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甄嬛传》里,有趣的一段,皇上上早朝之前,华妃娘娘在房里帮他更衣的一场暧昧戏份。
《甄嬛传》里,有趣的一段,皇上上早朝之前,华妃娘娘在房里帮他更衣的一场暧昧戏份。
在拍这场戏时,导演郑晓龙总觉得两人的戏不够暧昧,不理想,因此,他们拍了好几遍。
最后一遍时,当陈建斌说完“难得你如此体贴,朕就安心了”时,他突然加了个烘托氛围的小动作,很自然地抬手拍了一下蒋欣后腰到屁股那里的位置。
蒋欣当时愣了一下,因为剧本中并没有这个动作,她连忙后退几步,害羞得满脸通红。
在监视器前的郑晓龙看到,心中一喜,情节立马就演活了,引发了生理共鸣。
他没有喊“咔”,觉得陈建斌加的这个小动作很有意思,演员在角色情感驱动下的这个自然反应,让整场戏马上便生动起来了。
刚好,蒋欣退后害羞的小表情,也为戏增色不少。
这场戏播出,引起过争议。
访谈中,蒋欣解释:这是对的,皇上就是这样的,感觉像拍屁股,其实不是啊,就拍到后腰底下,大家不要误会,都是为了戏的效果。
这段演得多好啊,我看的时候,觉得好真,就是一对腻歪的夫妻。
影视剧中,为了营造夫妻之间自然真实的暧昧感,演员拍戏都需要通过细腻的即兴小动作设计来实现,让戏看起来更真实和生动。
很多都不是死板地按照剧本上来演,通过演员自身的感受,导演也允许情感的自由碰撞,摄影师用镜头捕捉最本能的反应瞬间。
网友常常会讨论并抓住某个情节的细微点,说演员加戏之类的。
在影视创作中,演员加戏是一把双刃剑,有可能产生价值,也有可能是风险。
有些人为凸显自我而突兀地加戏,这就没必要了,如此的效果,不但显示不出自己的实力,还被贴上了“戏霸”的标签。
当演员深入角色后,即兴的微表情和小动作,往往能突破剧本文字的局限,赋予角色血肉。
这样自然而然的添加,就像蒋欣所说“是对的”。
我们看过很多影视剧的经典桥段,通常都是来自演员的临场发挥,最终成为点睛之笔。
那些“错误”的即兴瞬间,反而成为最精确的角色注解。
即兴发挥的效果,具体如何定义,还要看导演的敏锐判断与创作的包容性。
来源:秀语千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