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时候,该如何遴选要调整的项目?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21:56 1

摘要:在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征途上,很多医保工作者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穿梭在政策落实与实践探索的前沿,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那么,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时候,该如何遴选要调整的项目?

在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征途上,很多医保工作者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穿梭在政策落实与实践探索的前沿,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那么,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时候,该如何遴选要调整的项目?

明确调增和调减项目范围,

重点关注技术劳务价值高的项目和薄弱学科。

遴选调整项目时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技术劳务价值为核心导向,重点支持符合“三个60%”标准的项目,有升有降、分步理顺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一是建议划分调增和调减项目范围,调增项目主要是技术劳务价值高的手术、中医、儿科等项目,重点关注薄弱学科,如急诊、特级护理、重症监护、抢救、病理检查等类别项目。调减项目范围为以设备物耗为主的检查治疗项目以及涉及试剂集采的医疗服务项目。

二是在政策性赋分方面,根据当前政策支持方向对符合要求的调价项目予以加分,例如对四级手术、中医、重点学科等项目进行不同权重的加分,帮助项目获得优先调价机会。

三是鼓励医疗机构积极主动降价,将医疗机构主动降低的医疗服务项目金额纳入调价总量。

四是对于门诊诊查费等受众面广、服务量大的项目,做好调价与医保政策协同,尽量不增加患者就医负担。

五是对劳务均质化程度较高的服务项目,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实行“同城同价”,不区分医疗机构等级和医务人员职称级别。

优先调整对患者负担影响较小的项目,

避免因价格调整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大幅增加。

遴选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项目时,首先要引导医疗机构综合考虑技术劳务价值、医保支付能力和患者负担,结合成本、供需、服务质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公众意见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报价。同时,医保部门也要建立科学的遴选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以实现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精准化和高效化。

一是关注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优先调整手术、诊疗、护理、康复等能够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建立以技术难度、风险难度和劳动价值为参考的调价机制,重点体现对四级手术、中医、儿科等技术劳务占比高,医疗机构意见反映强烈,比价严重偏离的项目支持力度,适当提高价格以激励医务人员提升服务质量。同时,降低以设备物耗为主的检查治疗项目价格,对过度依赖设备而技术含量较低的项目,可重点跟进了解大型检查治疗设备的真实采购价格,及时降低项目价格;下调费用偏高、患者负担偏重的部分检查检验类项目,优化价格结构,减轻患者负担。

二是结合医保支付能力。根据医保基金承受能力,优先调整对基金影响较小的项目,避免因价格调整导致基金压力过大。要确保价格调整与医保支付标准相协调,特别是与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相关的项目。

三是考虑患者负担和社会公平。优先调整对患者负担影响较小的项目,避免因价格调整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大幅增加。对涉及基本医疗服务的项目,特别是患者每月都可能会使用的常见病诊疗服务,价格调整应更加谨慎。不仅如此,对于不同收入群体和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也应进行分层调整,确保价格调整的社会公平性,特殊人群如血透患者的相关诊疗费用调整须格外审慎。

四是考虑医疗服务供需状况。对于供不应求的项目,应优先调整,如某些专科服务、疑难病症诊疗等,通过价格调整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缓解供需不平衡。对于供过于求的项目,如一些常规的检查检验等,可适当降低价格,促进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对于新技术、新项目,如精准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可根据其市场接受度和推广需求,适时纳入调整范围。

五是基于医疗服务成本核算。首先要对各类医疗服务的直接成本(如人力、设备、耗材等)和间接成本(如管理费用、房屋折旧等)进行全面核算,重点关注成本与现行价格之间的差距。对于价格倒挂项目,优先调整价格明显低于成本的项目,特别是那些因价格过低导致医疗机构难以维持正常运营的服务(如部分基础护理、手术和诊疗项目)。

六是依据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将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结果作为遴选依据,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平均水平的服务项目,可适当提高价格,体现“优质优价”原则,鼓励医疗机构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七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地区可适当提高技术含量高、需求较大的服务项目价格,体现医疗资源的稀缺性。经济欠发达地区应优先调整价格偏低、患者需求迫切的项目,同时控制价格上涨幅度,减轻患者负担。

八是完善医疗机构参与机制和明确报价后触发调价项目启动条件。同时,调价需经过多轮复核报价,筛选优先级项目,确保结果公平合理。此外,各地应结合自身经济水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同等级医院之间的价格差异,推动全国、全省区域价格体系协同。

九是建立公众参与和社会反馈机制。调价项目遴选出来后,应通过组织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和社会公众的意见,了解各方对价格调整的真实诉求,并邀请专家对公众反馈进行分析,优先调整社会关注度高、争议较大的项目,确保价格调整的社会接受度。(ZGYB-2025.04)

• 激活瑰宝的“金钥匙”,中医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有哪些亮点?这场直播告诉你——
•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如何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同频共振”?• 国家医保局接连推出“立项指南”,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