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释放积极信号后仅两天,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便宣布三项新规:全球禁用华为昇腾芯片、限制AI芯片用于中国AI模型训练、强化供应链审查机制。
5月11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释放积极信号后仅两天,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便宣布三项新规:全球禁用华为昇腾芯片、限制AI芯片用于中国AI模型训练、强化供应链审查机制。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1月13号,拜登政府在任期快结束时发布了“AI芯片扩散规则”,把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分成了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不同的AI芯片出口管控规定,目的就是更严格地控制AI芯片的传播。
对美国来说,像新加坡、以色列、沙特这些“友好”国家都在第二等级,最多只能购买相当于5万块英伟达的H100显卡,引发盟友普遍不满。
我们看到,美国政府的套路与其在关税战后期对华"区别对待"的策略如出一辙,搞全球封锁力不从心,那就集中力量对中国精准打压。
上个月,在关税战中,首先是对全球无差别打击,但遭遇反制后进行战术调整,改为"缓征中国之外国家关税"。此次,AI管制也一样,在遭受全球产业链的强烈反对后,迫使美国不得不收缩战线。
由此,美国对华科技遏制策略的演变与困境非常清晰的呈现出来,表面上废除AI扩散规则,实则通过技术管制构筑"数字铁幕",因为现实困境的无奈,不得不采取战略收缩,从"全面进攻"转向"重点打击"。
虽然,美国政府最近十年来遏制中国发展的方针一以贯之,但如果非要比较美国特朗普和拜登政府的区别,那就是特朗普特别关注华为。
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就集中打击华为,甚至还曾经扣押孟晚舟,而拜登政府转向系统性科技围堵,特朗普喜欢一己之力直来直去有话明说简单粗暴,拜登政府更喜欢道貌岸然绕来绕去搞复杂规则孤立中国。
当前,特朗普2.0新政精准指向中国AI产业核心,那就是华为昇腾系列芯片。
华为AI算力芯片昇腾910于2019年发布,采用台积电7nm工艺,后因华为被制裁,转向中芯国际代工,型号更名为昇腾910B,性能约为英伟达H100的40%-50%。华为昇腾910B热销的同时,昇腾910C已经量产,并有望于2025年5月正式交付。另外,华为昇腾910D重新设计了芯片架构,FP16算力对比前代提升2.3倍,总体性能有望超越英伟达H100,预计2026年量产。2025年华为昇腾910系列AI芯片出货目标为80万颗,但远无法满足市场200万颗的需求。
实事求是的说,美国政府管制政策的实际效力存疑,可能再一次失去了杀死华为芯片的时间窗口期。
在拜登政府针对人工智能采取措施的几年内,华为昇腾芯片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国内AI企业采购需求旺盛(当前产能尚难满足国内需求),美国禁令对华为现有业务影响有限。
历经8年制裁,华为早已形成完整国产供应链体系,管制反而加速中国AI芯片自主化进程。正如英伟达担忧的,过度限制或将让美国企业彻底失去中国市场,甚至在全球竞争中一败涂地。
对中国来说,面对美国政策的反复摇摆,就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始终不渝的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并行,既不盲目追求"全产业链自给",也要确保关键领域自主可控。
在人工智能领域,坚定的选择国内自主芯片,进行生态突围,通过昇腾芯片与国内AI企业的深度适配(如百度文心、科大讯飞星火等大模型),构建"技术-应用"闭环生态。
另外,依托"一带一路"深化技术标准合作,以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为纽带扩大技术朋友圈,最终让国AI产业自绝于全球产业链之外,如当年的通信CDMA标准一样自生自灭。
总之,美国技术霸权的"三板斧"(关税战、实体清单、芯片管制)已显现边际效益递减。其关税战未能阻止中国制造业升级,AI芯片管制也难以阻挡中国智能产业发展。全球产业链"去美国化"进程正在加速,当华为昇腾9芯片性能超越英伟达之时,技术管制的锁链将被市场力量彻底打破,美国也就真的成了世界高科技领域的孤家寡人。
来源:马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