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健康身体的关注度日益增加,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却利用群众对健康的渴望,通过虚假宣传等手段推销药品、保健品,严重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为切实维护老年消费者权益,增强防范意识,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消费提示:
广大消费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健康身体的关注度日益增加,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却利用群众对健康的渴望,通过虚假宣传等手段推销药品、保健品,严重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为切实维护老年消费者权益,增强防范意识,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消费提示:
一、警惕常见虚假宣传手段
(一)夸大功效诱惑: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宣传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声称可以“包治百病”“根治疑难杂症”“药到病除”“几天见效”,使用“特效”“第一”“国家级”等绝对化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欺骗、诱导消费者。任何药品、保健品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不可能达到如此神奇的宣传效果。
(二)虚假身份误导:不法商家常邀请所谓的“专家”“名医”“康复患者”进行推荐,或者冒用科研机构、学术机构的名义为产品背书。这些身份往往是伪造或夸大的,目的就是获取消费者的信任,诱导消费。
(三)免费噱头陷阱:以“免费试用”“免费体验”“免费讲座”“免费旅游”“抽奖”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参加促销活动,在活动中进行虚假讲解、演示,故意隐瞒产品真实信息,最终让您高价购买产品。还有打着“义诊”“养生讲座”“健康咨询”等旗号,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实则是推销产品,老年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四)多样渠道诱导:不法分子利用电话推销、网络直播、电视购物等渠道,或通过上门推销、电话关怀、赠送礼品等“情感攻势”进行虚假、夸大宣传。往往是通过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和画面,让您在冲动之下购买产品。
二、掌握防范要点
(一)理性看待健康需求: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不要轻信过于神奇的宣传。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诊断,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保健。
(二)核实产品信息:购买药品、保健品前,仔细查看产品包装上的批准文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等信息。药品认准“国药准字”、医疗器械看清“注册号”或“备案号”,药品和医疗器械批准文号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管局官网查询;保健食品认准“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官网查询产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拒绝购买无批准文号产品。
(三)选择正规渠道:通过正规医院、药店或官方认证电商平台购买,不到流动摊贩、会销场所及不明来源网购链接上进行消费。
(四)拒绝冲动消费:面对各类促销活动和销售人员的推销,不要急于做决定。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商量,避免因一时冲动而上当受骗。
三、学会依法维权
如果不幸遭遇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导致财产损失,请及时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一)保留好购买凭证、产品包装、宣传资料、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
(二)第一时间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或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情况。
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5月14日
安康市场监管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