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文平说教育:一线教师,专栏作家,从事高中教育20余年,研究高考志愿填报15余年,教育类文章撰写10余年,撰写多个热门专栏,全网阅读量过亿。
张文平说教育:一线教师,专栏作家,从事高中教育20余年,研究高考志愿填报15余年,教育类文章撰写10余年,撰写多个热门专栏,全网阅读量过亿。
初心:普及教育理念,讲清报考逻辑,佐证成长思维。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理念,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帮助家庭明明白白报考,助推每位学生奔赴锦绣前程。
我写的985文科系列受众太小,阅读量比较低。能考上985文科专业的学生数量本来就少,家长数量自然少,这也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不过,我写文章向来不太关注阅读量,只关注文章价值。
我们今天继续分析985高校的文科试验班,今天解决的问题是,啥叫文科试验班?具体包含什么专业?如何分流?有什么坑?
我们先上图,此图为985高校文科试验班,2024年在山东省招生具体情况。
说明,作图时忽略,不小心把北京交通大学纳入,北京交通大学不是985高校,只是211高校,不过不影响大局,因为北京交通大学学校档次也很高,其录取数据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实事求是讲,如果是具体到专业的试验班,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学试验班,就是法学专业,没有啥花花绕。
而没有具体专业的文科试验班其实就是大类招生,而大类招生是有坑的,具体看参考这篇文章。
零基础,精通高考志愿填报:大类招生是天坑,不要跳
不过,对于文科学霸而言没办法,因为各个985大学通过试验班来招生,已经形成了模式,不可规避。
我们来具体解决问题。
比如北京大学文科试验班(文科基础类专业),北大文科在山东招生就是这一个类别,没有其他专业,就是文科学霸只要分数够了,只要你想报北大,没有其他选择。
北大的文科试验班有两个,分别是文科试验班类(文科基础类专业)和文科试验班类(元培)。其中元培班一般在北京区域招生,其他省份大部分都是以文科基础类专业招生。
说实话,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我们来看对比。
文科试验班类(文科基础类专业)涵盖中国语言文学类等文科专业,具体专业有:
中国语言文学类:如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等,侧重文学研究与文化传承;
历史学类:包括中国史、世界史等,培养历史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人才;
哲学类:涵盖哲学、宗教学等,聚焦理论思辨与思想探索;
社会学类:涉及社会学、社会工作,研究社会结构与公共事务;
法学:系统学习法律理论与实务,培养法律专业人才;
经济学: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侧重经济理论与实践分析;
新闻传播学类:涵盖新闻学、广告学等,培养传媒与文化传播人才。
文科试验班(元培班):报考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等广泛专业。
专业类别更广,还有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这仅仅是明面上的,按照理解,元培班属于尖子生系列,有更大的隐形资源,只在北京招生的话,不说了,地缘优势不是只说说,帝都的考生都自带福利。
大家注意,以上内容是基于目前信息,具体专业方向可能因年度培养方案调整而变化,举例子,部分年份可能增设交叉学科方向,比如政治经济与哲学。
为什么大类招生?官方说法是大一是通识教育,夯实学生基础,大二开始分专业教育。
阴暗点的说法是,985高校为了争夺优秀生源,提高录取分数,比如直接以哲学专业招生,分数线会大降,而以文科试验班名义招生,学生没得选,分数线自然水涨船高。
具体分流时间是大一末,大二开始就分到各个专业学习了。那么分流的标准是什么呢?注意,我们仅仅是以北大为例子,其他学校分流标准有具体差别,但是大体内容是一致的。
分流标准综合考量以下因素:
学生志愿:尊重学生专业选择意向,以第一至第六志愿顺序为基础。
学业表现:参考大一期间的课程成绩(尤其是人文社科基础课程),部分热门专业可能对 GPA 有较高要求。
综合评估:部分专业可能通过面试、学术论文或实践表现等方式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适配性;
资源调配:为避免过度集中于某一专业,学校会根据各专业容量进行适度调剂(如单个专业人数上限 55 人、下限 10 人)。
也就是说,这是一条必卷之路,如果不考虑孩子爱好,只看热门专业的话,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经济学、法学、汉语言等热门专业,像哲学专业,大部分考生会规避。
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当然就需要考核,需要绩点,需要成绩,需要从大一开始就卷。
而卷不仅仅是看学生是否勤奋,是否努力,还要看对手是否勤奋,是否努力,是否天资更加聪颖,总而言之吧,不容易。
当然,能考进985高校的学霸,都是一路卷上来的,卷呗,谁怕谁呢?
我们再总结一下,985高校的文科试验班其实也不一样,我们分类别说一下。
单一类:比如上海交大的法学试验班,同济大学的经济学试验班,复旦大学的社会学试验班,这种就属于单一试验班,就是所见即所学。
没有坑,建议各位考生,在适合自己分数情况下,优先选择单一性试验班。
小混合类:比如四川大学的文科试验班(中文与新闻传播类),就是两个专业的小混合。这种专业性价比也挺高,只要两个专业都是考生想学的,报考没问题。
大混合类:就是北京大学的文科试验班(文科基础类专业),就是大混合的代表了。
大混合类不是不能报,比如到了北大的分数能不报吗?
但是在相同类别情况下,就是学校档次差不多,策略就要改变,具体为不要报大混合类,优选单一类,再选小混合类。
道理也很简单,就是规避风险,不要寄希望去卷,能和你考上同一所学校的,都是学霸,都不怂,学习能力都很强,卷起来很痛苦的。
不写长文,今天内容就这些了。
来源:张文平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