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芯片Q1业绩飘红,工业与汽车赛道成增长 “双引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6:18 1

摘要:根据WSTS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模拟集成电路市场规模预计达794.33亿美元。作为电子系统的关键组件,模拟芯片凭借其品类多样性、超长生命周期以及高度定制化特征,持续占据重要市场地位。这类芯片虽主要采用0.18微米、90纳米等成熟制程节点,但对晶圆制

根据WSTS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模拟集成电路市场规模预计达794.33亿美元。作为电子系统的关键组件,模拟芯片凭借其品类多样性、超长生命周期以及高度定制化特征,持续占据重要市场地位。这类芯片虽主要采用0.18微米、90纳米等成熟制程节点,但对晶圆制造中的工艺控制、器件匹配度等专业技术能力有着严苛要求。

经历近两年的库存调整周期后,模拟芯片行业正显现结构性复苏迹象。全球龙头企业亚德诺半导体(ADI)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明确指出,当前工业领域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主要受益于客户库存水位回归健康状态;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需求成为重要驱动力,预计工业与汽车两大核心应用领域将在第二季度延续回暖趋势。

多模拟芯片公司Q1业绩高增

2024年,不同领域的模拟芯片国产化率依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消费电子领域为40%-50%,通信领域为20%-25%,工业领域为 10%-15%,汽车领域为5%左右。国内多数模拟芯片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业绩同比实现增长。

其中,圣邦股份、纳芯微、南芯科技Q1营业收入居前,分别为7.85亿、7.17亿、6.82亿。圣邦股份作为国内模拟芯片龙头,产品覆盖信号链和电源管理芯片,其模拟芯片领域布局广泛,拥有众多的客户群体和丰富的产品线,这使得它在营收规模上能够保持领先;纳芯微聚焦车规级可靠性,多款优势产品均符合AEC - Q100标准,随着汽车电子市场的快速发展,纳芯微在车规级模拟芯片领域的优势正逐渐凸显,营收规模也不断扩大;南芯科技在电源管理芯片等领域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其产品在消费电子、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公司营收规模的增长。

在模拟芯片领域,企业因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差异,呈现出毛利率与营收规模的不同发展态势。臻镭科技聚焦军工特种领域,赛微微电深耕电源管理高端细分市场,二者凭借高附加值产品,分别实现87.27%、54.13% 的毛利率。然而,由于军工市场的特殊准入门槛和高端电源管理领域的市场容量限制,这两家企业的营收规模相对较小。相比之下,圣邦股份依托在模拟芯片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与规模效应,同时在高端模拟芯片领域构筑起坚实的技术壁垒,不仅实现了可观的营收体量,还将毛利率稳定维持在49%以上,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多家企业凭借市场机遇、业务整合等策略实现业务高速增长。思瑞浦在泛工业、汽车、泛通信等下游市场需求攀升,叠加对创芯微的并购整合,营收增速显著,其中电源管理芯片收入同比激增416.53%,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2024年,纳芯微并购麦歌恩带来约7319万元的并表收入,剔除该部分收入影响,内生业务收入仍保持44%的强劲增长势头;天德钰依托在显示驱动芯片领域的竞争优势,伴随显示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扩容,业务规模持续扩大,营收增速表现亮眼,在行业内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回溯产业发展轨迹,2021年全球芯片缺货潮后,尽管国际大厂逐步恢复产能,并通过降价策略试图巩固市场地位,但这并未逆转模拟IC国产化的发展势头。相反,在过去两年中,中高端模拟IC领域的国产化进程不断提速,国内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营收规模屡创新高。

工业与汽车牵引模拟芯片复苏

当前,模拟芯片行业呈现结构性复苏态势,工业与汽车两大下游领域率先企稳回升,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位数增长。

在工业领域,随着全球制造业复苏与自动化升级,工业控制、新能源、电力传输等场景对模拟芯片的需求激增。工业自动化设备为实现精准控制,需要大量高精度的模数转换器(ADC)、数模转换器(DAC)以及信号调理芯片,来保障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的准确性;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中,电源管理芯片用于提升能源转换效率和稳定性,其需求量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快速增长而攀升。

从市场数据来看,2024年工业用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2%,2025第一季度,5G基站、智能电网建设进一步推动工业级芯片的需求增长。

汽车领域则因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的快速发展,成为模拟芯片需求增长的强劲引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BMS)需要高精度的电池监控芯片来保障电池安全与续航,车载充电系统对电源管理芯片的性能要求也日益严苛;智能驾驶的普及促使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数量大幅增加,相应的信号链模拟芯片需求水涨船高。

纳芯微在2024年推出了具有采样功能的隔离驱动芯片,助力公司车载业务营收实现快速增长;圣邦股份的车规级电源管理芯片也成功进入比亚迪供应链,逐步打破国际大厂在车规级模拟 IC 市场的垄断局面,提升国产芯片在该领域的占有率。

此外,中美关税政策的动态调也将持续重塑中高端模拟IC产业生态,供应链安全已成为终端客户的核心诉求,众多企业积极推进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加速国产替代料号的验证与导入。

因而在工艺技术层面,国内企业积极与代工厂展开合作,共建特色BCD工艺平台。中芯国际在模拟芯片制造工艺上也不断进步,其28nm BCD工艺良率接近国际水平,并且正在积极扩产12英寸模拟芯片专用产线,为国内中高端模拟 IC 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2025年全年,随着行业复苏的持续深入,模拟芯片公司有望进一步受益。一方面,行业复苏将带动整体市场规模扩大,公司产品销量有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企业在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上的持续投入,将助力其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份额,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推动毛利率提升。

来源:集微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