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终于不用打卡,不用听领导碎碎念,我要开始一段自由又赚钱的新人生!
4年前,挥别办公室那一刻,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自由了!”
终于不用打卡,不用听领导碎碎念,我要开始一段自由又赚钱的新人生!
结果呢?现实直接给我一巴掌扇醒:自由没见着,焦虑先爆了;赚钱更别提,4年混得快吃土。
现在回过头看,这些年踩的坑一大堆,摊开讲给你听——不是劝你别辞职,而是希望你别走我走过的弯路。
坑1:没搞清楚“自由职业”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一提“自由职业”,脑子里就浮现四个词:
自由、赚钱、快乐、睡到中午。
但真实情况是:自由职业,不是没人管你,而是没人管你也得自己往死里卷。
我刚裸辞那会儿,前几周简直像过年——白天出门浪,晚上追剧到半夜。
但过了几个月,一分钱没进账,那种焦虑感一下就袭来了,心想我这是裸奔到沟里去了吧?
这时候我才明白:自由职业根本不是靠灵感,而是靠自律。
你要能在“没人催你”的状态下,一天天坚持干、学、改。
我那时候也冲过短视频,头脑一热扎进抖音搞中视频,结果播放量惨淡,干了半年直接放弃。
所以如果你真想做内容、做自由职业,那请你:
逼自己日更、学会自我迭代、抗住看不到结果的焦虑,咬牙熬出那个起点。
坑2:平台一变,你就“归零”
我还算幸运,在上班时就开始写点自媒体,虽然赚的不多,但好歹算个起步。
可自由职业最痛的就是:你再努力,也架不住平台改规则。
刚摸清平台的推荐机制,它给你来个流量腰斩;刚涨点粉,平台就调算法;辛辛苦苦接了点活,对方又砍价又拖款……
那段时间,我天天焦虑,觉得“老天爷是不是故意和我作对”。
后来我终于想明白:平台是工具,不是靠山。
你得把重心放在打造自己的能力、内容体系、变现方式上。
平台给你流量,能不能把这流量转化成收入,得靠你自己。别光等推荐,等热度,那是把命运交给系统;你得有稳定能力,一换平台你也能玩得转。
坑3:不敢“变现”,只敢感动自己
一开始我超怕被说“变味了”、“割韭菜”。拍的照片,发的视频,几乎都是0推广。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惊觉:几十万播放,零收入,我图啥?
这才明白一个道理:表达可以真诚,但你得给观众带去价值;而价值,是可以也应该转化为收入的。
怕商业,怕变现,是对自己价值没信心。
你可以坚持初衷,但得学会在真诚中建立信任、传递价值,最后完成转化——这不是“割韭菜”,这是“正当生存”。
坑4:“啥都想做”,结果全乱了
你是不是也想过:“我要写公众号、拍短视频、做直播、搞社群、出课程、写本书……”
我一开始就是这种“全能幻想症”,每个平台都想碰,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结果没有一个做出成绩。
后来才明白:你想做得多,不如一件事做到极致。
每个平台的逻辑都不一样:
公众号讲深度抖音讲情绪直播拼互动课程靠信任别贪、别急、别飘。刚起步时,宁愿慢一点,也要把重心放在“搞定一件事”上,才有后面一点点破圈的可能。
坑5:裸辞前没想好“Plan B”,焦虑会吞噬你
这是最现实也最致命的问题。
当你银行卡余额只够撑3个月,每天一睁眼就是“还没赚到钱”,那种焦虑是真能把人逼疯的。
真的想裸辞之前,你得把“Plan B”想清楚:
有没有准备好至少6个月的生活费用?有没有可以暂时养活自己的技能?有没有备选的收入来源(接私活、接广告等)?真到了最坏的情况,你兜底方案是啥?自由职业,不是任性,而是算计。
写在最后:我不劝你,也不拦你
这4年,我有过后悔,也有过庆幸。
我不会轻易劝你裸辞,也不会说“别跳这坑”。
因为这条路,适合愿意承担后果的人。
如果你还没开始,建议你边工作边试错,慢慢摸索,不要轻易all in;如果你已经在路上,别怕慢、别怕失败,也别怕没人懂你。
因为我知道:
你以为熬不过去的日子,可能就差那最后一口气。
真心希望你能走得比我稳、比我快、也比我少掉坑。
——如果你已经在这条路上,咱们,一起撑下去。
来源:宣小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