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水源“生死局”:从一份报告,看为何两国还会再次开战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8:00 1

摘要:这个著名的预判,是1995年时任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斯梅尔·塞拉杰丁(Ismail Serageldin)说的,当时就有人说他煽动焦虑。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这句话:过去100年的战争是为了石油,而下个世纪的战争将是为了水。

这个著名的预判,是1995年时任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斯梅尔·塞拉杰丁(Ismail Serageldin)说的,当时就有人说他煽动焦虑。

伊斯梅尔·塞拉杰丁

但30年后的今天,伊斯梅尔的话部分应验了,那就是今天的印巴冲突,抢水就是这次地缘博弈的深层原因。那我就以印巴两国为引子,跟大家聊聊南亚愈演愈烈的水资源危机,以及为什么即使这次冲突能缓和,印巴早晚也会爆发大规模战争。

咱们先说印度。

在我们的印象里,印度是个水资源丰富的热带国家,其实恰恰相反,印度比中国还要缺水。

根据印度官方的最新数据,2021年印度人均可用水量是1486立方米,而咱们这几年的人均可用水量,在1800-2200立方米之间浮动,这是因为每年的降水量不一样造成的(数据来源:印度水利部 、历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按照国际标准,1700-1000立方米就属于中度缺水了,所以咱们属于轻度缺水,印度属于中度缺水。

不过随着人口下降,以及环保力度的升级,我们的情况预计会好转,印度就惨了,现在各方预计,到2050年印度将会有17亿人,到那时人均可用水量就只有1100立方米了,逼近“重度缺水”的红线。

所以如果毗湿奴不显灵,那印度早晚会进入全国性的水荒。

水少就算了,水体污染更是让印度雪上加霜。

根据印度2022年的官方数据,全国605条主要河流中,有279条已被确定污染,污染比例接近一半(数据来源:印度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而根据世界人口综述的数据,70%的印度水体已经被污染了。

咱就说印度的母亲河——恒河,这条河为5亿印度人供水,但污染极其严重,什么重金属、氟化物都不说了,仅大肠杆菌这一项,就是超标10倍起步,严重一点的河段能超200多倍。

我说的都是保守数据,有的外国团队检测到的极值,是1亿个大肠杆菌/100ml(数据来源:The role of water use patterns and sewage pollution in incidence of water-borne/enteric diseases along the Ganges river in Varanasi, In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2006-04-01, 16 (2): 113–132.)。

要知道世卫组织的安全上限是500个大肠杆菌/100ml,也就是超标20万倍。

是的,你没听错,是万倍,也不知道在哪测的。

印度水体污染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污水、粪水不经处理,直接排了。根据联合国水资源组织的数据,印度仅有30.7%的城市污水会得到处理,剩下的爱谁谁了。

城市都这样,农村就更不用说了。

正因为印度的水污染严重,所以1486立方米的人均可用水量只是纸面数据。

事实上,印度各邦为了水源,早就打起来了。比如2016年9月的班加罗尔骚乱,起因就是卡纳塔克和泰米尔纳德两个邦,为了抢水引发的严重冲突。

因为当年天气大旱,卡纳塔克邦创下了历史最低水位,但下游的泰米尔纳德邦也缺水,于是就要求卡邦赶紧放水,卡邦说放你妹,我自己都不够怎么放?

于是泰邦就把卡邦给告了,印度最高法裁定,卡邦每天要给泰邦放1.5万立方英尺的水,大概也就425吨,就这点水直接让卡邦的人炸了,大批民众涌上首府——班加罗尔街头,见到泰邦的车和商店就砸,班加罗尔是印度硅谷嘛,有不少国际巨头,所以像甲骨文、亚马逊等公司都遭了殃。

这下闹成国际事件了,于是当地政府出动了1.5万名警察,才把骚乱压下去。

3年后又碰上大旱,不出意外,这两个邦的人又打起来了。

它俩可不是个例,比如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北方邦和哈里亚纳邦、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一遇到大旱肯定干仗。

本来水就少,再加上污染,所以印度的地表水非常紧张,于是印度人就盯上了地下水。

印度是全球最大地下水消耗国,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的数据,印度地下水的年均抽取量高达2300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1/4左右,超过中美的总和,印度40%的用水都依赖地下水。

抽地下水并不可怕,只要你抽的水少于自然补充的,那就没事。这里有一个关键指标,叫“地下水开发率”,它指的是“年开采量”和“年资源量”的比值,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少于70%那就是安全的,超过70%就有点危险了,如果超过100%,那就是作死,因为你抽的比补充的多,于是地下水位就开始下降,甚至地面都会下沉,早晚就抽不动了。

根据印度中央地下水委员会在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全国的地下水开发率是 60.4%,小于70%的临界点,看着挺安全,但我详细看了一下这份报告,看得是冷汗直冒,因为实际上印度已经非常危险了,几个要命的地方抽水抽过头了。

按照印度的标准,半危急,也就是地下水开发率在70-90%的,有4个邦或联邦属地,危急,也就是开发率超过100%的,有5个邦或联邦属地。

放在地图上是这样的。

侵占中国领土部分模糊处理

红色就是过度抽取的地方,大家可以明显开出来,基本上都是西北部靠近印巴边境的地方。这5个地方分别是:旁遮普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德里直辖区,以及1个属地:达德拉和纳加尔哈维利和达曼和第乌。

那为什么这么集中呢?

因为种地。

说一个冷门的财经知识,一个国家最耗水的地方一般是农业,其次是生活用水,最后才是工业用水。就拿咱们2023年的数据来看,农业用水占比是62.2%,生活用水是15.4%,工业用水是16.4%(水利部 202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要知道东大可是蓝星第一工业国,工业产值加起来超过G7的总和,才16.4%的工业用水。

所以越是落后国家,农业用水占比就越高,没办法都是靠种地吃饭的。就拿印度来说,根据这份报告,印度抽取的所有地下水,87%用于农业,生活用水只占11%,工业用水可以忽略不计了。

所以印度半危急和危急的那几个邦,基本上全是农业大省,否则用不着这么抽水,比如抽水最狠的旁遮普邦,也就是目前冲突最激烈的地方,它是印度农业的最核心地区,以1.5%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印度17%的小麦和11%的水稻,因此被叫做“印度的粮仓”,和同为危急等级的哈里亚纳邦一起,组成了印度的“北部小麦种植带”。

相应的,它的地下水开发率是156%,纯纯作死。

还有半危急的北方邦、泰米尔纳德邦,这都是印度最主要的小麦和水稻产区。

农业之所以耗水多,是因为要灌溉农田,尤其是水稻,在主粮里是最费水的,所以旁遮普邦这几年一直在限制水稻种植面积,尤其是高耗水品种,要知道大米可是印度的主食啊。

所以这几个邦是年年抽过量,导致地下水位直线下降,从报告里的这张图大家就能看到,西北各邦的地下水位最低已经降到40米以下了。

一旦这几个农业大邦的地下水断绝,那就是天下大乱。因为在和平年代,一个国家最看重的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是粮食,一个是就业,只有满足这两大需求之后,才会考虑教育、医疗等其他民生问题。

一旦西北粮仓完了,不仅粮食会出现巨大缺口,成千上万的农民也成了流民,到时候14亿人怎么活?

所以保住地下水,是印度政府这几年非常关注的问题,而且出台了不少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叫“国家河流连接项目”(National River Linking Project),意思是将北部喜马拉雅流域的河水,比如恒河、印度河以及雅鲁藏布江的水,调往干旱地区,来灌溉或补充地下水。

这就是印度版的南水北调,但它是北水南调。

在这个项目里,调印度河的水是最赚的,因为不仅离西北粮仓近,还能压制巴基斯坦,这就要了小巴的命了,因为印度河是它的生命线。

印度河对巴基斯坦的分量,就如同把长江、黄河、珠江3条江加在一起,对中国的分量。

因为它的境内就这么一条大河,所以90%的人口全住在印度河流域,而该国90%的农作物也是印度河灌溉的,所以占总人口6成的农民,全指望着这条河。

城市也差不多,比如巴铁人口前两大城市——卡拉奇和拉合尔的用水,全靠印度河以及流域里的地下水,所以这几年的地下水位也是哐哐地降。

没办法,人口增长太快了。

一句话:离了印度河,巴基斯坦光速亡国。

所以1947年刚独立,小巴就迅速派兵北上,往印度河上游,也就是克什米尔去了,心想反正这边都是穆斯林,和我是一家的,正好彻底拿下,上游的这6条源头河流必须在我手里。

印度一看这还了得,于是双方就打起来了,这就是第一次印巴战争。

为这6条河,印巴两国是不断干仗。后来世界银行看不下去了,说我来当个保人,你俩过来谈谈,最后想了一个方案,双方也同意了,这就是1960年签署的《印度河河水条约》。

该条约把印度河上游的6条源头河,均分给了印巴两国。西边的3条河归巴基斯坦,东边的3条归印度。

按照这个分法,巴基斯坦是占了大便宜的,因为它拿走了全部水量的80%,印度只分走20%。

那时候印度人口只有现在的1/4,人均水资源充沛,所以也就同意了。

但这个方案有个BUG:虽然明确了河水的归属权,但两国可以在对方的河流上修“径流式”发电站,也就是不能像三峡那样有水库,流多少水就发多少电。

这6条河的上游全被印度控制,于是印度就利用这个bug,在巴基斯坦的3条河上建了5个发电站,你想3哥什么脾气,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所以建的有几个发电站是有蓄水能力的,为此小巴还向世界银行告过状,告也没用,3哥就这么个德性。

正因为印度不守规矩,这次才能给小巴断水,然后放水淹田。

要是单纯建水电站就算了,但印度已经正式启动调水工程了,这个项目就是即将完工的的沙布尔坎迪大坝(Shahpurkandi dam project)。

该大坝在拉维河的上游,而拉维河是印属3条河流中的1条,年均径流量是 80 亿立方米。大坝的主体已经在2024年竣工了,预计今年年底彻底完工,一旦通水,就会将部分拉维河的水调往重灾区旁遮普邦,以及印控的查谟和克什米尔邦,所以它是印度“北水南调工程”的关键节点,印度官方称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能源自主”的战略工程。

你想人家巴基斯坦能同意吗?根据《印度河河水条约》,你是不能改变河水的自然流向的,你这么弄,到我家的水就少了,要知道小巴的人均可用水量,只有908立方米,已经属于重度缺水的国家了,现在的水都不够用,再被印度拿去那还能活吗?所以一直在抗议。

抗议有什么用,人家3哥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像印度媒体说的,该大坝“将有助于阻止未利用的拉维河水流入巴基斯坦”。

你看气不气人。

其实这个项目早在1995年就开工了,但拖了整整30年,原因很简单,就是克什米尔邦的人一直在闹,毕竟是人家的水。

为了不让克什米尔的穆斯林闹事,印度政府放了个大招,在2019年撤销了克什米尔的自治权,改为中央直辖,并软禁了当地政党的领袖。

直辖就算了,印度还往克什米尔移民印度教徒,它先是取消了外地人在克什米尔购买房屋和土地的限制,然后给购买者提供政府补贴,这就是想改变克什米尔的人口结构。

你想想当地的穆斯林能答应吗?所以这几年一直在闹,极端点的就端枪。这次恐袭事件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是小巴的人干的,毕竟当地人早就受不了了。

但印度不管那个,正好借题发挥,莫迪干的头一件事,就是暂停了《印度河河水条约》,根据路透社4月24日的报道,恐袭发生2天后,莫迪就要求有关部门扫清一切障碍,赶紧加快4个水电项目的建设。

出了事不抓恐怖分子,先搞水利,现在大家明白了吧。

这次双方能达成停战协议,是因为三哥还没把印度河的水往自家调,还有谈判的空间。但这无所谓,因为随着西北粮仓的情况越来越严峻,大规模调水是早晚的事,比如我看到印度还有2个调水项目,目前正在规划阶段。

它不调水怎么办,否则没粮食吃了。所以随着双方人口的不断增长,巴基斯坦和印度为了争水,早晚还会打一场赌上国运的大规模战争。

聊到这,我这就不得不感叹青藏高原的重要性了,亚洲一共8条主要河流,其中6条的源头是青藏高原,分别是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只有大毛的叶尼塞河和鄂毕河不是。

所以很多外国学者称中国为“亚洲的水霸主”,因为我们掐着很多国家的水资源命脉,

就比如雅鲁藏布江,别看三哥想截小巴的水,它这几年也被东大吓得不轻,生怕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墨脱水电站修成之后,咱们会像它霍霍小巴一样,霍霍它自己。

所以我一直认为,中华民族能屹立至今并能屡次复兴,青藏高原是最重要的地理保障之一。

另外,大家也别老看那些军事分析,那都是面上的东西,没啥意思,主要是我也不懂,蹭不上流量,反正军事动作的背后往往都是经济。

来源:两抖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