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一个时代的崩溃,全民信心的失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23:31 1

摘要:2022年5月,尹锡悦宣誓就职,成为韩国第20届总统。他上台后不走“寻常路”,打破惯例亦步亦趋看美国眼色行事,跟日本越走越近,后来还导演了一场现实版“首尔之春”,在总统位置上只做了两年半就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2022年5月,尹锡悦宣誓就职,成为韩国第20届总统。他上台后不走“寻常路”,打破惯例亦步亦趋看美国眼色行事,跟日本越走越近,后来还导演了一场现实版“首尔之春”,在总统位置上只做了两年半就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尹锡悦现象”让全世界看到一个陌生的韩国:政局动荡,经济下行,全民信心丧失,国家前途未卜。不过,如果稍微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韩国的隐忧早已有之,不完全是这个“另类”总统折腾的结果。

一 人口危机比日本还严重

2018年对韩国来说是非常特别的年份,这一年韩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而也是在这一年韩国总和生育率下降至0.98,成为全球唯一生育率下滑破1的国家。以往我们的目光都在日本的人口危机身上,本世纪之初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一路下降至1.26,但后来又有所回升并维持在1.4左右。而韩国还在持续下降,到2024年进一步下降至0.75。如果看出生率就更明显了,目前韩国人口出生率降到了4.4‰左右,不仅比日本严重,放在全球也是最低水平。

而且相比于人口过亿规模的日本,对于人口规模5100多万的韩国来说,人口断崖式下降带来的影响更致命。根据韩国官方预计,到2070年,韩国人口将减少到3800万。而海外人口学专家早年就发出警告,称韩国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消失的国家。

跟日本情况类似,韩国低生育率也伴随着低结婚率,不想结婚、不想生子的低欲望社会是人口危机的根源所在。而这背后的现实原因就是年轻人压力大。具体来说,首先是生活成本高。比如房价,进入新世纪以来,韩国的房价是一直涨,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里最高的,比寸土寸金的新加坡还要高。

还有孩子的教育成本,韩国的教育竞争是出了名的激烈,从幼儿园开始就有各种课外辅导机构,也就是说,很多家庭从孩子几岁开始就要支付高昂的课外辅导费用。有韩媒做过粗略统计,在韩国,一个家庭抚养一个孩子长大的花费大概是200万元,其中孩子到高中毕业的投入就高达150万。居高不下的房价和育儿成本是年轻人结婚生子面临的一大难题。

当然,如果有稳定的职业,这些困难还能想办法克服,但问题是韩国的就业市场内卷非常严重。韩国年轻人都想进大公司,很少考虑小公司,主要基于两个现实因素。首先是中小企业员工的工资很低,不到大企业员工的一半,而且中小企业发展不如大企业稳定。

如果按照我们国内的职场逻辑,年轻人可以采取“迂回路线”,考虑先进小公司锻炼业务能力,然后再跳槽进大公司。但这在韩国职场根本行不通,因为第二点:大企业不太愿意接受有小公司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这一条让越来越多的年轻职场人把大公司作为职业规划首选,这样一来职场竞争更加激烈。少数人顺利挤进大公司后,每天忙于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结婚、生育和育儿的事情。

表面上看,韩国年轻人面对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似乎跟世界上其他国家没什么不同,但如果深挖就会发现,韩国人身上逐渐失去了那种通过个人奋斗实现逆袭的拼劲,而这跟韩国经济丧失活力有密切关系。

二 严重失衡的经济

2021年,联合国宣布,韩国经济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标准,正式成为发达国家。而在4年前,有民调机构对首尔、纽约、东京、马德里等25个城市的18到24岁的青年做了问卷调查,在其中“认为自己在喜欢的领域可以取得成功”的问题上,首尔青年只有3成多给了肯定回答,在25个城市中垫底。

这两个事件放在一起至少能侧面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韩国的经济成就与民众的获得感之间存在失配。这是韩国经济第一个失衡体现,即贫富分化、阶层固化。前面讲的韩国教育竞争激烈,而其中的一个关键性影响因素就是家庭财力。

家庭收入高可以负担高昂的课外辅导费用,其子女学业表现更好。以首尔为例,家长收入在500万韩元以上的一年级学生平均分约为210,家长收入在200万韩元以下的约为190;大学录取人数方面,富人扎堆的江南区是落后的江北区的21倍。在国内高考压力大,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选择教育移民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另一个观察点职场表现就更明显了,为什么韩国年轻人都想去大公司?因为在大公司面前,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有限,能勉强维持不倒就不错了,根本没有“一鸣惊人”的机会。这就是韩国财阀经济的现实。现如今,韩国普通家庭跟中小企业处境越来越艰难,想逆袭成功比登天还难。

而跟国家一起成长起来的财阀,早年引领韩国品牌走向世界创造“汉江奇迹”的那种力争上游的动力也越发不足了,有人把这种变化概括为从“扩张思维”到“守成思维”。中国有句老话叫“居安思危”,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放慢脚步就面临随时被赶超的风险。

2011年之后,韩国几大财阀在在多个领域的优势逐渐丧失。到目前为止,在国际市场上,除了半导体外,其他像钢铁、船舶、汽车等传统支柱产业都遇到了中国企业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以显示屏为例,本世纪之初,韩国的三星和LG打败日本成为全球液晶显示屏行业的主导者,如今随着中国的京东方等一批企业崛起,他们开始面临生存挑战。至于在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术、网络安全、尖端机器人制造等新科技前沿领域,几年前韩国就被中国赶超了。

如今韩国的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就剩一个半导体了。近年来得益于半导体产业红火,它主要就靠吃这个产业红利。而一旦半导体出口受影响,韩国的经济就会出现大波动。比如最近这几年配合美国打科技战对华出口限制,它的半导体出口受到不小的影响,并且直观体现的经济上。由此不难推测,如果未来半导体优势不再,出口势必下降,那韩国经济就会受重创,这是更深层危机。

本来就危机重重,尹锡悦还在任期内搞了个“戒严令”,对韩国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三 政治风波加剧经济下行

2024年12月3日晚10点多,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发布紧急戒严令。在之后的6个小时里,就跟拍电影似的,这边韩国空军现身、警察出动,在国会上演军民对峙;那边不明就里的民众,涌进超市抢购囤积生活用品。谁也没想到,6个小时后,总统又宣布解除紧急戒严令。

这个“6小时闹剧”不禁让人想起1980年全斗焕发动的军事政变,那是个让韩国老百姓恐惧的记忆。从尹锡悦被弹劾下台,就可以看出韩国民众的怒火。

这场风波除了引发政治动荡,对经济造成的冲击超乎想象。最明显的是体现就是韩国民众消费更加谨慎了,很多人选择取消聚会、减少外出、减少购物。据韩国小工商业者联合会做的调查统计,戒严令之后,近9成的商家销售额骤减一半。民众消费信心减弱,意味着对未来信心不足。

另一边,外国投资者由于信心不足在持续抛售韩国资产,汇市、股市出现波动。韩元对美元汇率快速下跌,一度跌至1444.4韩元兑1美元,iShares MSCI韩国交易型基金下跌7.1%,三星电子股票也下跌了7.5%。这一点不难理解,资本对安全风险最敏感,看到韩国政治局势的动荡、领导层更替的不确定,肯定会立即寻找安全性、流动性更强的市场做替代选择。

就连韩国企业的商业信心指数也大幅度下跌。

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发动的“关税大战”,对韩国经济更是重大打击。当下,面临高汇率、高油价、高通膨、高贸易冲突风险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效应,韩国经济放缓的趋势越发明显。花旗银行和摩根大通等国际机构均下调了韩国2025年GDP预期值,按照他们最新预测,韩国的经济增速是1.6%,比韩国政府的预期还低。

他们谨慎乐观是有充分依据的,比如政治不确定性影响各方信心,还有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会对韩国出口造成冲击。更关键的是韩国已经出现的消费疲软苗头,是经济放缓的信号。要知道,消费下降会影响企业扩大生产,进而影响收入和投资,如此一来陷入恶性循环,经济放缓是必然结果。

总之,眼下的韩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民众信心不足,国家未来充满不确定。

参考文献

澎湃新闻.这个亚洲国家,人口彻底崩了

失衡信号:韩国社会,过度失衡必将爆发

澎湃新闻.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7383949

观察者网.克里斯蒂安·戴维斯:韩国的经济奇迹结束了吗?

新浪财经.“戒严令”余波未消:消费低迷、外资撤出金融市场,韩国经济遭遇多重逆风

来源:混沌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