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怪事,何其多!为什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18:25 1

摘要:2024年9月,京北张女士的父亲去世,由于母亲和爷爷已去世多年,她与奶奶相依为命。强忍悲痛、办完后事、整理遗物时,她突然想起父亲生前曾提及在银行有一笔10万元的存款。为了取出这笔存款,为了证明“我爸是我爸”,她跑了好多趟,耗时一个多月,结果都不能如愿以偿。最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对此,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

但我们心理没准备的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下这个社会,咄咄怪事,竟会如此之多!自从重新回到“红袖添香”写文以来,时评,只能玩多合一了!

谁能告诉我,这一切,究竟是因为什么?

1. 她将奶奶告上法庭,只为证明“我爸是我爸”。

2024年9月,京北张女士的父亲去世,由于母亲和爷爷已去世多年,她与奶奶相依为命。强忍悲痛、办完后事、整理遗物时,她突然想起父亲生前曾提及在银行有一笔10万元的存款。为了取出这笔存款,为了证明“我爸是我爸”,她跑了好多趟,耗时一个多月,结果都不能如愿以偿。最终,只好通过起诉自己相依为命的奶奶,请求法院以出具调解书的方式,方才获得父亲的这笔遗产。

“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这段话出自2018年的新年贺词。如今,8年的时间过去了,可多少人还日夜奔波在努力证明“我是我”“我爸是我爸”“我妈是我妈”“我们是夫妻”等等之类个人身份、人际关系、户籍关系的路上!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2024年新年贺词里的一句话。可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位孤苦伶仃的张女士,为了继承合法遗产,却不得不将相依为命的奶奶告上法庭!

我很好奇:张女士起诉奶奶的理由、诉求,究竟写的啥啊?

“要心中有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这是高层在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的。“急难愁盼”一度成为年度流行语。可是,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依然还是“急难愁盼”的问题。

以前见过有儿女把耄耋老人抬进银行的,有人还要一次次证明户口簿是真实的,有人为“证明我还活着”,要盖几个公章的;有人为了改名需要回原籍开“曾用名证明”,尽管户口本上已经清晰标注了曾用名;还有人被要求开“健在证明”,以证明自己还活着;更有甚者,为了注销亡父的手机号,被要求证明父子关系,尽管户口本上亲属关系一目了然;

真不明白:为证明个人身份,一张身份证就能解决问题,为证明家庭成员关系,一本户口本就能解决问题的事情,为什么有些单位、有些人,偏偏就那么爱折腾,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示你的岗位重要吗?为了显示你大权在握吗?为了捞取各种外快、吃拿卡要吗?

不是说要构建多部门共享共通的政务信息化平台吗?不是说要“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吗?不是说一次跑腿、一次办结,制定有“用章清单”吗?

今天是5月14日,从2025年5月10日起,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婚姻登记实现了全国通办,只需提供身份证即可!像结婚这样的终身大事,凭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办理,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事情比结婚这人生大事更重要的了!

人在征途,很辛苦;人在证途,很无奈!







2. 千万别让青岛大妈转身撞人案,成为“彭宇案第二”!

5月8日早高峰,刘某拎着菜篮子在人行道打电话,毫无征兆的180度大转身,后边埋头赶路的王某刹车不及,直接撞飞了她。诊断书上的"右股骨胫骨折"让大妈躺进了医院,18.8万的索赔单吓得小伙子连夜找律师。

结果,法院调出监控,认定刘大妈负主要责任,但又说“王先生没保持安全距离”,因此要赔偿7万 !

“安全距离”这个词似曾相识,非常耳熟,想了半天,是新冠疫情时代的产物。看来,疫情已经过去3年了,可有些人并没有真正免疫!不知道是哪部律文在什么时候规定的“行人得留安全空间”?于是有网友调侃,此后出门走个路,人人得带把尺子,量距离是否安全?

更让人恶心的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恋感又特强的当地中院,居然把这奇葩判决奉作圭臬,当作“普法典范”来宣传!遗憾的是,发文12小时后,质疑声浪淹没了评论区,法院连夜删文,关闭了评论功能!

这可真是:尴尬人难免尴尬事,葫芦僧判断门清案!

这让我们想起了彭宇案中那位王法官的原话:“不是你撞的,你干嘛去扶她?‌”

如今,整整20年过去了,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在我们这个有着尊老爱幼优良传统的文明社会,老人倒地扶不扶,上升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那句“都什么时候了,你就不要再用排除法了”的经典台词,让人笑里带泪,泪里含笑!

但这笑,不是欢笑,而是苦笑;这泪,不是激动,而是悲伤!往小处说,这是一个法官错判了一起案件;往大处说,是一个人毁了一种优良传统,一个人毁了整个社会风气!

好在,《法治日报》及时出手,没有让青岛大妈转身撞人案,再成为“彭宇案第二”!但身穿法袍、手握法槌的法官们,你可还记得你的责任、你的使命、你的初心?

3. 开着救护车去旅游?真猛!

2025年5月12日,护士节当天,一段视频在网络疯传:公路上有一辆挂着海南牌照的救护车,一边驾驶,一边鸣笛。公路上其他车辆以为该车要去救治病人,所以纷纷对其避让。

路是通往西藏墨脱的双进单出旅游公路,救护车是隶属琼地经纬航空医疗急救服务有限公司(民办营利性)的非急救医疗转运车,现由派驻事发地的该公司派出单位使用!

民办营利性公司,尚且如此嚣张,那要是公办非营利性质的公司,又该如何?非急救医疗转运车,就敢一路鸣笛,那么若是急救救护车、急救医疗转运车,这些人又该嚣张到何种程度?

连医疗救护车的警笛都有人如此钟情,如若这些人手中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还不该全世界人都死绝,只有他们三人活着?

看来,在这些人眼里,公权力、公权益,等等,真他妈是好东西!

这起事件的处理流程照旧:相关部门发声回应,调查后严肃处理当事人!俺只是奇怪:好多社会热点事件都是这样处理的,可那么多严肃的处理,为什么总是绝不了根呢?

敬阅读正在连载的长篇自传体小说《人生海海亦灿灿》!

来源:剑鸣的涛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