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飞傲推出了自家首款圈铁静结构耳机FX15,凭借着精致通透的声底以及一圈一铁四静电的堆料,在当时获得了不小的关注。它4999元的售价虽然打破了飞傲彼时的定价天花板,但如果用以声论价的角度来审视,依旧是一款高声价比的产品,甚至它的声音放在今天仍然算得上
2023年,飞傲推出了自家首款圈铁静结构耳机FX15,凭借着精致通透的声底以及一圈一铁四静电的堆料,在当时获得了不小的关注。它4999元的售价虽然打破了飞傲彼时的定价天花板,但如果用以声论价的角度来审视,依旧是一款高声价比的产品,甚至它的声音放在今天仍然算得上出色。
不过,再优秀的产品也需要更新迭代以维持产品线活力,但说来奇怪,作为一个以研发能力与推出新品速度为著称的企业,飞傲却迟迟没有更新静电混合系列的新品,甚至在它们推出新品最频繁的时候也没有太多消息流出,这就让FX系列长期只有一款FX15独挑大梁。而就在最近,在FX15推出近两年之后,它的迭代产品FX17,终于带着更猛的堆料以及飞傲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姗姗来迟,而定价9999的售价也再一次刷新了飞傲耳机产品的定价上限,声音也在FX15的基础上再做突破,成为了飞傲目前当之无愧的真旗舰。
尽管与FX15算是迭代关系,但两款产品在外观上却看不出有什么关联,甚至应该说毫无关系。FX17的外观线条非常简洁,面盖仅有一道弧线隆起起到了装饰作用,突出了科技感,同时也与FX15采用银杏叶花纹所达成的小清新风格产生了非常鲜明的设计差异。至于腔体也和FX15使用的3D打印树脂不同,采用了纯钛材质,其体积硕大,但轮廓针对耳廓贴合度做了针对性设计,再加上使用钛金属对于减重也有正向影响,因此佩戴体验还算良好。平心而论,单论设计语言,我肯定还是更喜欢FX15较为小清新的设计风格,但考虑到纯钛的加工难度,以及在吸声、隔声方面的属性优势,FX17这样设计、取舍也在理解、接受的范围内,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声音。
飞傲在配件方面一向慷慨大方,FX17作为旗舰自然不能落于人后。除去22对不同种类、不同尺寸的耳套,以及线夹、毛刷、耳机盒等实用常规配件之外,FX17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条采用了金银铜三种材质混编的耳机线,以及相对应的可换插头了。其中,金银铜“大三元”线材在耳机圈虽然不常见,但也称不上罕见,可换插头如今也已经是旗舰级产品的标配,但当这两种情况碰撞到一起,并且还是一条耳机的原配线材,且这款耳机的售价也未超过万元,那意义就截然不同了,飞傲为FX17打造的这条配线确实是升级线水准,称得上诚意满满。不仅如此,线材可换配件中还有一个Type-C数字音频插头,这是否暗示着FX17对于推力的需求不高?
在耳机易推化已成趋势的今天,我会对FX17是否易推产生疑问,主要是它的配置有些“异于大众”。其采用了一动圈、四动铁、八静电的豪华配置,其中八枚来自声扬的EST静电单元就是我发出“是否易推”疑问的来源。在多数朋友的理解中,静电单元的驱动要求要高于动圈和动铁,而声扬EST静电单元阻抗颇高且灵敏度偏低的种类,更何况飞傲使用了八枚,会让人在意易推性也属情理之中。不过仔细了解飞傲的处理方式后,我就理解了FX17是如何实现易推性的:飞傲在内部设计了一个匹配信号变压器,使静电单元与其连接,而不是与放大器直连,如此就实现了声压级层面的匹配。
除去堆料和易驱性上的优化,FX17在静电单元上所做的努力,更多还是在声音频段的调整。相比市面大多数圈铁静产品选择在10k以上才让静电单元介入工作的方式不同,FX17在6k以上的频段均由静电单元负责(也正因为静电单元需要负责如此宽的频段,飞傲才使用了8枚静电单元堆料),至于好处显而易见,那就是能充分发挥出静电单元那种平顺富有磁性的音色,使泛音细节和高频延伸更加细腻充足,这相比传统处理手法,多数只是让静电单元做个“添头”,增加些细节的方式有本质不同,可谓将静电单元的特性真正发挥了出来。如此再加上PCBA固定支架提供声学稳定性,四枚娄式定制中频单元所具备的绵密醇厚以及锂镁合金振膜动圈配合S.Turbo声学结构、谐振后腔等种种技术,FX17就实现了文章标题的“集大成”。
技术上的“集大成”,自然也就带来了声音上的“再突破”。与飞傲之前的多数产品相比,FX17的通透感以及整体细节表现力都有比较明显的进步,特别是高频,不仅凝聚、顺滑还不失晶莹剔透,无论是细节揭示力还是对于高频音色的还原,都有出色的表现力,泛音的兴起和弥散的过程,相比飞傲之前的产品也更容易分辨,而论及空气感,也要比FX15做的更突出,华丽感更强。不过客观来讲,FX17的高频虽然细腻通透,但是与我们刻板印象中丝丝入扣的静电味还是有些区别的。FX17在呈现歌曲或者器乐中那些细碎的高频细节时,并不会像市面上的许多圈铁静产品一样,通过将音色做的冷冽,把细节做的突兀又繁密的方式来突出解析感。FX17更多是以丝绸般得顺滑展现乐曲在高频频段应当具备的华丽,而非以散乱、突兀的刺激夺人耳目。这样处理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将女声的精致与高频乐器的空灵澄澈以照顾整体的方式呈现,同时丰富的信息量也不会喧宾夺主,抢夺主旋律的存在感,如此再加上八枚静电单元堆料所得出来的高密度,真实感也就得到了诠释。
看到FX17使用了8枚静电单元负责高频,肯定有朋友想当然的认为FX17会侧重中高频,低频的质量会相对黯淡一些。其实不然,它的低频存在感丝毫不逊于高频,甚至单论表现力还犹有胜之。至于原因,其实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FX17使用的锂镁合金振膜动圈单元,以及S.Turbo声学结构、谐振后腔等技术都是为了增强低频表现而存在。而使用8枚静电单元负责6k以上频段,则是为了低频表现优秀的同时,避免遮掩效应具备同样优秀的高频表现,由此可见飞傲对于“真旗舰”的要求,就是利用技术突破障碍,实现各自优秀的表现力。
聊聊具体表现。FX17的低频堪称浑厚,量感较多,同时注重下潜深度和回弹速度,同时对于各种低频乐器的纹理也有不错的解释力,能够完整的描述出低频乐器在下盘空间的行进过程,因此带给人的听感就是迅捷有力,质感优秀。这样的低频表现不仅能在聆听流行歌曲时给予不错的氛围感支撑,在室内乐、弦乐四重奏以及编制不算太大的古典曲目中,也能够给予必要的气氛加持。更为可贵的是,它对于混响的处理也是比较恰当的,因此能够展现出古典乐曲所追求的堂音,将低频层次感很好的表现,整体听感的丰富程度也就得到了加强。如此再加上相对平直,较为中性的中频人声表现,FX17的杂食度就有了保证,不过以我个人的口味来讲,我还是更喜欢使用FX17听欧美、港台系男声,此时它丰厚的低频表现能够很好烘托歌曲中的氛围感,并且将这些歌曲中常见的吉他、架子鼓等低频乐器的音色质感很好的展现,节奏感、感染力都算得上优秀。至于器乐,我推荐爵士乐、钢琴Solo以及室内弦乐三重、四重奏还有英式歌剧,原因是FX17那种中频较平直,突出两端质感的表现方式,对于这些注重节奏感和韵味的歌曲有着相当不错的表现力。
至于搭配,FX17附赠的那个Type-C数字音频插头,确实能提供很高的下限,将FX17的声场推开,表现出结实稳重的框架,同时动态也不会显得疲软无力。但它毕竟是一款售价接近万元的旗舰耳机,还是要探究一下潜力。以我个人的口味来讲,它更适合搭配强调质感,声音较为中性的播放器,比如飞傲去年发布的M23,就与FX17的相性不错。它那种硬素质优秀,同时整体声音框架均衡的特点很适合与FX17搭配,而其厚实醇厚的中频密度,可以将FX17的流行表现再往上提升一个层次,使得流行听感再做突破。
FX17身上最大的几个特点,其实就是我的标题中提到的集大成,再突破还有真旗舰。其中,飞傲这几年总结积淀下来的诸多技术,汇合成了这款产品的深厚底蕴。而敢于堆料的态度,则促成了量变到质变,使FX17突破了以往产品的上限,成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旗舰耳机,也就是所谓的真旗舰。总之,屏幕前的朋友如果想要挑选一款万元附近,注重整体均衡度表现的圈铁静旗舰耳机,那么这款FX17我想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来源:汽车驾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