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疆大地绽放青春之光 | 昆都仑区篇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18:06 1

摘要:在包头市昆都仑区团结大街街道的街巷里,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笑容温暖的身影。我是吴虹薇,一名扎根基层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也是街道团务工作的“青春领路人”。自2022年加入西部计划以来,我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热忱凝聚青年力量,在基层团务工作中书写着新时代

在北疆大地

绽放

01

吴虹薇

在包头市昆都仑区团结大街街道的街巷里,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笑容温暖的身影。我是吴虹薇,一名扎根基层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也是街道团务工作的“青春领路人”。自2022年加入西部计划以来,我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热忱凝聚青年力量,在基层团务工作中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

作为街道团务工作的负责人,我深知“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核心。为了让辖区青年找到“归属感”,我牵头打造了“团结青年之家”阵地,针对不同青年群体需求,策划了“北疆青年说”“社区公益市集”等特色活动。针对返乡大学生,“看到青年们在活动中收获成长,找到参与基层治理的切入点,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我常这样说。

2023年,我牵头组建的“团结青年志愿服务队”吸纳了80余名团员青年,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关爱孤寡老人、青少年暑期托管等开展志愿服务30余场,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这支队伍里,既有高校学生、企业职工,也有退休党员、社区居民,成为基层治理中一支充满活力的“青春生力军”。

以“舞”为媒,解锁青年工作新视角

2024年,昆区团委推出“青年夜校”项目,我第一时间报名了舞蹈课程。起初,选择舞蹈是想缓解工作压力,却未曾想到,这堂每周两小时的课程,竟成为我理解青年、反哺工作的“第二课堂”。

舞蹈教室里,有刚入职的社区工作者,有创业初期的青年店主,也有坚持追梦的全职妈妈。我们从基本功练起,压腿时的酸痛、记不住动作的窘迫、团队配合的磨合,让我想起组织青年活动时的点点滴滴——原来,青年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耐心引导、相互鼓励。记得在排练《蓝色的风》群舞时,为了呈现蒙古族舞蹈的豪迈与柔美,我们反复打磨每一个肩部的摆动、每一次马步的重心。历时两个月的排练中,有人因加班缺席,有人带伤坚持,大家始终咬牙坚持、相互打气。最终,在“青春正燃 Youth领航——昆都仑区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主题活动暨‘青年夜校’汇报演出”活动上,当灯光亮起,我们用整齐的舞姿赢得掌声时,我忽然懂得:舞蹈是肢体的语言,而团务工作则是心灵的沟通,两者都需要以真诚为底色,以坚持为纽带,才能让“青春之舞”更有力量。

夜校的课堂上,我不仅学会了用舞姿表达情感,更看到了青年多样化的需求:他们渴望提升自我,却受限于工作时间;他们向往社交,却苦于缺乏安全可靠的平台。这让我在设计团青活动时,更加注重“精准滴灌”——比如将志愿服务与兴趣小组结合,让青年在奉献中结识同好;把政策宣讲融入互动游戏,让理论学习更接地气。

以“志”为帆,扎根北疆

书写“青春答卷”

基层工作琐碎而繁杂,加班加点是常态,但我始终坚信:“青春的价值,在于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需要。”在疫情防控期间,我连续40天驻守社区,组织青年志愿者承担核酸检测、物资配送、政策宣传等任务,用行动诠释了“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青年担当;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我策划“北疆石榴籽·青春心向党”主题活动,带领各族青年学政策、包饺子、办画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基层绽放。

从初到基层的“00后”萌新,到居民口中的“贴心小吴”,我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者”的蜕变。最让我骄傲的,是辖区青年们常说的那句话:“有困难,找团团!”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新时代青年,能在北疆大地的基层一线挥洒汗水、贡献力量,是幸运,更是责任。我愿做一颗“螺丝钉”,用青春之光点亮更多人前行的路,让理想在实干担当中升华。这,正是新时代北疆青年的模样。

02

韩颖

在这不到三年的青春征程中,我收获满满,而最珍贵的,是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深刻领悟。投身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作,不仅是对他人的无私奉献,更是一次助力自我成长的宝贵契机。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更加坚韧、勇敢、耐心和乐观,也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些宝贵的收获,如同璀璨星辰,将永远照亮我未来的人生道路。

扎根基层践初心,勤学善思强本领

2022年8月,带着炽热的青春梦想,我毅然选择扎根家乡这片热土,开启了人生的崭新篇章。初入工作岗位,面对陌生的业务,我深知唯有学习提升才能行以致远。工作中,我主动参与单位集体学习,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与方针政策,打牢思想政治基础,坚定理想信念,铸牢政治忠诚,努力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在日常工作中,每当遇到不熟悉的业务,我都会主动向领导和同事虚心请教。在他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我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我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将学习融入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谋求发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精神。

躬身力行显担当,志愿服务绽芳华

志愿服务之旅,是一次青春的历练,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我以强烈的责任心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坚决服从工作安排,积极投身市、区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先后组织参与了60余场“热爱内蒙古 —— 我为北疆添光彩”生态文明类活动,通过植树造林、环保宣传等形式,为北疆生态建设贡献力量;参加80余次各类宣讲、联谊交友、关爱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将党的政策和温暖传递到群众心间。在工作岗位上,我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为志愿服务工作贡献力量。工作以来,我累计撰写公众号稿件200余篇,通过文字的力量,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果与意义,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每一次活动的参与,每一篇稿件的撰写,都是我践行志愿精神、贡献青春力量的生动体现。

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部分图片

制作各类活动相关公众号部分图片

精耕细作展风采,硕果盈枝映初心

在宣传与策划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创意与汗水书写青春答卷。工作期间,我主要负责公众号设计、活动策划宣传。在共青团昆都仑区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五四青年节活动、昆都仑区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全体会议等重大活动中,我精心设计海报、制作宣传推文,以视觉与文字的双重魅力,为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尤其在昆区“青年夜校”工作中,我深耕细作,累计发布相关公众号30余篇,总浏览量达2万余人次,单篇最高浏览量高达1736人次,让青年夜校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我精心制作的“点亮青春 夜校启航”—— 昆区“青年夜校”项目展演 PPT,在“文明实践我行动 建功昆区新时代”2024年昆都仑区第三届“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讲演的“鹿城楼宇 青年之家”示范阵地,荣获昆都仑区 2024年度新时代志愿服务“双十”示范阵地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对我工作能力的肯定,更是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参与昆都仑区青年联合会

第一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讲演“鹿城楼宇 青年之家”示范阵地项目

荣誉加身鼓干劲,砥砺奋进新征程

2024年10月,我荣获全国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优秀”等次。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过往努力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时刻提醒我,要始终坚守初心,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回首来时路,从一次次志愿服务活动,一项项民生服务,一场场政策宣讲中,“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变得具象化,而我也完成了从一名大学生向西部计划志愿者身份的转变。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把青春之热情、青春之锐气、青春之活力融入志愿服务事业中,肩负当代青春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精神。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在实践的磨砺中守初心、担使命,让成长的每一步都走得更稳健、更扎实,让基层成为青春的追梦方向,在一线书写美丽的圆梦篇章,让青春在昆都仑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03

鲁志宇

2023年8月,我积极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一伟大号召,怀揣着满腔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我踏上了这段扎根基层的非凡旅程。在工作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治理的千头万绪与民生服务的责任担当。从民生项目的点滴推进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从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攻坚一线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小切口书写基层大治理,从丰收节、元宵节的精彩纷呈到“困难帮扶”“一老一小”“爱国卫生”等民生实事项目的顺利运作,每一项工作都让我在磨砺中收获成长。

做“向下扎根”的学习者

初到基层,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复杂的工作,我感到既兴奋又忐忑。党建工作看似理论性强、较为宽泛,但实则与基层的发展、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为了做好党建工作,我从最基础的资料整理、党员信息统计入手,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方针政策,努力将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以便向党员和群众进行宣传。在组织党员活动时,我遇到了不少挑战。部分老党员年纪较大,行动不便;年轻党员工作繁忙,时间难以协调。为了让每一位党员都能参与到组织生活中来,我挨家挨户上门沟通,根据党员们的实际情况调整活动时间和形式。通过组织“送学上门”“青年干部读书班”“北疆网络云课堂”等,不仅增强了党员之间的凝聚力,还吸引了许多群众主动参与,让党的声音在基层广泛传播。

当“向上生长”的行动派

社会工作则更侧重于服务群众,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参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中,我深入嘎查村社区调研,了解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需求。在走访过程中,我认识了独居老人张爷爷。她的子女常年在外工作,老人生活孤单,身体也不好。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逢年过节定期去看望张爷爷,帮他打扫卫生、购买生活用品,陪他下棋聊天解闷。在我们志愿者团队的努力下,镇里还为张爷爷等独居老人建立了帮扶档案,组织志愿者定期开展关爱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志愿者的温暖。

用心用情会就青春答卷

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民生实事项目,成为连接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在丰收节上,我们搭建丰收塔,上面有金黄的稻谷、饱满的果实展示着丰收的喜悦,我们还为村民们搭建舞台,展示他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展现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在旁边搭建农夫集市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让其既丰收也致富;元宵节上,我们准备了秧歌舞、美食品鉴、猜灯谜、包汤圆等活动,让邻里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而“困难帮扶”“一老一小”“爱国卫生”等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地,更是温暖了群众的心。我们为困难家庭送去生活物资和慰问金,为老人提供上门义诊、助餐服务,为孩子们举办暑期公益课堂,让每一位群众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村民们幸福和满意的笑脸,让我明白了自己扎根基层的意义。

在基层的日子里,我亲眼看到了农民们生活巨大的改变,我深刻体会到,做好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一颗真诚服务群众的心。我为生活在这样富强的国家而感到骄傲。也为在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听到、看到他们的遭遇感到难过,想为他们多做一些事情。这些经历都会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养料,为我坚定自己的服务信念,在乡镇工作中继续深耕,以踏实的作风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动力。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