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0 余名村民聚集在会议室,一场以 “法润网络 淮音清朗” 为主题的网络安全普法讲座正在进行。淮阴区委网信办张红梅坐在大屏前,把网络安全知识化作 “家常话”,侃侃而谈。村民们听得专注,不时点头应和。
“法润网络”筑防线,“淮音清朗”护民生5 月 14 日下午,淮阴区新渡口街道夏圩村党群服务中心内热闹非凡。
40 余名村民聚集在会议室,一场以 “法润网络 淮音清朗” 为主题的网络安全普法讲座正在进行。淮阴区委网信办张红梅坐在大屏前,把网络安全知识化作 “家常话”,侃侃而谈。村民们听得专注,不时点头应和。
“各位,你们看这短信里说中奖了,要点链接领钱,可不能信啊!” 大屏上播放着 “网络安全案例” 课件的漫画,张红梅语气亲切却掷地有声。她将讲座分为 “网络安全普法”“典型案例剖析”“实用防诈指南” 三大板块,从《网络安全法》到《个人信息保护法》,从 “刷单返利” 骗局到 “AI 换脸” 诈骗,条分缕析地为村民拆解网络陷阱。
为推动法律知识入脑入心,讲座中精心设计了多轮互动有奖问答环节。“如果接到中奖电话,对方却要求先缴纳手续费,该如何应对?” 主持人话音刚落,村民王大爷立刻举手抢答:“挂电话!报警!” 凭借快速准确的回答,王大爷赢得了印有 “拒绝网络谣言” 字样的纪念口杯,他接过奖品时笑得合不拢嘴,一边仔细翻看反诈宣传手册,一边感叹:“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现在才明白套路无处不在,回家得和老伴好好分享这些知识!”
活动尾声,张红梅着重强调了守护财产安全的 “三八” 定律。
“三” 即 “三不” 原则 —— 不听可疑信息、不信虚假承诺、不轻易转账汇款;“八” 指 “八问” 自检法:①确认联系对象身份 ②明确对方目的 ③分析对方找自己的原因 ④判断是否真实相识 ⑤核实信息真实性 ⑥评估钱财交易风险 ⑦思考拒绝后的影响 ⑧主动寻求他人建议。通过这一简洁实用的记忆法则,帮助群众筑牢反诈防线。
活动下半场,是淮阴区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培训。教导员通过模拟人演示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利用模拟人现场教村民应对突发意外。
村民们纷纷上前,小心翼翼地操作模拟人,练习心肺复苏的动作。“按压深度要 5 厘米,数着拍子来!” 村民看着这些眼见为实的演练,笑道:“没想到今天既学了防诈又学了救命技能,这活动太实在了!”
省级新媒体“视觉江苏”收录截图
据统计,此次活动累计发放《网络安全手册》120 份、防诈口杯 50 个,辐射村民家庭超 200 户。区委网信办工作人员透露,下一步将持续推进 “普法进村居” 行动,聚焦老年人、宝妈等易感群体,用 “小课堂” 筑牢 “大防线”。
淮安市淮阴区网信办张红梅 陈勇 田珊 // 自媒体-淮阴区网信办合作伙伴王华摄影报道
来源:华歌在现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