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的B-1B战略轰炸机,诞生于冷战时期,是一款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的变后掠翼远程轰炸机,代号“枪骑兵”,直至今日,它依然是美军空中战略威慑体系中的核心力量之一。
美国的B-1B战略轰炸机,诞生于冷战时期,是一款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的变后掠翼远程轰炸机,代号“枪骑兵”,直至今日,它依然是美军空中战略威慑体系中的核心力量之一。
这款轰炸机由北美航空(后来被波音公司兼并)负责研制。1974年,B-1B“枪骑兵”迎来了首次飞行,经过多年的测试与完善,于1986年正式列装服役。它的诞生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其主要目的在于替代当时服役已久的B-52轰炸机,并在隐身轰炸机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填补美军战略轰炸力量的空白。
在设计上,B-1B“枪骑兵”着重强调低空高速突防能力。它创新性地采用了可变后掠翼技术,凭借这一技术优势,该轰炸机能够在距离地面仅61米的超低空高度,以965公里 / 小时的高速飞行,有效规避敌方防空系统的探测与拦截。
截至2025年,美军现役的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数量约为60架,这些轰炸机主要部署在诸如亚太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时刻执行着美军赋予的战略威慑任务。
B-1B轰炸机拥有令人瞩目的机体规格。其机长44.5米,机高10.4米,空重约87吨,最大起飞重量高达216.4吨。机翼后掠角可灵活调节,当后掠角为15°时,机翼全展开,翼展达41.8米;后掠角至67.5°时,机翼全后掠,翼展缩至24.0米,机翼面积为181.2平方米。
在设计工艺上,B-1B轰炸机亮点颇多。机身采用先进的翼身融合体技术与雷达波折射设计,极大地降低了雷达反射面积,仅为B-52轰炸机的1/100 。动力配置上,它配备4台F101-GE-102涡扇发动机,每台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可达13,961千克,即便不进行空中加油,航程也能达到1.2万公里。这得益于其强大的燃油承载能力,内部油箱可装载88,450千克燃料,还能额外挂载3个副油箱。若无空中加油,航程约12,000公里,空中加油后理论上可实现全球抵达。
在载弹能力方面,B-1B轰炸机堪称卓越。内置弹舱载弹量为34吨,可挂载24枚巡航导弹或者84枚Mk82炸弹;外挂载弹量27吨,总载弹量达到惊人的61吨。武器适配性广泛,能搭载AGM-158隐身巡航导弹(JASSM-ER)、集束炸弹(CBU)、JDAM精确制导炸弹等多种弹药。此外,其弹舱功能多样,可根据不同任务需求,改装为电子战平台或用来搭载副油箱,充分展现出多任务适应能力。
不仅如此,B-1B轰炸机的航电与防御系统同样性能卓越:其装备有AN/APQ-164雷达,这一雷达系统十分功能强大,具备地形跟踪、合成孔径成像以及精确导航等重要功能。通过地形跟踪,能使轰炸机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低空飞行并有效规避威胁;合成孔径成像可提供高分辨率的地面图像,辅助目标识别;精确导航功能则确保轰炸机在飞行过程中准确抵达预定地点。
而在电子战对抗方面,AN/ALQ-161电子对抗系统能够对敌方雷达进行有效干扰,破坏敌方对B-1B轰炸机的探测与锁定。同时,配合拖曳式诱饵(AN/ALE-50)和红外干扰弹,进一步提升了轰炸机在面对敌方防空火力时的生存几率。拖曳式诱饵可模拟轰炸机的雷达信号,误导敌方防空导弹的攻击方向;红外干扰弹则能干扰敌方红外制导武器,为轰炸机提供全方位的防御保护。
自上世纪80年代正式服役,B-1B轰炸机便成为美军军事行动中的关键力量,深度参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及阿富汗战争,凭借强大的空中战略打击与火力覆盖能力,为美军在这些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年4月,美军将B-1B轰炸机部署于日本第一岛链,此举明显意在对中国进行威慑。不仅如此,B-1B轰炸机还频繁现身于美韩联合军事演习,深度介入朝鲜半岛事务,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当前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一种体现。
B-1B轰炸机凭借卓越的大载弹量、超远飞行航程以及灵活的模块化能力,于“网络中心战”模式下依旧彰显出重要价值。然而,其隐身性能的缺失,使其在现代化防空体系的严密防御面前,突防难度增大,面临较高风险。因此,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B-1B 轰炸机或会逐渐被B-21 轰炸机所替代…
来源:80後佬莮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