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抱紧儿时的毛毯才有睡意,搂着童年的玩偶方能入眠……如今,不少“睡眠困难户”被阿贝贝支配了。小孩如此,成年人也是,睡觉时手里攥着点啥才踏实。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寄托安眠的小物件阿贝贝。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抱紧儿时的毛毯才有睡意,搂着童年的玩偶方能入眠……如今,不少“睡眠困难户”被阿贝贝支配了。小孩如此,成年人也是,睡觉时手里攥着点啥才踏实。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寄托安眠的小物件阿贝贝。
阿贝贝,乍听让人一头雾水,其实开始源于一个小朋友在视频里称呼自己的安抚巾为“阿贝贝”。有人打趣,阿贝贝是原始血脉的呼唤,猿猴就喜欢抱着树干睡觉,从稳定与平衡中获得安全感。如今,阿贝贝包含却不限于毛毯、玩具、衣服等柔软物品,成为睡眠“搭子”,这种亲密接触能消除紧张情绪,被心理学家称为“过渡性客体”。
小孩子的安抚巾,为啥能支配成年人?无它,年纪越大,觉越少,“幼稚”背后藏着睡眠刚需。毕竟,每个人都曾是个孩子,只不过慢慢长大后,多数人已然忘却,一些人的肌肉记忆却在经年累月中默默强化。常言道,“先睡心,后睡眼”。研究显示,那些在睡眼惺忪中反复摩挲的毛绒玩具,能让压力荷尔蒙水平明显降低,如同一剂“精神布洛芬”,让饱受失眠困扰的成年人心静则眠。“不如睡乡去,万事风马牛”,与其在漫漫长夜中辗转反侧,不如咋能睡得着咋来,阿贝贝由此衍生出个性化的多样形态。
诸多耳熟能详的大人物,都有别具一格的阿贝贝。书法家米芾曾抱着砚台入睡;实业家稻盛和夫一度“抱着自己制造的产品睡觉”……品咂历史冷知识,字里行间含情脉脉、深情款款。这些真挚细腻的情感,虽以物的执念呈现,内里却饱含了对人生志业的孜孜以求。超越物品的实用价值,阿贝贝成了具象化的情感载体。虽有人将其与恋物癖划等号,且不说两者能否一概而论,单就“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的古语,也大可不必将阿贝贝归为异类。
图片来源:vista看天下微信公众号
阿贝贝情节,折射了人心底最柔软的角落,也能澎湃出硬核力量。纵观崇尚拼搏的体坛,不少运动健将都曾把朝夕相处的“球伴”视作助眠阿贝贝:梅西小时候“多次抱着足球入睡”;科比儿时也抱篮球睡觉,直言“姐妹们会抱着洋娃娃睡觉”,他则迷恋篮球那“特别的皮革味道”。有趣的是,阿贝贝情节还出现了“人传人”。邓亚萍睡觉的时候爱抱着拍子,而以邓亚萍为榜样的王曼昱,童年也曾抱着父母送她的第一块乒乓球拍睡觉不肯撒手。两代国乒运动员的共同志趣,让我们看到了阿贝贝情节的刚柔并济。
人有恋物之情,物有催眠之效,更具“洪荒之力”。夺冠领奖的高光时刻,傅园慧经常斜挎一条红绳子上台领奖,这是被她称作“摸摸”的阿贝贝,睡觉时带“摸摸”入眠,外出时带“摸摸”作伴,紧张时便摸一摸,“如果不摸,手就没有地方放”,傅园慧坦言,“我在摸它的时候,就像小时候在妈妈怀里,有种回归原始的放松”。人人皆知“洪荒少女”的松弛感,欣赏她在奥运舞台上展现的个性与自信。或许,成功的若干因素中,也有这条情绪价值拉满的阿贝贝红绳的牵引,让幼时罹患哮喘的傅园慧,一路劈波斩浪、泳动青春。
盘点知名人物鲜为人知的阿贝贝,我们不难发现:成熟的人更懂得照顾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脆弱恰是坚强之始。夜深人静时,依偎着阿贝贝抹眼泪,不必顾虑被人嫌弃矫情;工作生活压力扑面而来时,对着阿贝贝喃喃自语,不会被评价“想太多”。一只玩偶秒解压,收拾好情绪再出发,在自愈中寻求自洽,让更多人解锁了一种高级的情绪管理策略。这既是都市人对抗焦虑的精神锚点,也重构着成年人情感表达新的范式。从过去不轻易启齿的私密慰藉,到如今社交媒体上的大热话题,阿贝贝引发广泛讨论的本身,也是社会包容度的真实体现。
这正是:
长夜觅睡方,寄情阿贝贝。
物我两相忘,酣然到天明。
愿睡聊也可以成为你的精神阿贝贝,大家晚安!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