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残霞——1944年12月日本海军礼号作战始末(2)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05:35 12

摘要:每年的6月到12月是菲律宾的雨季,1944年的雨特别猛烈,在一派风雨飘摇的光景下,TF78.3的大小舰艇于12月12日从莱特湾起航,踏上征程。从莱特岛到民都洛岛的距离大约480海里,以10节的航速计算需要两天时间,但是舰队为了躲避可能潜伏的日军潜艇,必须在航渡

风雨满征途

每年的6月到12月是菲律宾的雨季,1944年的雨特别猛烈,在一派风雨飘摇的光景下,TF78.3的大小舰艇于12月12日从莱特湾起航,踏上征程。从莱特岛到民都洛岛的距离大约480海里,以10节的航速计算需要两天时间,但是舰队为了躲避可能潜伏的日军潜艇,必须在航渡途中进行Z字航行,而在两座岛屿之间的海域内700余座小岛星罗棋布,必须小心谨慎才能避开难以确认的浅滩、暗礁,这些因素使得航程至少需要三天。在浩浩荡荡的编队中没有一艘大型运输舰,这些行动迟缓、外形显眼的大家伙难以在迷宫般的群岛狭窄水域航行,也容易成为神风特攻队的攻击目标,相比即将在海滩遭遇的抵抗,美国人更加担心那些不要命的日军自杀飞机。

东京玫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太平洋战场的美国大兵们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逢傍晚都会准时聚集在收音机前,等候“东京玫瑰”的问候。随着旋钮慢慢调整,电流的滋滋杂音逐渐消失,一个柔美的声音从扬声器里飘出:

“这里是东京电台,这里是东京电台,亲爱的各位美军先生们,即将为您送上美妙的播音……”

每当听到这个开场白,收音机前黑压压的人头中总有人会情不自禁地应和:“来吧!小妞!”

“当你们在莱特岛冲锋陷阵、流血流汗时,你们的太太们正在红杏出墙……”

悠然甜美、极富磁性的女中音继续回荡在随波涛微微摇晃的船舱里,让人浮想联翩。从1943年开始,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的美籍日本人户栗郁子就成为日军对美心理战广播的一张王牌,尽管美国人都知道她播放的是蛊惑人心的消息,但她依然凭借优美的腔调在敌对阵营赢得了大批听众,被亲昵地称为“东京玫瑰”。在缺乏娱乐、鲜有异性的前线,能够听到年轻女子的声音就足以令人兴奋了,收听“东京玫瑰”几乎成为一种消遣,但是这一天的广播着实让美国大兵们吓了一跳!

"东京玫瑰”--户栗郁子,尽管从事心理战广播,“东京玫瑰”仍然因为声音甜美而在战时获得了大量听众。

“莱特岛的各位先生们,大家过得好吗?你们登陆民都洛岛的计划比预定晚了两天,我们的神风小子们还在吕宋岛摩拳擦掌,恭候大驾,请在领教之前珍爱生命,现在送上久候的畅销金曲……”听到这里,原本轻松戏谑的气氛顿时从人群中消失了,转而被一种压抑的沉默取代了。“小鬼子竟然知道了!”不知是谁失声叫起来,这时“东京玫瑰”又开口了:“这次行动还要带上600名澳洲士兵来送死,真是可怜呀……”船舱里的阴郁气氛更加浓厚,因为的确有一支澳大利亚工兵部队参与民都洛登陆行动,现在每个人都在疑神疑鬼地打量周围的人,仿佛身边就潜伏着日本间谍!

众所周知,突然性关乎登陆战的胜负和伤亡比率,如果舰队的行踪已经被日军知晓,不难想象他们会受到怎样的“热烈欢迎”。“东京玫瑰”口中的“神风小子”更令美国人不寒而栗,自从莱特湾海战时日军首次采取疯狂而野蛮的自杀撞击战法,一种“神风恐惧症”就在美军中迅速蔓延开来,西方的价值观是无法理解东方人视死如归的狂热念头,在经历了一次次恐怖的撞击后,美国水兵们都已经习惯于近乎呆滞地仰望天空,对任何类似飞机引擎的声音都反应过敏!正如一位美国军官所描述的:“他们手持前往地狱的门票从远处冲来,只要有任何机会都会将自己的名字和我们的名字写在一起!”为了防御“神风”的突袭,美军舰队排成环形防空阵型,护卫舰艇紧紧将运输船围在中央,空中则有陆军的 P-38和海军的F4U战斗机交替掩护巡逻。

神风斩首

12月13日正午12时10分,驻吕宋日本陆军第4航空军的一架侦察机发现了航行于棉兰老海的TF78.3,在平静如镜的海面上,百余艘舰船的尾迹就如大理石致密的纹理。日军飞行员兴奋地拍发了电报,美军同样截获了这些信号。编队指挥官斯特鲁布尔少将心中充满不祥的预感,他已经在奥尔莫克见识了神风特攻的可怕威力,两艘高速运输舰和两艘驱逐舰就在他眼前化为废铁。

他快步走上“纳什维尔”号的舰桥,向全舰队发出命令:“各舰一旦发现‘神风’进入射程,立即开火,不必申请射击许可,在特攻机还是一个点时,就要抓起手边的一切武器对其射击!”在他看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抵御“神风”。当天下午,船队一侧的海上漂来大片的椰子,一只海鸥停留在椰子上,梳理羽毛,左顾右盼,完全无惧眼前隆隆而过的钢铁巨兽,这轻松诙谐的一幕让观者莞尔一笑,但在转瞬之间,悄然而至的神风就打碎了这平和的图景。

大约在下午3时,美军舰队即将驶入苏禄海,一架日军飞机借助远处内格罗斯岛 群山的掩护,以与军舰桅杆齐平的高度掠过海面,避开了美军雷达的侦测,舰队上空的战斗机也未能发现它。这架飞机悄无声息地逼近TF78.3,驾驶员显然是位老手,他一眼就认出编队旗舰,稳健地驾机从舰尾方向对准“纳什维尔”号的舰影直冲过去。

美军炮手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死亡幽灵完全没有反应,一炮未发!这架飞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然撞击了“纳什维尔”号的舰桥,携带的炸弹随即爆炸,点燃了机内残留的燃油,甲板上顿时火蛇狂舞,浓烟弥漫,巡洋舰的舰桥被炸得不成模样,很多设备飞上了天空,舰桥下方的127毫米炮、40毫米炮的弹药也发生殉爆,造成了更大的损伤,有325名官兵伤亡,其中135人殉职,占全舰官兵的三分之一!更为严重的是,撞击部位恰好是全舰乃至全舰队的指挥中枢,造成大批司令部人员伤亡,斯特鲁布尔少将恰好不在舰桥,躲过一劫,但他的重要客人邓克尔准将身负重伤,舰队参谋长和大批幕僚也不幸牺牲,陆军第310轰炸机联队的联队长也葬身火海,他预定指挥民都洛岛上的航空部队,这位不知名的日军飞行员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斩首”行动,令美军前线指挥部损失惨重。

1944年12月13日“纳什维尔”号遭到日军自杀飞机撞击后的场景,由于舰桥被毁,该舰被迫退出行动。

整个舰队在短暂的惊愕之后陷入一片恐慌,部分舰只开始漫无目的地向天空胡乱开炮,搞得草木皆兵。倒霉的“纳什维尔”号尽管火力和动力系统都保持完好,但舰桥被毁,无法指挥作战,只能悻悻地向莱特岛返航。惊魂未定的斯特鲁布尔将旗舰转移到驱逐舰“达希尔”号(DD-659)上,指挥舰队继续前进。至于那架建立殊勋的日军自杀飞机的身份则众说纷纭,美军战史描述其“周身黑色、单引擎”,海军官方历史学家塞缪尔·莫里森认为是一架99式舰爆,但日本海军在当天并无出动99式舰爆的记录,反倒是驻内格罗斯岛的陆军第2飞行师团第27飞行战队在13日下午1时派出一队飞机,包括3架99式袭击机,其外观与99式舰爆非常相似,很可能被美军所误认,如此看来撞击“纳什维尔”就是陆军特攻机的杰作。

陆军先拨头筹,海军特攻队立即粉墨登场,10架零战从宿务岛起飞,其中3架是挂载250公斤炸弹的特攻机,但他们很不走运,碰上了航行于登陆编队前方的护航航母编队,在50公里外就被发现,遭到美军战斗机和防空炮火的联合绞杀,但仍有一架零战撞伤了一艘驱逐舰,迫其退出编队,5架日机被击落。

尽管出发第二天就意外地失去了旗舰,但TF78.3依然坚定地向着目的地前进。12月14日,日军又发起了数次空袭,甚至连笨重的陆军百式重爆“吞龙”都投入了特攻行动,但美军防御严密,没有让日军得逞。12月15日清晨7时,美军舰队抵达圣何塞外海,火力支援舰不顾岸上菲律宾人的热情欢呼,例行公事般地向海岸打了几炮。登陆在8时30分开始,没有遇到任何抵抗,驻守在此的50名日军在发现美军登陆后的第一反应是,将米饭装满饭盒,背起行囊逃进丛林。

美军最大的损失仍然来自神风,有2艘LST在当天的空袭中被击毁。由于登陆非常顺利,到傍晚时分物资和部队就已经卸载一空,大部分舰艇都向莱特岛返航,在圣何塞仅留下2艘扫雷艇和第13、16鱼雷艇中队的23艘鱼雷快艇担任防卫任务,美军工兵仅用了6个小时就在曼加林湾建立了一个临时的鱼雷艇基地。护航航母编队也在附近海域停留,为登陆场提供空中掩护。

12月15日美军登陆民都洛岛当天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日军特攻机,图为LST-472号被撞后爆炸

民都洛岛上的战斗非常短暂而轻松,美军仅用了两天时间就肃清了日军的抵抗,大约200名日军被击毙,375人受伤,其余日军隐身丛林,第24步兵师仅有18人阵亡、81人受伤。与此同时,美军工程部队热火朝天地投入机场营建工作。日军原先在岛上建有一个备用机场,但条件很差,在9月间曾有陆军第27飞行战队的一队“屠龙”进驻,结果因为跑道不够平整多次发生事故,最后机场被荒废了。

美军根本不屑这种坑坑洼洼的泥地板子,在日军机场以南3公里选择了新址,正值雨季结束,利于施工,挖掘机、推土机隆隆作响,混凝土在搅拌机中快速翻滚,一块块带孔钢板被铺在碾压平整的地面上,12月20日工程提前完成,一条长1750米的崭新跑道就如变魔术一般出现在圣何塞的海岸边,当天就有一队P-38战斗机在工兵的欢呼中降落。美军迅速扩建机场,另一条1800米长的跑道也在25日完工,可以起降C-47、B-25等大型飞机。几天之内,就有超过100架各型飞机进驻民都洛岛,将这里变成一处重要的前进航空基地。

弃守与反攻

美军登陆民都洛岛的消息在东京大本营与马尼拉前线司令部之间引发了迥然不同的反应,如前所述,山下大将的策略是“固守吕宋,放弃其余”,对于民都洛岛他抱着“让美军尽管拿去”的态度。然而,大本营陆军部的年轻参谋们可没有山下这份淡定,他们激愤地拍案怒吼:“为什么要丢掉皇国的领土?为什么没有马上派大军夺回机场?从吕宋岛南部到民都洛岛的距离不是很近吗?”12月23日,新任陆军作战部长宫崎周一少将兴冲冲地从东京飞往马尼拉兴师问罪,他一下飞机就在山下的司令部樱兵营召开作战会议,高唱反攻论调,扬言“拿不下民都洛,这个责任我们谁都负不起!”山下大将双手抱胸,眉头紧锁,脸色难看,极为不满。

最后由第14方面军参谋长武藤章少将出言声辩:“如果攻打民都洛岛,那么在数月间艰难建立的吕宋岛防卫将出现漏洞。假使暂时夺回民都洛岛,美军必将挥军大举进占吕宋,此前莱特一战正因为大本营的命令才致使三个师团全军覆灭,这个责任又由谁来负责?”在无法否认的事实面前,宫崎部长无言以对,只能同意山下的战略,灰溜溜地飞回了东京。

武藤章(1892-1948) 熊本县人,狂热的法西斯分子,积极推动侵华战争,1948年作为甲级战犯被判处绞刑。

当得知陆军已经不打算“夺回失地”时,联合舰队司令部大为震惊。与陆军的消极态度不同,海军对于民都洛岛的得失更为重视,因为一旦美军在岛上修建机场,必然会对从新加坡驶向本土的海运线造成严重威胁,加上肆虐南中国海的美军潜艇,将使已经岌岌可危的航运更加艰难。海军迫切需要来自婆罗洲的原油,到1944年底时,从南方占领区运回本土的燃油仅有年初的20%~30%,大批舰艇、飞机因为燃料匮乏而无法出战,长此以往海军必将窒息而亡。

出于上述考虑,海军对美军在菲律宾中部的新攻势反应积极,早在发现美军舰队之后的14日,大本营海军部就命令西南方面舰队采取行动,迎击美军,“依情况实施水面舰艇的突进作战”。在美军登陆后,联合舰队司令部又于16日命令西南方面舰队尽力阻止美军在岛上建立航空基地,尽可能在第2游击部队掩护下协助陆军部队实施反登陆。然而,早已摸清山下底牌的西南方面舰队已经不愿意浪费口舌说服陆军,于12月21日向联合舰队报告说,陆军难以抽调兵力,运输船舶短缺,无望实施反登陆作战。

无论是东京大本营陆军部,还是南方军总司令部都无法改变山下大将的心意,连西南方面舰队都与他持相同的观点,令联合舰队司令部深感烦恼,于是在12月24日派出参谋长草鹿龙之介中将前往马尼拉亲自会晤山下,力陈反攻的必要。出乎意料的是,山下很有耐心地听完草鹿的陈述,满口答应派出“反攻部队”。鉴于陆海军之间传统的对立关系,山下的态度让草鹿很是感动,满心欢喜地回去复命了,并且在战后所著的《联合舰队》中写道:“山下大将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

然而,山下承诺的反攻部队只是从第8师团抽调一个中队约100人,加上20名伞兵组成一支突击队,在1945年1月潜入民都洛岛,其中仅有30人穿越丛林对美军机场发动了袭击,其结局也可想而知,这完全是山下为照顾海军的面子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忙于吕宋防务的他实在无力分兵。总而言之,在对民都洛岛的反击作战中是无法指望陆军了,只能由海军单干了。

(待续.…)

来源:心如止水HJL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