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畔“种”希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21:20 1

摘要:来到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大同镇花棚社区,记者的目光立刻被挂满枝头的蓝莓所吸引——宛如蓝宝石一般饱满圆润的果实,与春日里和煦的阳光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金沙江畔独特的春景。

春在千门万户中,春在金沙江畔边。

来到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大同镇花棚社区,记者的目光立刻被挂满枝头的蓝莓所吸引——宛如蓝宝石一般饱满圆润的果实,与春日里和煦的阳光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金沙江畔独特的春景。

“从现在到四月底都是蓝莓的采摘期。”看着眼前结满果实的灌木,蓝莓种植户滕传权脸上满是笑容。

大同镇是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镇,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引导移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金沙江畔充足的阳光和干热的气候,为蓝莓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为做好移民后扶工作,三峡集团大力支持大同镇发展蓝莓种植。

▲刚刚采摘下来的蓝莓正在冷库里“整装待发”

凭借果大肉脆、上市早、产量产值高等优势,近年来大同镇蓝莓逐步在市场上打响了名气,越来越多的移民因为蓝莓产业增收就业,滕传权也是其中的一员。

蓝莓种植前期投入大,想要保证收益既要规模又要品质,起初滕传权心里也没底,“三峡种子基金”的到来给了他信心。2022年,宁南县获捐的“三峡种子基金”在大同镇开始实施,滕传权了解相关政策后,成为首批借用基金的农户之一。几年下来,和滕传权同批借用基金的蓝莓种植户年收入都实现了增长。

“三峡种子基金”是2012年三峡集团与四川省宜宾市合作创立并推行的项目,以“落实到村、帮扶到户、集体所有、民主管理、有偿借用、滚动开发”的模式运作,旨在帮助金沙江下游水电移民和群众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和服务项目,实现增产增收。

“三峡种子基金”在向家坝水电站库区实施十余年来,累计为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叙州区等地提供发展资金超过2000万元,帮扶一大批水电移民和困难群众致富增收,培育了包括鸵鸟养殖、茵红李种植在内的特色产业,助力向家坝库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当地群众正在蓝莓大棚里采摘

随着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结出一颗又一颗“致富果”,三峡集团自2022年起将“三峡种子基金”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库区,拓宽移民致富之路,为移民后扶产业注入新活力。

“截至2024年,宁南县‘三峡种子基金’已在白鹤滩镇六城村、新华村和大同镇干海子社区、花棚社区成功运行,受益群众达35户135人。”三峡集团移民办白鹤滩项目部主任郭建忠介绍,“借款户兴办水果种植、养殖场、农产品加工作坊等,为周边农户提供种植、养殖、加工等岗位100余个,人均增收2300多元,培育出了一批产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

不止有丰收的喜悦。春日里,金沙江畔接连上演着一幅幅人勤春忙的好光景。

今年春耕时节,家住向家坝水电站库区四川省宜宾市蕨溪镇红光村的丁良忠格外忙碌。“这两块地就是我种茉莉花的土地。”丁良忠指着眼前三十几亩农田对记者说。

顺着丁良忠所指的方向看去,两辆旋耕机正在地里运作,休整了一个冬天的土地变得松软,等待着孕育新一年的希望。

▲丁良忠的茉莉花地,旋耕机正在运作

茉莉花是红光村的“明星”产业。从2014年开始起红光村就开始探索茉莉花种植,经过十余年发展,村里茉莉花种植规模从当初的不到10亩增长到今年的1000余亩。

“‘三峡种子基金’给红光村发展茉莉花种植帮了大忙!”宜宾市叙州区种子基金协会会长侯良军感叹道,“茉莉花种植初期投入大,许多农户就是靠‘三峡种子基金’解决了前期投入的困难。”

红光村党支部书记李德池告诉记者,和传统作物相比,茉莉花每亩平均收入更具优势,红光村引进了茉莉花加工企业,企业在村里建厂就近收购、加工茉莉花,又给村里增加了就业机会。

近几年红光村的茉莉花种植户几乎都在首年实现回本,从次年开始便实现盈利。

“近几年茶饮业发展迅速,我们村的茉莉花具有就近加工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口味,深受企业追捧。红光村的茉莉花种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过市场调研,李德池对红光村进一步发展相关产业充满信心,“我们会用好‘三峡种子基金’,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帮助更多群众致富增收。”

发展“一村一品”是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在宜宾市锦屏镇五一村,“三峡种子基金”已融入“一村一品”发展。

▲五一村的群众正在为枇杷树剪枝

“‘三峡种子基金’帮助我们引进优质作物的种子、扩大种植规模,极大地带动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五一村党支部书记邵东红赞不绝口。

一年之计在于春。记者在五一村出口蔬菜特色产业种植基地看到,村民们正抓紧春耕的好时机,在菜地里除草、培土育肥。

见到记者,在菜地里忙碌的几位大姐热情地打招呼。说到村里有了龙头产业,几位大姐的脸上满溢着笑容:“我们就住在附近,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好得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作出部署要求。伴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以“三峡种子基金”为代表的帮扶项目,正在“播种”新的希望。“我们将结合库区需求,探索实践有特色、有实效的各类民生项目,助力库区‘三农’工作,拓宽移民和库区群众致富渠道。”三峡集团移民办党委书记刘祖雄说。

本文作者:杜健伟

来源:中国三峡集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