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美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迎来“爆舱潮”。随着中美关税政策调整,大量积压订单集中释放,叠加传统货运旺季,美西、美东航线舱位迅速告急。多家物流企业预测,5月底前运价将跳涨1000美元/40HQ,供应链拥堵风险加剧,外贸企业面临成本与时效的双重挑战。
近日,中美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迎来“爆舱潮”。随着中美关税政策调整,大量积压订单集中释放,叠加传统货运旺季,美西、美东航线舱位迅速告急。多家物流企业预测,5月底前运价将跳涨1000美元/40HQ,供应链拥堵风险加剧,外贸企业面临成本与时效的双重挑战。
5月12号,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取得进展,中美经贸关系缓和信号释放,双方互降关税的预期促使美国进口商紧急行动。据CNBC报道,部分美国零售商连夜联系中国供应商,要求加快发货节奏。ITS物流公司全球供应链副总裁保罗·布雷谢尔透露,其客户已在中国预装数万个集装箱,“随时等待发运指令”。
物流平台飞协博创始人瑞安·彼得森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中美联合声明发布首日,从中国海运预定量激增35%,积压订单正快速转化为实际运输需求。”这一现象与4月初形成鲜明对比——彼时因关税不确定性,中国发往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单周暴跌64%。
“准备迎接一波海运高峰吧,”瑞安·彼得森表示。
尽管关税政策仍存变数,但多重因素正推动出货窗口期提前:
传统旺季效应:6月至9月是美国零售商备战年底节日的关键备货期,采购商倾向于提前锁定舱位。
90天缓冲期压力:若货物需在8月上旬前抵美以规避潜在风险,则6-7月将成为集中出货时段。
清库存与补库存并行:部分企业急于清理积压库存,同时为应对未来政策不确定性提前补货,进一步推高需求。
需求激增的同时,海运市场运力却在收缩。受此前关税战影响,多家国际船公司削减对美航线投入,将船舶和集装箱转移至其他区域。数据显示,当前美国航线运力较正常水平减少约50%,导致“一舱难求”局面。
上海航运交易所5月9日报告显示,上海港至美西、美东基本港运价分别为2347美元/FEU和3335美元/FEU,虽较4月低点小幅回升,但仍远低于年初水平。不过,随着供需失衡加剧,这一趋势即将逆转。航运平台Xeneta统计,今年以来中美航线即期运价已下跌超40%,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运价反弹已箭在弦上。
“5月下旬起,美线运价将跳涨1000美元/40HQ。”国内航线专家表示,爆舱现象已蔓延至美东、美西全线,部分货主为抢舱位甚至接受溢价。(消息参考:环球时报、外土司聊航运)
来源:木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