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不见的厨房比地沟油更难查!”近日,“京东黑板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京东外卖入驻审核通过率仅4成。极个别不符合标准的商家,绞尽脑汁,妄图混入。若用户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无堂食餐厅”混入京东外卖,可通过商家门店页右上角“问题反馈”入口反馈。
“看不见的厨房比地沟油更难查!”近日,“京东黑板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京东外卖入驻审核通过率仅4成。极个别不符合标准的商家,绞尽脑汁,妄图混入。若用户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无堂食餐厅”混入京东外卖,可通过商家门店页右上角“问题反馈”入口反馈。
据京东方面介绍,无堂食餐厅指不面向线下经营的纯外卖店,不含咖啡茶饮、熟食卤味、蛋糕甜点、品牌即提等。通常而言,“无堂食餐厅”藏身于出租屋、居民楼、工业园区甚至停车场角落,既无实体店面展示,也无消费者现场监督,却通过外卖平台将食品送入千家万户。当“厨房”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进入千家万户的食物究竟还有没有安全性,这直接决定了外卖行业的生存质量。
没有堂食能降低商家成本,从当初疫情措施而来,但也意味着规避市场监管部门的常规检查更加容易。某地抽查显示,38%的隐形餐厅存在蟑螂鼠患、生熟混放等严重问题。各地曝光的“厕所厨房”事件,就是经营者将外卖加工间设在公厕里的典型案例。仅仅因为公厕的水是免费的,就能吸引不法经营者前来开档。
传统餐厅的食材采购尚有票据可查,而部分无证“家庭作坊”使用来源不明的食材。使用变质肉品重新加工,消费者食用这类外卖甚至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为了闯过平台审核,部分经营者通过PS伪造证照、借用他人场地拍摄应付审核。2023年广东查处的案件中,有团伙用同一张厨房照片注册了12个不同品牌的线上店铺。
如何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外卖平台除了抵制劣币,也要彰显良币。首先要靠技术赋能监管革命。比如推行"明厨亮灶”直播系统,要求外卖商家实时上传后厨监控。不久前,国家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提出“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餐饮单位后厨实时直播。目前,多家平台均鼓励入驻餐饮商户进行“后厨直播”。
同时,要建立食材区块链溯源体系,要求餐饮商户上传采购电子凭证,没有凭证则来路不明,就要列入重点对象加以监管。此外,平台也要开发AI审核系统,通过“证照真伪识别模型”减少虚假注册。
实施“线下核验+定期复查”机制,建立“食品安全保证金”制度也是同等重要。比如要求月销超一定数量的单户缴纳5万元保障金;完善评分淘汰机制,对复检不合格商家立即永久下架。推行安全险模式,消费者现可获问题食品万元理赔。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公布“黑白名单”,每周曝光违规商户等。
只有让每一份外卖都经得起阳光检验,才能让消费者真正实现“食无忧”。平台固然没权力去消灭藏在角落的无堂食餐厅,但是用技术门槛加以淘汰则是完全可能的。关键是平台能真的能守住“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最后底线。
文|记者 戚耀琪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