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天的工作开始之前,我总会做一件事——把键盘扶正,鼠标归位,再确认摄像头角度没问题。这三样东西,就像一名课程运营的“贴身助理”:键盘负责输出,鼠标负责调度,摄像头负责门面。不夸张地说,我一天有八个小时都在和它们打交道,剩下的时间则在想着明天还要跟它们打什么交道
每天的工作开始之前,我总会做一件事——把键盘扶正,鼠标归位,再确认摄像头角度没问题。这三样东西,就像一名课程运营的“贴身助理”:键盘负责输出,鼠标负责调度,摄像头负责门面。
不夸张地说,我一天有八个小时都在和它们打交道,剩下的时间则在想着明天还要跟它们打什么交道。
在别人眼里,我好像只是在“搞内容”,但在我自己眼里,我更像是内容战场上的多面手——策划、编辑、导播、主持人……都得上。而要在这些角色之间自由切换,还不掉线,那几件靠谱的装备就显得特别重要。
作为一个在职教育公司的课程运营,我的工作节奏是典型的“没有最忙,只有更忙”。一台电脑、几百个文件夹、无数个微信群,还有三样外设,是我这台“大脑工作站”的标配。
早上九点,前一天讲师刚把直播回放发给我,我得整理课件,还要做讲义和思维导图。浏览器打开了十几个标签,文件切来切去,全靠手速撑场子。
这时候,我的罗技MX Mechanical 键盘就像我深夜点外卖时的良心提醒:清脆、明确、不容忽视。连续码字几个小时,指尖没怨言,心情也稳定不少。
而鼠标,我选的是罗技MX Master 3S。我对鼠标的要求很简单——别让我生气就行。最好别卡顿、别乱跳,滚轮能配合我翻大纲,点东西别让我点三下才有反应。它就做到了。甚至还让我意外地开心了一下:它有个可以左右滚动的滚轮,整理Excel表格的时候,我终于不用“点一下拖动条再往右拖一点”这么原始了。还有一个自定义快捷键,我设成了“截图+标注”组合技,用起来堪比鼠标版的“连击技能”。
这些年我发现,设备有个特别微妙的作用:它不会直接告诉你“你今天工作效率高”,但它能让你不那么烦,不那么想摔鼠标。这就够了。
01 一场“神态管理”比赛到了中午,该和讲师开会了。
每周至少两三次,要么是讲师来提需求,要么是我去“复盘”他们的课。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在同一个城市,我们几乎所有沟通都靠视频。这个时候摄像头就成了我办公室里“最怕拉垮”的设备。
我用的是罗技 MX Brio摄像头,一开始只觉得它画质好就没了,后来发现它救过我好几次场。
有次我连续加班两天,脸色堪比掉帧的PPT,本来打算“不开镜头靠声音撑住”,结果讲师那边说他网络不稳,看我说话比听我说话靠谱——于是我一咬牙打开了镜头。出乎意料的是,我竟然没显得像“失眠+感冒+刚哭过”。它的图像优化技术确实给力,尤其是我这种办公室里靠窗但是逆光的人,一般摄像头根本抓不到脸,只能看见一个轮廓。但Brio不一样,自动调曝光,不用我摆灯,不用我在会议前15分钟“预设角度”,打开就是清清爽爽的状态,能撑得住学员们突然冒出来的“临时提问”。
还有一次,是培训新讲师,得演示“线上课件如何操作互动白板”。我边说边演示,边切换多个页面,摄像头要保证我人不糊,白板字也不虚。Brio也是稳得一批,讲师说“你用的设备是不是比我们直播间的还专业”——我当然笑着说“毕竟价格在哪里”,但其实心里想的是,“谢谢你没看到我两平米办公桌上的乱”。
02 直播时的“临场考试”晚上有直播,是课程上线前的预热场。其实这种直播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场,但每次还是像考场一样——你准备了很多,但只有一次机会呈现。
直播开始前,我要切脚本、调OBS、看弹幕、应对突发状况,还要不时在直播间回复评论、丢链接、引导讲师互动。
整场直播我几乎离不开键鼠,一边用键盘快速打出预设内容,一边用鼠标在三台设备之间来回切换(办公电脑、直播用机、备用机)。
这时候罗技MX Mechanical的“回弹速度”和罗技MX Master 3S的“设备切换”就像我的两个保镖:一个保护我打字不出错,一个保护我能从容切换设备。3S底部有三个小小的切换键,我手指一滑,就从控制PPT跳到了看直播弹幕,完全不拖泥带水。而它的静音点击,也让我在深夜直播时不用担心“你键盘声音好吵”这种弹幕出现。
直播时的Brio,就更不用说了。它支持4K,不是说我要拿来拍纪录片,而是讲师在演示一些小道具或者展示页面细节时,观众那边依然能看得很清楚,减少“讲了半天观众根本没看到”的尴尬。
一次直播下来,不仅讲师顺利、观众满意,我自己也能在“操作区”活得体面、不出错。
就像一场忙而不乱的战斗,虽然满身灰尘,但手里的武器没有掉链子。
03 别小看那些陪你工作的“边角料”说到底,做课程运营这份工作,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它的细节和繁琐。
我们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全职编辑,偏偏什么都得懂一点,什么都得会一点。设备对于我来说,不再是“有没有”,而是“靠不靠谱”。
用了一段时间罗技的MX系列,我越来越有一种安心感。它们不是最便宜的,但每一分钱都花得值,因为它们能让我在那些最需要冷静、专注、高效的时刻,不被打断、不被坑、也不被同事吐槽“你的摄像头怎么这么糊”。
现在再回头想,选择这些外设,其实就跟选搭档一样。你希望他们不喧宾夺主,但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而我,很庆幸自己选对了搭子。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成成】,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