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央视《文化十分》栏目播出消息《 十分探展 “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在京开幕》,其中,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郑氏黄帝九针医术的代表性传承人郑玉华作为推介代表接受了央视的采访。
5月12日,央视《文化十分》栏目播出消息《 十分探展 “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在京开幕》,其中,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郑氏黄帝九针医术的代表性传承人郑玉华作为推介代表接受了央视的采访。
视频加载中...
日前,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
展览分为“文脉赓续 大医精诚”“生命智慧 上工之道”“四时颐养 形与神俱”三个单元,以此演绎中医药的根与魂、道与法、术与技,展开中医药融入生活,焕发生机活力的生动长卷。
本次展览从非遗视角展示了近50项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以针灸铜人、武威医简、百年陈皮、藏医药曼堂等中医药历史文物为重点展品,通过营造“坐堂行医”“中国古人养生生活场景”“中药炮制”“中医药仿古街区”“百草园”等多个空间场景,辅以多媒体交互体验、非遗技艺展示等方式,让观众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医药非遗项目的蓬勃生命力。
“你放松,吸气,好了,我大椎给你来一针,你就趴着吧!一下你这个大包就小了。”不少观众现场体验了“郑氏黄帝九针非遗技艺”。央视记者对体验的观众进行了现场采访:“现在扎完什么感觉?我感觉脖子这块特别轻。”
给观众进行施针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针灸(郑氏黄帝九针医术)代表性传承人郑玉华说:“她主要是长期伏案工作、劳作,就导致她五痹的卫气的通行受限,所以我们就在她受限的位置、痹阻的地方,就给她用圆利针把它痹阻松开,一下子卫气就到了我们的头,下到了我们的四肢末端,所以一针扎下去她一下子就觉得全身轻松了。”
据悉展览展期将持续到今年8月,展览期间主办方将通过举办主题日、专题讲座、传承人现场讲解示范等活动,定期邀请各地非遗代表性项目传递人进行现场展示,让中医药非遗走进大众、融入生活,推动中医药非遗的传承与传播。
背景链接: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张文峰
责编:谢祥睿
审核:张耀龙
云南日报-云新闻 观云南 知天下
来源:云南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