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场因牛群踩踏槟榔苗引发的邻里纠纷,在文昌法院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圆满落幕。这场看似普通的纠纷,背后却有着证据不足、责任难分的复杂情况,从剑拔弩张到冰释前嫌,邻里之间终于重归于好。
近日,一场因牛群踩踏槟榔苗引发的邻里纠纷,在文昌法院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圆满落幕。这场看似普通的纠纷,背后却有着证据不足、责任难分的复杂情况,从剑拔弩张到冰释前嫌,邻里之间终于重归于好。
牛群误闯“惹祸端”
农场西侧有一片生机勃勃的槟榔园,承载着园主甲的心血与希望。然而,一场意外打破了这片宁静。A饲养的牛闯入槟榔园,肆意踩踏,给甲的槟榔苗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事发当天,甲心急如焚,立即向潭牛派出所报案。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以视频记录下现场的惨状,同时分别对甲、A两人制作了详细的笔录。经现场清点,被踩坏的槟榔苗多达103株。甲看着自己精心种植了3个月的槟榔苗毁于一旦,心疼不已,初步估算损失为10000元,遂将A诉至法院。
黄牛水牛“难辨责”
庭审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矛盾一度陷入僵局。甲坚称:“3个月的心血全完了!必须赔1万块!”而A却连连喊冤:“现场脚印大半是水牛踩的,我养的全是黄牛,只是刚好我的牛被抓了个正着,凭啥要我全担?而且他说1万就是1万么,证据呢?太高了,最多只能给500块。”
面对这种情况,案件的调解工作困难重重。虽然派出所已清点记录被踩槟榔苗为103株,但原告甲却无法提供具体的损失凭证,这给确定赔偿金额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双方在赔偿数额上互不相让,气氛一度十分紧张。
背靠背调解“化干戈”
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更关系到邻里之间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承办法官耐心地倾听双方的诉求,从法理的角度向他们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让他们明白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又从情理的角度出发,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难处。
在承办法官反复沟通、背靠背做工作的情况下,双方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甲感受到了A的诚意,也意识到自己的赔偿要求可能有些过高;A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牛给原告带来了损失,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最终,双方在法院的主持下,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根据调解协议,A同意一次性赔偿原告甲槟榔苗损失共计4000元,以了结案涉纠纷,该款项A当场就向原告甲支付完毕。(记者 杨作品 编辑 邹宇 李小欢)
来源:海南特区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