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时评丨网红编造“遭勒索后自杀”消息,用悲情透支社会信任又蠢又坏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7:21 1

摘要:近日,百万粉丝网红“是小念噢”疑似遭到勒索后自杀去世的信息引发网友关注。5月13日凌晨,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5月11日,民警通过电话及视频连线确认该博主孙某(女,18岁,安徽芜湖人)并未自杀。实为一时冲动,故意编造“自杀离世”虚假信息发布至网络

近日,百万粉丝网红“是小念噢”疑似遭到勒索后自杀去世的信息引发网友关注。5月13日凌晨,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5月11日,民警通过电话及视频连线确认该博主孙某(女,18岁,安徽芜湖人)并未自杀。实为一时冲动,故意编造“自杀离世”虚假信息发布至网络,并冒充亲友在评论区自导自演跟评,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孙某的行为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公安机关已依法立案调查。

这位拥有近150万粉丝的年轻博主,编造了一个关于自己被勒索后自杀的戏码。她不仅发布了“遗言”视频,还冒充亲友在评论区添油加醋,声称遭遇130万元的勒索。这场戏剧性十足的“自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众多网友为之愤慨,称其可怜,纷纷转发评论。然而,事实真相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虚假表演。

“悲情流量”“卖惨新闻”其实并不少见,在流量至上的逻辑驱动下,一些网红为博取关注,不惜编造虚假信息,利用公众的同情心和正义感。这种行为不仅误导公众,还会消耗社会的信任资源,让人们对真实的求助和悲剧事件产生怀疑。

用自杀博流量可谓又蠢又坏,这类利用网友的善良、在道德与法律的底线上反复试探的无良操作,只会不断消耗网民的同情心,长此以往,人们内心最朴素的正义感、善良心,将在一次次被欺骗中消磨殆尽,其埋没、稀释的是真正困难需要帮助的人的求助之路。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相关规定,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将受到严惩。网红固然有追求流量的诉求,但决不能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于平台而言,及时封禁涉事账号固然重要,但更应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对此类“以死博流量”的行为予以坚决遏制。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

来源:周到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