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干眼症的 8 个简单方法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6:48 1

摘要: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蒸发或流失过快而引起的。干眼症可能导致刺激、刺痛、灼热和发红等症状,以及视力问题、感染和组织损伤等并发症。

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蒸发或流失过快而引起的。干眼症可能导致刺激、刺痛、灼热和发红等症状,以及视力问题、感染和组织损伤等并发症。

非处方治疗和处方药可以有所帮助,自我护理习惯也可以起到作用。

不过,使用家庭疗法时务必谨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威尔默眼科研究所眼科和风湿病学教授埃森·K·阿克佩克( Esen K. Akpek )医学博士建议,在尝试任何治疗干眼症的家庭疗法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

温热敷眼睑,然后轻柔按摩并仔细清洁眼睑,有助于缓解干眼症。尝试以下三步方法,记住在开始之前洗手。

请咨询您的医疗保健提供者,确保您安全地进行此操作。“有些患者每天会多次热敷,因为这会让眼睛感觉更好。他们可能认为热敷次数越多越好。但过多的热量会对角膜的生物力学产生负面影响,并导致视力问题,”阿克佩克博士说。如果过度使用,还会损伤眼周敏感的皮肤。

热敷

将热敷或热面膜敷在眼睛上 10 分钟。

这可以刺激眼睑腺体产生保持泪液成分健康所需的油脂,从而帮助您的眼睛减轻刺激。

眼睑按摩

敷上热敷或热敷面膜后,立即轻轻按摩眼睑,将油脂从腺体中排出。请遵循以下步骤:

闭上眼睛。沿着眼睑的长度向耳朵方向按摩,上眼睑向下按摩,下眼睑向上按摩。持续 30 秒,重复 5 至 10 次。

眼睑清洁

按摩完眼睑后,按如下方法清洗:

补充水分和均衡饮食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眼部健康也不例外。泪液中含有大量水分,还有防止干眼的油脂。

如果您每天喝 8 至 10 杯水,并配合其他家庭疗法,您的眼睛可能会感觉更好。

一些研究表明,虽然水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但良好的补水并不一定能改善干眼症或降低患上这种疾病的风险。

您的眼睛需要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来保持健康。富含这些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保持眼睛健康,并可能有助于控制或预防干眼症。

尝试在饮食中加入以下营养素:

欧米伽-3脂肪酸,存在于鲑鱼等油性鱼类中维生素 A,存在于牛肝、红薯、胡萝卜和其他食物中维生素 C,存在于甜椒、柑橘类水果、西兰花和其他植物性食物中姜黄素,存在于姜黄中维生素 E,存在于小麦胚芽、坚果、种子和植物油中

绿茶等食物和饮料中的抗氧化剂和其他物质也可能有益。

获取营养的最佳方式是通过饮食,但您也可以向医生咨询补充剂。

烟雾、空气或风吹到脸上等环境因素会加重干眼症。

飞机上的干燥空气、高海拔环境或沙漠环境都会加剧您的症状。长时间盯着屏幕也会导致眼睛疲劳。

为了尽量减少这些因素,请尝试以下提示。

当空气湿度降至 25% 以下时,请使用加湿器。远离气流和烟雾弥漫的环境。限制使用吹风机。将汽车加热器远离脸部。外出时,请佩戴全覆盖式眼镜或太阳镜来保护眼睛。使用电脑屏幕时,请定期休息、调整屏幕亮度、经常眨眼,并遵循 20/20 规则:每 20 分钟,看 20 英尺(6.096米)外的东西 20 秒。人工泪液:这种眼药水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滴入眼睛。阅读、使用屏幕或进行其他需要大量视力的活动时,可以使用人工泪液。凝胶滴眼液:这类眼药水能更持久地缓解疼痛,但比眼药水粘稠,可能会引起暂时性视力模糊。在放松、运动或睡眠时使用效果更佳。药膏:这是最浓稠的润滑剂,可以防止您的眼睛在睡觉时变干。

有些人工泪液含有防腐剂,大量使用可能会加重干眼症。如果您每天使用人工泪液超过六次,或对防腐剂过敏,请咨询药剂师,了解不含防腐剂的泪液选择。

声称可以缓解红眼的眼药水可能会使症状恶化,最好避免使用。

加利福尼亚州拉古纳山哈佛眼科协会的眼科医生约翰·霍瓦内西安医学博士表示,多种药物都可能导致干眼症。

如果您正在服用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请医生审核您的处方。他们或许可以调整您的药物或剂量。

如果干眼症影响了您的日常生活,或者尽管使用了家庭疗法和非处方疗法,您的症状仍然恶化,您可能需要去看医生。

处方眼药水,例如环孢素(Restasis)或利菲特格拉斯特(Xiidra)泪点塞,可减缓泪液从眼睛排出的速度使用医疗级设备进行眼睑按摩以及其他专业治疗在某些情况下进行手术

一些研究表明,巩膜接触镜可能会对患有干眼症的人有所帮助,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巩膜接触镜比传统隐形眼镜刺激性更小,因为它们佩戴在眼白(即巩膜)上,而不是角膜上。它们还能帮助保护眼睛,保持眼部湿润。

干眼症会影响您的生活质量,例如影响您的心理健康,并使您感到孤独。与他人交流或许能帮助您更好地应对干眼症,或改善您的生活。

您可能会:

中国已形成包括专业平台(如护眼亮眼工程)、持续公益活动(如 1010 干眼关爱日)及专项基金会(如传爱公益)的干眼症公益体系,覆盖科普、筛查、治疗全流程。向您的医生或眼科专家询问当地及全国的支持团体。

来源:康嘉年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