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游客们以为车上有伤员,纷纷避让后,却发现这辆救护车停在了景区拍照点,车上两男一女悠闲地下车打卡。
文| 镜界狐Sir
编辑」镜界狐Sir
4月12日,西藏墨脱公路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结舌的闹剧。
一辆海南牌照的救护车拉着刺耳的警笛,在狭窄的山路上强行超车。
当游客们以为车上有伤员,纷纷避让后,却发现这辆救护车停在了景区拍照点,车上两男一女悠闲地下车打卡。
这一幕被游客拍下并传到网上,立即引发轩然大波。
更令人震惊的是,面对质疑,车上人员竟嚣张回应:“欢迎举报!”
他们为何如此肆无忌惮?随着网友深扒,更多内情浮出水面。
4月12日的墨脱公路,因单双号限行和狭窄路况,车流排起了长队。
一辆车身印有“经纬航空医疗急救站”字样的海南牌照救护车,突然从后方驶来,警笛声响彻山谷。
按照常理,司机们纷纷减速让行,看着救护车呼啸而过。
然而当人们抵达雅鲁藏布大瀑布景点时,却撞见了令人错愕的一幕:
这辆救护车正停在观景台旁,车门打开,两男一女说说笑笑走下来。
其中一名女子穿着短裙和凉鞋,手里举着手机直奔瀑布景观区。
只见三人摆出自拍姿势,全然不顾车身上“医疗急救”的醒目字样。
有游客注意到,车内既没有担架、急救箱,也看不到任何伤员,后车厢空荡荡的,只放着几个旅行包。
到这儿可能有人挥向,偶尔一次景点停留或许是临时休息?
但接下来的操作更让人咋舌,三人拍完照上车后,救护车再次拉响警笛,在蜿蜒山路上追赶前方车辆。
此时已有游客发现不对劲:“急救任务哪有边玩边赶路的?他们分明是把救护车当‘景区直通车’了!”
如此明目张胆地滥用救护车,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当救护车第三次鸣笛试图超车时,忍无可忍的游客们决定逼停这辆“特殊车辆”。
车窗摇下,车内传来刺耳的警笛声和男子的呵斥:“让开!我们在执行任务!”
但下车查看的游客发现,驾驶座上的男子穿着休闲T恤,副驾的女子化着精致妆容,后排座位上还散落着零食包装袋。
“请出示急救任务证明。”
面对游客的要求,男子突然提高嗓门:“我们是正经救援队,拉警报是正常操作,合不合规轮不到你们管!”
见众人不买账,他又抛出“退伍军人”“参与过抗震救灾”的身份,试图震慑现场:
“我在灾区救过多少人,你们有什么资格质疑?”
但漏洞很快暴露:当游客追问救援队编号、工作证件或伤员位置时,三人面面相觑,始终拿不出任何证明文件。
有眼尖的游客发现,救护车后车厢连最基本的消毒设备都没有,反而堆着三脚架和自拍杆。
“穿短裙的救援队员?”
有游客当场反问,“你们执行的是‘拍照救援任务’吗?”
男子的态度从嚣张转为结巴,却仍不愿关闭警笛:“有本事你们报警!”
直到交警抵达现场,他才悻悻按下警笛开关。
在这场对峙中,三人的“迷之自信”让人困惑:
他们究竟是真的不懂规则,还是笃定特权能畅通无阻?
墨脱警方的调查很快揭开真相:
这辆救护车隶属海南经纬航空医疗急救服务有限公司,为非急救医疗转运车,按规定不得在非紧急情况下使用警灯警报器。
可现场检查发现,车辆擅自加装了警报装置,且三人皆非执行公务,确属公车私用。
最终,警方依法拆除了违法加装的警报器,并对驾驶员处以200元罚款但这一处罚结果在网上引发热议:“滥用急救资源扰乱公共秩序,才罚200块?”
更令人关注的是车辆的“跨省漫游”轨迹:这辆本应在海南运营的救护车,为何长期在西藏使用?
公司回应称“车辆派驻省外管理”,但对三人的身份和使用目的避而不谈。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有网友通过车辆信息和现场视频,扒出了更惊人的内情:
驾驶救护车的男子,疑似西藏经纬航空医疗急救站的负责人李某。
更有业内人士透露,李某所在的公司为民营营利机构,虽承接非急救转运业务,但按规定不得使用警报器,且车辆必须在注册地运营。
这次长途跨省使用,已涉嫌违反《特种车辆管理规定》。
面对舆论压力,海南经纬航空终于在5月13日发布通报:
承认车辆存在“管理疏漏”,已对涉事分公司停业整顿,并展开全公司车辆排查。
救护车的警笛声,本应是生命的呼唤。
当有人将其当作旅游开道的工具时,伤害的不仅是交通秩序,更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础。
这起事件虽然以行政处罚告终,但它提醒我们:
对特种车辆的管理不能留有盲区,对公共资源的滥用必须零容忍。
只有每个人都守住底线,才能让救护车真正成为生命的绿色通道。
参考资料:
来源:缘一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