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摘要:就在2025年5月2日,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 Host & Microb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重磅研究[1]——“ Cohabitation facilitates microbiome shifts that promote isoflavone t
不可思议,但要注意。
撰文|小黄
引言
人们常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但你知道吗,异性常常在一起的好处还不止如此!
就在2025年5月2日,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 Host & Microb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重磅研究[1]——“ Cohabitation facilitates microbiome shifts that promote isoflavone transformation to ameliorate liver injury ”(图1)。研究表示,异性同居会促进肠道菌群变化,尤其是显著增加Rikenella microfusus的丰度,通过影响宿主的代谢途径,减轻肝损伤。图1 论文截图
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异性同居能保护肝脏,那让我们一起看看到底为什么吧?
研究背景与探索问题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本期研究用药——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一种常用的镇痛和解热药物,在治疗剂量下是安全的。然而,由于这种药物的广泛滥用,APAP诱导的肝损伤(AILI) 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2020年公布的统计数据,APAP肝毒性是急性肝衰竭(ALF)的主要原因,占英国和欧洲所有ALF患者的40%-70%[2,3]。而肠道菌群又在调节肝病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个体间肠道菌群组成差异与急性肝损伤息息相关(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有趣的是,不同人对APAP的耐受度差异很大,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能是关键因素——比如,雌性小鼠对APAP肝损伤的抵抗力更强,而异性同居可能通过“共享”肠道细菌影响肝脏健康。
关键实验与发现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设立对照组(雄性小鼠单独饲养)和共养组(雄性小鼠与雌性小鼠按1:2比例)。进行以下实验(图2),发现和雌性老鼠同居的雄性小鼠更能抵抗APAP造成的肝损伤。
图2 研究实验示意图
向上滑动查看
• 将小鼠(6-8周龄、20-22g的C57BL/6J),按雌雄1:2比例同居7天,对照组雄鼠单独饲养;• 之后,给雄鼠灌胃300mg/kg的APAP,构建APAP诱导的AILI模型(注:研究人员同时还做了多组其他干预模型、特殊饮食模型、多种AILI小鼠模型,探究不同因素作用);
• 收集小鼠的血清、肝脏、粪便、尿液等样本:血清用于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细胞因子等;肝脏用于组织病理学分析、蛋白和基因表达检测、酶活性测定等;粪便用于微生物分析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尿液用于检测APAP代谢产物;
• 采用HPLC检测Bio-A、APAP蛋白加合物、APAP硫酸盐和APAP葡萄糖醛酸等;用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肝脏抗氧化酶等;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qRT-PCR检测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采用H&E染色和TUNEL检测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估肝脏损伤和细胞死亡情况;
• 同时进行微生物相关实验和分子机制试验。
▌得到以下研究结果:
• 共养组雄性和雌性小鼠肠道菌群的传播会影响急性肝损伤,减轻了APAP诱导的肝损伤;
• 共栖会促进肠道菌群变化,尤其是显著增加Rikenella microfusus的丰度,这种细菌通过β-gal促进肠道吸收异黄酮Bio-A;
• 进一步发现——Bio-A能够直接与丙酮酸羧化酶(PC)和丙酰辅酶A羧化酶α亚基(PCCA)结合,增强三羧酸循环(TCA cycle),促进谷胱甘肽(GSH)合成,从而减轻APAP诱导的氧化应激和肝损伤。
小结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对ALF患者进行研究发现,ALF患者肝脏中PC和PCCA的表达明显降低,且粪便中Bio-A的浓度也较低。这进一步证实了PC/PCCA和Bio-A在AILI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异性同居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异黄酮代谢,改善肝脏TCA 循环代谢,从而增强雄性对AILI抵抗力的机制。但目前该研究主要基于小鼠实验,未来还需更多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一发现能否直接应用于人类。但这一成果无疑为预防和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提供了新的方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通过调节生活方式和肠道微生物群来改善肝脏健康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1]Zeng Y, Wu R, He Y, et al. Cohabitation facilitates microbiome shifts that promote isoflavone transformation to ameliorate liver injury. Cell Host Microbe.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9, 2025. doi:10.1016/j.chom.2025.04.011.
[2]Stravitz, R.T., and Lee, W.M. (2019). Acute liver failure. Lancet 394, 869–881.
[3]Lee, W.M. (2020). Acetaminophen Toxicity: A History of Serendipity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Clin. Liver Dis. (Hoboken) 16, 34–44.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