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兄弟就自砍一刀,东粉们也太难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7:10 1

摘要:东哥神化之路,还在继续,这次玩起了街拍。网友街头偶遇东哥,东哥在日本东京闲庭信步,一身休闲,印花T恤是猪猪侠,背后还有京东外卖的二维码。在这之前,网上也密集曝光了刘强东夫人章泽天女士爬山的照片。

东哥神化之路,还在继续,这次玩起了街拍。网友街头偶遇东哥,东哥在日本东京闲庭信步,一身休闲,印花T恤是猪猪侠,背后还有京东外卖的二维码。在这之前,网上也密集曝光了刘强东夫人章泽天女士爬山的照片。

(刘强东在日本街头)

宿迁街头,咔咔打印东哥海报、横幅的机器还在冒烟。日本东京,站哥站姐的长枪短跑已经就位。东哥已然国际顶流待遇,什么马斯克、雷军,不过如此。

持续曝光的同时,东哥收获了一大批兄弟……不好意思,现也补上了“姐妹”。不妨用一个更简单的词来概况——东粉。东粉践行两个凡是,“凡是东哥作出的决策,坚决维护,凡是东哥的指示,始终不渝地遵循”。任何涉及京东的不利言论,必然是“总有刁民想害朕”。不为东哥自砍一刀,做数据交罚款的,不是合格的东粉。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善泳者溺,善骑者堕。粉丝们高呼“东哥一出,谁与争锋”的同时,狂热分子、浑水摸鱼者合力塑造的“东圣大军”,可能将京东推向某种魔幻又现实的深渊——京东要警惕民粹倾向,要警惕“东粉出征,寸草不生”的危机,而东哥更要警惕别有用心的“捧杀”。造神和毁神的往往是一批人,振臂一呼得来的狂热粉丝,既能将偶像推向高处,也能将其推向深渊。

谁反对就“出征”谁

诸多互联网大佬、福布斯富豪中,刘强东应该是最擅长走群众路线的存在,他喜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刘强东与他同期的企业家,绝大多数都是“草根逆袭”,这是时代的红利,有个人奋斗,也有历史的进程。

京东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2024年营收11588亿人民币,是唯一一家营收突破万亿的公司。刘强东“草根出身”强化了京东的企业形象。

而在刘强东蛰伏、退居幕后这几年,互联网舆论环境已经发生变化,总结起来无非十二个字: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党同伐异。作为跨越几个传播周期的“网红企业家”,东哥也与时俱进,这一次的形象从“实干派”变身成了“偶像派”。以前支持东哥,更多的是京东下单,现在支持东哥,更重要的是维护“偶像声誉”。

(消费者反映京东外卖食安问题,反被东粉围攻“瞎投诉”)

细心的网友发现,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东哥“粉丝后援会”正在迅速成型:有人印制海报为东哥打call,有餐馆挂上横幅,在东哥老家江苏宿迁,当地烹饪餐饮协会还发出了力挺京东的外卖倡议书。尤其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网传一个营销号工作室,写手们埋头疯狂写文章,墙壁上挂满东哥豪气敬酒的海报。

(霸气侧漏)

为偶像打call无可厚非,但东粉学会了饭圈的拉踩和网暴,一切行为诉诸情感而非事实。他们一不看新闻二不看财报,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凡是说东哥好话的就是事实,说京东问题的都是谣言诽谤,发帖者一律打成收钱水军。殊不知,东粉才是外界眼中的“低级红”和“高级黑”,他们才是亲手将哥哥推向深渊的帮凶。

不分青红皂白,谁反对就“出征”谁,是东粉最大的特征。对于已经辟谣的骑手“二选一”行为,东粉深信不疑。对于商家控诉的“京东百亿补贴需商家承担成本”,大量消费者维权的“京东纯外卖店”,东粉不但当作没发生、没看见,还要反过来投诉博主、网暴博主,让他们全部闭嘴。

有骑手现身说法,说身边没有二选一,被质疑是水军收钱洗地。一个智力正常的人,稍微动脑子想想,就知道骑手这种以兼职为主的灵活就业,不可能存在“只能跑A平台不能跑B平台”的情况,这和说你“只能吃麦当劳不能吃KFC”一样可笑。倘若有人拥有这种能力,川普来了也要喊他一声爹。

有商家提问,为什么京东外卖0抽佣,到手却只有消费者实付的一半。热心同行解答疑问,列出所有可能性:因为你的活动开得太大,百亿补贴需商家承担一半成本;因为配送距离太远,平台扣除了远距离配送费。原本是餐饮商家之间的正常的业务交流,还是给京东外卖贡献的流水的,也被东粉打成黑子。究竟是晒后台订单截图、条分缕析的商家像水军,还是在帖子下刷屏“多少钱一条”的乱码ID,更像水军?

甚至一般路人,不管是提意见还是反馈问题,都一样要遭遇东哥“真爱粉”的无情冲击。有消费者在自己账号里发视频抱怨,点京东外卖吃到霉菌,要找客服理论。本以为同为消费者,大家都能理解他,给他支招。谁知评论区竟有一股为平台伸冤的势力:商家不老实,你找平台干什么?说得好,食品安全、假货山寨,都是行业共性问题,是小老板太贪了。但为什么偏偏只有你东哥,打出了品质堂食的口号呢?

如果这些激烈的京东维护者,真的是一般网友出于自己的朴素感情,倒也没有多少讨论的必要,真正令人忧虑的,是这背后鱼龙混杂——东哥成了流量的符号,成了崇拜的偶像,于是乎,不但有京东官方的水军,还有人浑水摸鱼,搞拉踩对立,也有人伺机捧杀,把东哥推向神坛,静静地等待东哥从神坛跌落的一刻,狠狠踩上一脚。

东粉“打倒”东粉

充斥网络的“东哥威武”的呐喊,将一场再正常不过的商业竞争变成了乌烟瘴气的互联网党同伐异,这似乎也是互联网“泛饭圈化”的一个注解。实际上,“饭圈化”不是娱乐业独有,包括体育(如乒乓球)、商业、文化出版等都存在“饭圈化”。

(不同ID清一色刷屏“刘强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

网友曾总结出一套名为“饭圈五件套”的营销策略,即“立人设、控评论、搞打榜、玩情绪、造神话”。令人困惑的是,这一套荒诞办法,越来越被严肃的企业宣传照单全收,从智能手机到新能源汽车,再到当下的外卖大战,都演变成一场无差别的舆论攻击。买杯奶茶都要站队的魔幻却是我们所处的现实。

饭圈文化的本质,是情感高于事实,粉丝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和寄托不动摇,可以摒弃一切客观逻辑,为偶像——实际上也是为自己扫除一切有损这种信仰纯洁性的障碍。饭圈经营在娱乐产业还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偶像明星提供的最大产品就是情绪价值。但这种饭圈逻辑一旦渗入正经的商业运营,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致命的。

首先“饭圈化”会压制真实反馈,屏蔽改进机会。

没有任何一种商业模式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企业想要长期生存下去,都要依靠某种形式的反馈机制,虚心接受市场对其产品和服务的不断打磨和修正。

遗憾的是,最近京东评论区,也被浑水摸鱼的人占领了,逐渐变成“自我感动大会”和“东哥语录集锦”,批评意见迅速被稀释或封禁:有人质疑物流体验下降,就被指责“带节奏”,有人吐槽购物体验变差,就是“别有用心”,有人提建议改进接单流程,也被质问“你配吗”?——饭圈铁桶阵阻碍了消费者、商户、骑手真实意见的表达。很显然,这不是商业的进步,而是组织的封闭。

(骑手博主之间交流“被水军围攻”的心得)

其次,极致地神化后面必然带来“捧杀风险”。

马斯克殷鉴不远,更早一些的许家印、贾跃亭,他们都被网友推向神坛,掉落下来又摔得粉碎,最后成了人人喊打的笑话。现在京东似乎也在被别有用心的人推向同样的危险区域:刘强东的形象被不断拔高,仿佛他能一人扭转乾坤,成为新外卖时代人格化代言人,成为新时代的商业偶像,底层人民和工农阶级的代言人。

(网友提醒不上京东外卖的商家“小心他们说你是某团水军”)

最后,饭圈的强控评和高密度信息攻击,必然影响京东的路人缘。

别看互联网舆论风波一浪接一浪,实际上沉默的永远是大多数。大家对各个平台没有预设的好感,也懒于表达意见。但现在社交媒体上,非粉即敌的语境、刷屏式的宣发、上纲上线的言论,却让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感到疲惫甚至反感。网络上众口一致,为东哥再塑金身的同时,谁知道这底下不是暗潮汹涌,民意滔滔?

事实上,那些口口声声支持刘强东,高呼东哥威武的人,未必是京东商城、京东外卖的核心用户。京东自营最重要的是品质,高净值人群,大概率是不愿意看到现在被滔天舆论所裹挟的京东的形象。“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说到底,饭圈是一种封闭的集体认同机制,而零售要做的,则是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商业氛围,两者在底层逻辑上就南辕北辙,互不相容。

当前这波“东粉”大多无知愚昧、盲从盲信,他们可能是人生的loser,自卑自怜,期盼神来拯救自己。这些人很可能是极端民粹,是原本京东核心用户“城市中产”最讨厌的人。如果将京东商城的用户视作老东粉,现今拥护“兄弟论”的人视作新东粉。那么,新东粉所带来的“饭圈化倾向”与老东粉所秉持的“正道成功”的理念是矛盾的。究竟哪个是真兄弟?这恐怕是独属于京东的“二选一”。

东粉,史上最惨“兄弟”

京东的成功跟东哥一贯钟情的“江湖味”分不开关系。

很多年前,就有人注意到,东哥在媒体镜头前,鲜少提及“员工”,而代之以“兄弟”,不喜欢开会,而更愿意吃席。推杯换盏中,东哥展示了豪情,拉近了员工的距离,这种亲民的传统,也塑造了京东的“兄弟文化”。

(感情深,一口闷)

在理想的图景中,万千员工组成的兄弟同盟,簇拥着东哥这位江湖大哥,一起攻城略地,吃香喝辣。凝聚京东的,除了一般的奖惩措施、管理组织,还包括大家对东哥的个人忠诚和江湖义气。

但在年轻人普遍反对苦难叙事,职场PUA和权责不对等的今天,人们应该意识到,东哥的“兄弟”并不比直播间里的“家人”亲切,甚至反而融入了更多的道德压力。消费者在京东下单,是经济行为,是契约精神,个人喜好或许有,但不多。

今天,那些喊打喊杀的极端东粉,擅长道德绑架和党同伐异,让兄弟文化变了味。

雇佣关系模糊成了荫蔽制度,劳资交易异化成一种主从结构。在这个氛围里,“支持东哥”已经不只是情绪表达,而是一种文化认同、生存策略。无怪乎骑手提建议,都还得预先“表忠心”:“我真的很支持京东,但我有一点小建议…”

更难崩的是,前两年京东的“兄弟文化”就已经遭到解构,“兄弟最终解释权”在刘强东,东哥说“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网友调侃说,这是——“薛定谔的兄弟”。这桩事件其实已然预示了舆论环境今时不同往日。

而近期东粉一系列操作,更让大家意识到“兄弟”是有条件的,是要自砍一刀的。是的,东哥给全职骑手交五险一金,但只有1%的达达“表弟”能变成京东“亲弟”;没错,东哥承诺0佣金和百亿补贴,却没说商家要分摊一半成本。广告和疗效之间总有差距,东哥选择向饭圈学习,让东粉来填补二者间的沟壑,这无异于火中取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些极端粉丝带来的“饭圈化”倾向,就是“团伙文化”流变,它的可怕之处是:上下一心,不是建立在共识上,而是建立在“不能质疑大哥”的默契里。

(网友总结,京东外卖是“民粹外卖”“宗教外卖”)

然而,现代商业的成功需要的是“团队”,不是江湖带头大哥的“团伙”。道德是更高的追求,契约才是真正需要守住的底线。可惜的是,现在极端东粉杀红了眼,他们以为可以用道德来绑架别人,未曾想过当自己变成“代价”时,又该如何自处。

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中国最大也是最成功的民营企业的掌舵者,刘强东应该也嗅到了潜在危机与风险,他应该有智慧,也一定有动力去解决这一难题。

也请那些别有用心、浑水摸鱼的低级红、高级黑们,放过东哥吧!

来源:安艺伦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