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手下最能打的是谁?刘锦棠自认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19:09 1

摘要:刘锦棠,字毅斋,湖南湘乡人,和曾国藩是地道的老乡。他的父亲刘厚荣、叔叔刘松山随湘军王鑫镇压太平军。咸丰四年,刘厚荣在岳州被太平军击毙。刘锦棠在祖母抚养下长大成人,同治初年投入刘松山军,随刘松山攻打太平军,镇压捻军,“无役不从”。

相比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的楚军系统中出的人才不算多,能打的将领也屈指可数,如果以名气而言,刘锦棠应该是最能拿的出手的一个。

刘锦棠,字毅斋,湖南湘乡人,和曾国藩是地道的老乡。他的父亲刘厚荣、叔叔刘松山随湘军王鑫镇压太平军。咸丰四年,刘厚荣在岳州被太平军击毙。刘锦棠在祖母抚养下长大成人,同治初年投入刘松山军,随刘松山攻打太平军,镇压捻军,“无役不从”

同治八年初,刘锦棠以军功授道员加布政使衔,赏给法福凌阿巴图鲁名号。是年,左宗棠率军入甘,镇压回民起义。刘松山所率领的老湘军负责进攻金积堡的马化龙部。同治九年正月,刘松山在金积堡附近被击毙。

在左宗棠的推荐下,刘锦棠接统刘松山所部。刘锦棠为报叔仇猛攻金积堡,马化龙父子投降,于次年正月被凌迟处死。刘锦棠因此被授予云骑尉世职,赏穿黄马褂。六月,他请假护送刘松山的棺柩回湖南安葬。

同治十一年六月,刘锦棠带着在湖南招募的一批湘勇再次来到甘肃。这时,左宗棠正准备向西宁地区的回民起义军发动进攻。在西宁地区,除马桂源兄弟领导的当地回民军外,还有辗转来到这里的白彦虎等人率领的数万陕西回民军,力量相当雄厚。

左宗棠特派刘锦棠担任主攻,刘锦棠率湘军马步18营进抵碾伯平戎驿,与回民军在大峡口到小峡口近90里的山谷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前后60余日、大小50余战。十月,清军进驻西宁,次年正月,攻占大通。

白彦虎败走经扁都口西走新疆,马桂源在循化兵败被俘,西宁战役结束。九月,刘锦棠奉命率湘军5营配合徐占彪、金顺等部攻下肃州城,十月,署甘肃西宁道。

光绪元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负责收复新疆。在此之前,金顺、张曜和额尔庆额已先后率部出关。但左宗棠认为,“自古关塞用兵,在精不在多”。他决定让刘锦棠总理营务,并赋予指挥前敌军事的大权。

当时,沙俄侵占伊犁,阿古柏据有南疆,投靠阿古柏匪帮的马人得、白彦虎之流盘踞在乌鲁木齐一带,只有哈密、巴里坤和塔尔巴哈台等地还在清军的控制之下。光绪二年三月,左宗棠与刘锦棠确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随后,刘锦棠所部向天山北路进发。

北路用兵的目标是收复乌鲁木齐,清军在这里的前沿阵地是乌鲁木齐都统金顺驻守的济木萨,而敌军的前沿据点则是乌鲁木齐附近的古牧地。

六月,刘锦棠到济木萨,发现距乌鲁木齐太远,不足以控制形势,给敌人造成威胁,即挥军进占离古牧地不远的阜康县城。他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情报,派部队在通古牧地的大道一带筑垒、凿井,虚张声势。二十一日他同金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军沿小路猛扑黄田,并攻克古牧地,全歼守敌。

刘锦棠在古牧地缴获敌人公文一件,发现乌鲁木齐精壮业已派尽,防务空虚,马上挥师疾进,于二十九日一举攻克乌鲁木齐。守敌白彦虎、马人得率部仓皇逃窜,盘踞在昌吉、呼图壁和玛纳斯北城之敌,见大势已去,也纷纷弃城逃往天山以南,只有玛纳斯南城还有部分敌军负隅顽抗。

就全局来说,乌鲁木齐战役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左宗棠接到刘锦棠的捷报,十分兴奋,称赞他“忠勇罕俦,机神敏速,有谋能断,履险如夷,实一时杰出之才”,清廷下诏授予他骑都尉世职。

光绪三年三月初一,刘锦棠率湘军20余营由乌鲁木齐出发,越天山南下,两日后到达距达坂不远的柴窝铺。当夜,清军衔枚疾进,乘敌不备包围了达坂城。

次日凌晨,刘锦棠策马巡视城壕,敌人子弹如雨,随从多人负伤,他的坐骑也被击毙。但他神态自若,“易马而前”,检查各营攻城部署。这时,城内维族人民冒死出城报告:“安夷(阿古柏匪帮)盼援不到,官军锁围日逼,群众突围而走。”

刘锦棠命令部队严密防范,加紧攻城。初七日攻克达坂,歼敌2000多名,生擒1000多名,爱伊达尔呼里(阿古柏的大总管)也被活捉。刘锦棠释放了大批俘虏。或问其故,他说:“俾归为我宣播朝威也,吾欲以不战胜之。”

三月十一日,刘锦棠率部直捣托克逊,另派罗长祜等往攻吐鲁番。吐鲁番守敌马人得率部投降,托克逊亦克复。白彦虎、海古拉率残部西窜,吐鲁番全境收复,南疆门户洞开。刘锦棠以功赏戴双眼花翎。

四月中旬,阿古柏被部下打死(一说服毒自杀),他的次子海古拉携阿古柏尸西窜,在中途被其胞兄伯克胡里杀死,据守吐鲁番的艾克木汗投奔沙俄。白彦虎困守库尔勒,惶惶不可终日,随时准备逃窜。

是时,清军进兵南路八城,已成摧枯拉朽之势。八月,刘锦棠率马步30余营抵曲惠后,自率一路从大道经喀喇沙尔直指库尔勒,并分兵取道乌什塔拉沿博斯腾湖往西,指向库尔勒的侧背。白彦虎闻风逃遁,并决开开都河水,使喀喇沙尔和库尔勒一带成为一片汪洋。

刘锦棠率领全军,在当地百姓指引下,于九月一日到达喀喇沙尔,三日进抵库尔勒,白彦虎一伙劫掠秋粮后西逃库车。清军粮草已尽,幸得城内百姓帮助,掘出窖藏粮食数十万斤,方得以继续西进,于十二日攻克库车。

但白彦虎和伯克胡里的主力已经西逃,刘锦棠挥师急进,于十八日赶到阿克苏,阿克苏人民“守城以待官军”。白彦虎西逃乌什,伯克胡里南逃叶尔羌。清军继续追击,收复乌什。清廷以南路东四城全部克复,命刘锦棠以三品京卿候补。

刘锦棠的胜利进军使阿古柏匪帮土崩瓦解。十月初,和田伯克尼牙孜反正,伯克胡里攻和田,打败了尼牙孜。但原先叛降阿古柏的清军将领何步云又在喀什噶尔反正,伯克胡里手忙脚乱,回攻喀什噶尔。

何步云向刘锦棠告急,刘锦棠决定兵分两路向喀什噶尔急进,并自率部分兵力从巴楚进取叶尔羌和英吉沙尔,以为策应。不久清军攻克喀什噶尔,白彦虎、伯克胡里率残部逃入俄境。

刘锦棠乘胜连克叶尔羌、英吉沙尔、和阗。至此,除伊犁地区外,新疆全境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捷报传到北京,清廷以刘锦棠“智勇深沉,出奇制胜,用能功宣绝域”,于光绪四年二月下诏,著由骑都尉世职晋为二等男,遇有三品京堂缺出,开列在前。四月,补太常寺卿。七月,转通政使司通政使。

从光绪四年八月到五年七月,逃入俄境的残敌多次窜犯,仅在天山南路,大规模的窜犯即达四次。刘锦棠在当地群众支持下,均给予迎头痛击。

光绪六年正月,清政府以崇厚上年在俄国签订的《里瓦几亚条约》,丧权辱国,决定改派曾纪泽为钦差大臣,赴俄重开谈判,中俄关系日趋紧张。为应付危局,清廷命令刘锦棠帮办新疆军务,协助左宗棠在新疆备战。

七月,左宗棠奉诏进京,清廷任命刘锦棠为署理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自光绪三年起,左宗棠就一再吁请在新疆改变军府制度,建立行省。

光绪八年初收回伊犁后,刘锦棠于七月间提出具体的建省方案:省会设于乌鲁木齐,设巡抚一员,受陕甘总督节制;伊犁仍设将军,但不再总统全疆事务,仅管伊塔边防。光绪十年九月底,清廷批准了这个方案,十月初,正式任命刘锦棠为甘肃新疆巡抚,仍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宜。

刘锦棠出身行伍,作战勇猛顽强,沉着机智,但在政治上却缺乏雄才大略。他担任巡抚期间,虽然在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改革军事和田赋制度、修治驿道和城池等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都是执行左宗棠建设新疆规划的某些方面,无所创新。

光绪十三年,清廷允准刘锦棠回湖南省亲。十五年二月,刘锦棠离开新疆,八月回到湖南湘乡。同年,加太子少保衔。十六年晋太子太保,二十年晋一等男。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廷记起这位猛将,电召晋京。刘锦棠正欲动身,却不幸病倒,很快就去世了。刘锦棠死后,清廷下谕褒奖,并“著照巡抚例赐恤,准其于立功省份建立专祠”,于国史馆立传,赐谥号为“襄勤”。次年,清廷又以刘锦棠功在桑梓,命于湖南省城及刘锦棠原籍湘乡县各建专祠,地方官每于春秋致祭。

来源:左都御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