶:发病6-12小时升高,持续3-5天。
肝功能:胆结石患者常伴胆红素升高。
血糖:急性胰腺炎可能导致应激性高血糖。
2. 影像学检查
腹部CT:诊断“金标准”,可显示胰腺水肿、坏死和积液。
腹部超声:筛查胆结石,但易受肠道气体干扰。
MRI/MRCP:无辐射,适合孕妇或对造影剂过敏者。
误区澄清:血淀粉酶正常≠排除胰腺炎!部分患者(如酗酒者)可能淀粉酶不升高,需结合症状和CT。
1. 急性胰腺炎:分阶段治疗
轻症(占80%):禁食水:让胰腺“休息”。
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止痛:使用哌替啶(禁用吗啡,会收缩Oddi括约肌)。
抑制胰液分泌:生长抑素、奥曲肽。
重症(占20%):器官支持:呼吸机、血液净化。
抗感染:预防肠道细菌移位。
微创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引流积液。
治疗突破: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可同时取石和引流,避免开腹手术。
2. 慢性胰腺炎:长期管理
止痛:胰酶替代治疗+镇痛药。
营养支持:低脂饮食+胰酶制剂。
并发症处理:糖尿病需胰岛素,假性囊肿需引流。
1. 管住嘴:远离“暴饮暴食”
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高脂食物(如火锅、炸鸡)。
饮酒限量:男性≤25克/日,女性≤15克/日(15克酒精≈350ml啤酒/150ml葡萄酒/45ml白酒)。
健康食谱:地中海饮食(富含蔬菜、水果、鱼类、橄榄油)可降低胰腺炎风险。
2. 定期体检:揪出“隐形结石”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查腹部超声。
胆结石患者应尽早处理(尤其直径>1cm的结石)。
3. 控制血脂:给血液“减负”
甘油三酯≥5.6mmol/L时需启动降脂治疗。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4. 谨慎用药:避免“伤胰药物”
使用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前需咨询医生。
避免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可能诱发胆结石)。
1. 酗酒者
戒酒是唯一出路!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诱发复发。
补充复合维生素(尤其B族),预防韦尼克脑病(酒精相关性脑损伤)。
2. 胆结石患者
避免空腹吃大餐(如早餐省略、晚餐暴食)。
胆囊结石直径>3cm建议手术,预防癌变。
3. 高血脂人群
定期监测血脂,必要时使用贝特类药物。
警惕“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遗传病。
4. 孕妇
妊娠期胰腺炎虽罕见,但进展快、死亡率高。
避免暴食+高脂饮食,控制体重增长。
胰腺炎就像一场“内部火灾”,起病急、破坏力强,但并非不可预防。记住:
别让胰腺“加班”:规律饮食,拒绝暴食。别让结石“堵路”:定期体检,及时处理胆道疾病。别让酒精“纵火”:小酌怡情,大饮伤身。来源:快乐的小大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