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夏时节,万物并秀。行走在广袤的赤乌大地上,只见高标准农田里绿意盎然,农产品加工车间机器轰鸣,电商直播间内特色产品“秒空”……一幅科技化、集约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图景正徐徐展开。近年来,瑞昌市大力实施“头雁引航 雏鹰振飞”行动,推动农业产业向种养特色化、生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行走在广袤的赤乌大地上,只见高标准农田里绿意盎然,农产品加工车间机器轰鸣,电商直播间内特色产品“秒空”……一幅科技化、集约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图景正徐徐展开。近年来,瑞昌市大力实施“头雁引航 雏鹰振飞”行动,推动农业产业向种养特色化、生产标准化、加工精深化、营销品牌化转型升级,围绕“一枚蛋(瑞昌禽蛋)、一条鱼(瑞昌四大家鱼)、一支参(瑞昌山药)、一锅香(瑞昌黑芝麻)、一壶油(瑞昌菜籽油、山茶油)、一袋米(瑞昌稻鸭香米)、一片叶(瑞昌茶叶)”七个特色主导产业,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让现代农业在这片沃野上迸发勃勃生机。
构体系 扩大产业格局
走进位于武蛟乡集兴村的溢香农产品有限公司生态养殖基地,只见青山环绕间,一栋栋排列整齐的禽舍内,数万只体态丰腴的鸭子正在悠然地啄食、饮水。这座存栏蛋鸭10万羽的生态养殖基地,正是瑞昌市以种养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瑞昌市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种养基地建设,在赛湖建成了现代化设施蔬菜基地,在江西豪海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水产生态养殖基地。
建设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瑞昌市以溢香食品产业园为载体,规划建设食品科技产业园,目前已有8家企业入驻。同时,按照“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思路,瑞昌市持续发展订单农业,扩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农户收入持续增加,实现了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育主体 提升发展质效
产业要发展,平台是关键。瑞昌市精心谋划施策,将农业产业园区与乡村振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链延伸及产业集群发展等有机结合,做足“农业+”文章,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构建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瑞昌市以创建省级食品产业示范园区为抓手,按照“一核、两带、三基地、四板块”的思路,建设赛湖现代渔业产业园,打造长江水生生物文化基地、长江四大家鱼原种繁殖基地。利用园区平台,大力推进乡村创业,实施“头雁”工程,培育省级以上示范社22家、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3家、九江市“双百双千”人才28人。
同时,投入1亿元开展长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推广智能化、绿色化防控技术,新增2套病虫害物联网监测系统、180盏杀虫灯,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率达到55%以上。
强链条 走出产销新路
在瑞昌市溢香农产品有限公司,一枚枚鸭蛋经过清洗、挑选、腌制,变身成咸鸭蛋、松花蛋、蛋黄酥等几十种产品,通过物流发往全国。“以前我们主要做蛋制品加工,比如松花蛋和咸鸭蛋,现在我们增加了腊肉制品、烘焙产品、馅料产品等两百余种产品,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销售额。”瑞昌市溢香农产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告诉记者,“2024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7.2亿元,电商的销售额达到7000万元;2025年,公司的销售额预计达到10亿元,电商的销售额预计达到1亿元。”
近年来,瑞昌市实施农产品产销对接专项行动,线上发力、品牌助力,以销带产。积极搭建电商平台,打造现代化的农产品直播、短视频创作拍摄基地,开展“村村播、家家富”直播,开办线上瑞昌特色农产品旗舰店、专卖店,同时加快实施溢香万吨冷链集配中心、“农产品出村进城”项目,新增冷库容量1.1万立方米,打造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
品牌就是纽带,连接千家万户;品牌就是桥梁,沟通产销需求。瑞昌市以“瑞昌品香、匠心担当”为主题,打造“1+7+N”瑞昌“铁肩膀”农产品品牌体系,并在青岛全国农交会上成功发布。经过多年攻坚,瑞昌市成功培育全市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绿色有机农产品127个、赣鄱正品6个。值得一提的是,瑞昌山药、“溢流香”禽蛋、“雾上春”茶叶、天兴黑芝麻屡获国家级农业博览会金奖。瑞昌山药还成功入选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第一批名录。
抓成效 科技引领发展
站在江西瑞昌黑芝麻科技小院的观景台上远眺,成片的绿色作物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的清香。“得益于科技小院的建立,让我们能在‘专有’的专家指导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种植,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种植成本,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江西黑芝麻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李兴说。近年来,瑞昌市加强与省级科研院校合作,建立瑞昌黑芝麻、翘嘴鲌、黄大茶等3个国家级科技小院,建成星祥水产、雾上春茶叶、“海智计划”等3个专家工作站。并在全省率先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形成“一个平台、一支队伍、一套体系、一批基地”的“四个一”创新机制。正因瑞昌市将科技与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才将“小作物”做成了“大产业”,让传统农业走出集约化、数字化、品牌化的突围之路。
沃野平畴,未来可期。当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产业文明深度交融,当每一寸土地都迸发出科技与生态交织的能量,瑞昌市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壮美篇章,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宏图中写下更加璀璨的注脚。
来源:九江瑞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