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育匠才 职教改革谱新篇——我市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综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8:16 1

摘要:在西江之畔,一场重塑职业教育生态的变革正以蓬勃之势,为万千学子铺就技能成才之路。近年来,我市通过职业教育改革三年攻坚行动,从实训设备的迭代升级,到校企合作的深度拓展,持续提升职教“硬实力”,让职业教育成为学生成长与区域发展的双向赋能引擎。

在西江之畔,一场重塑职业教育生态的变革正以蓬勃之势,为万千学子铺就技能成才之路。近年来,我市通过职业教育改革三年攻坚行动,从实训设备的迭代升级,到校企合作的深度拓展,持续提升职教“硬实力”,让职业教育成为学生成长与区域发展的双向赋能引擎。

让职教“硬实力”托起学生梦想

“这2条橙色的线是快充线,连接着车载充电器……”5月12日,记者走进贵港市文理实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基地,教师谢爱跃正在给2023届汽修(一)班上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课。

“我学的是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汽修专业,以前实训设备少,很多实操课只能‘纸上谈兵’。”学生丘兆龙说,如今,学校打造了13个现代化实训室,不仅配备仿真“复兴号”动车,还有11万余册藏书,为学生构建起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习环境。

这些都离不开我市4000万元职教专项投入的有力支撑,中职学校校舍面积增长82.2%,生均图书数量提升26.8%。先进的实训车间与智能化设备,不仅让技能训练更“硬核”,更吸引企业主动进校合作,形成“学用一体”的良性循环。

“以实习带动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真本领。”贵港市文理实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胡光明道出办学核心,作为“职普融通,院校贯通,高质就业”办学定位的践行者,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将企业需求融入课程设计,推动学生从“课堂”直通“岗位”。依托优质资源,该校在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斩获“广西第七届电子商务团体赛第一名”等多项荣誉,学生在市级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17人次、二等奖50人次、三等奖81人次。

同样,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也在产教融合中探索出特色路径。在该校东盟跨境直播间,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岑文蕊正在模拟场景中开展实践课程。她以标准化话术推介贵港特色产品,展示商品特性,将课程理论转化为带货实操。“我现在主要学的就是虾皮、亚马逊平台运营,跨境电商的就业前景是很好的。”岑文蕊说。

该校围绕广西现代物流集团主营业务,开设现代物流管理、环境工程技术等25个专业,建成4个广西高职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自办学以来,该校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创新多元化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与物流相关的新兴领域,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聚焦‘两强三提升’发展目标,在产教融合方面,我校打造自治区国资国企乡村振兴研学中心、广西供应链职业教育集团等平台,与区内外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100多个,积极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水平,多维度、全方位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朱海强表示。

为产业发展输送“定制人才”

在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贵港)生产车间内,身着工服的年轻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的实习学生。凭借在实习中积累的实践经验,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留企发展。2024年至2025年,在该公司实习的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学生60人,其中15人已成为企业正式员工,2人晋升至班组长以上管理岗位,实现了从实习到就业的无缝衔接,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广西机电技师学院、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等“订单班”贵港籍学生也受益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入学即签就业协议,企业工程师与学校老师共同授课,所学内容紧密贴合岗位需求。”贵港籍的广西机电技师学院“订单班”学生莫金兰分享道。2024年,与我市企业签订“订单班”合作协议的市外中职学校,招收贵港籍学生超1600人,这种定向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也为学生搭建了稳定的就业平台。

这些都得益于我市组建的专业产业调研团队——由教育、人社部门牵头,联合企业工程师和职教名师,到50多家企业开展8轮调研,精准捕捉产业需求。根据调研成果,全市新增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17个契合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淘汰2个过时专业,撤销4个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专业。目前,全市职业院校专业开设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39.47%,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精准匹配市场需求。

自攻坚行动实施以来,我市在产教融合领域持续发力,通过积极推动,共签订12份校企合作协议;获批24个国家“1+X”证书试点项目,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及考证考试服务等对外服务,培训学员1.5万人次,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让职教“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我市职业院校紧扣产业需求,持续推进校企合作落地见效。市职教中心与广西新动高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中西面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该基地不仅成为学生技能提升的摇篮,更助力学生在“布山那味・云上盛宴”电商嘉年华素人直播带货PK赛中勇夺一等奖;桂平市一职电子商务专业依托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开展直播带货,成功拓宽麻垌荔枝、罗秀米粉等本地农产品销售渠道;市桂翔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实训基地面向社会提供专业服务,实现“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有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改革三年攻坚行动,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攻坚行动顺畅运转。2024年职业教育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达到5.1万人,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突破2.2万人,职业教育扩容增量。2024年,全市职业院校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教学成果评定均获得历史最好成绩,累计获奖159项,内涵建设不断增强。我市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灵活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图”,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打响贵港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科长汤湘云表示,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按照《贵港市职业教育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的要求,继续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为贵港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内容来源:贵港日报 全媒体记者 易舟琴

来源:贵港宣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