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祥云县人民法院审理一起未成年人聚众斗殴案件,庭审结束后,法院结合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点和背景,对两名被告人进行了法庭帮教,通过经典诵读、书籍赠送、法官寄语等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司法理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正能量,重塑他们的文化观、价值观,增强
近期,祥云县人民法院审理一起未成年人聚众斗殴案件,庭审结束后,法院结合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点和背景,对两名被告人进行了法庭帮教,通过经典诵读、书籍赠送、法官寄语等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司法理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正能量,重塑他们的文化观、价值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修复家庭和社会关系,达到“以文化人,以德正心”的目的。
以声传情,重塑法治信仰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少年法庭里书声琅琅、泠泠成诵,这是法庭的合议庭成员正与两名青少年共同诵读《少年中国说》节选、《诫子书》两个篇目的场景,法官希望以诵读的方式让《诫子书》的修身智慧与《少年中国说》的爱国情怀,在司法场景中焕发新生,实现“法律、文化、心理”的三重矫治,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改过自新的精神支点,更向社会传递出少年司法的温度与智慧,引导青少年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公平正义,鼓励他们通过经典诵读汲取成长的力量。
以书为桥,传递司法温度
经典诵读结束后,法官向两名青少年赠送精心挑选的《龙文鞭影》《增广贤文》两本书籍,两书蕴含丰富的传统美德、处世原则和历史典故,希望能帮助他们从经典传统文化中汲取正向价值观,理解道德规范与法律底线的关联,同时,以文化为媒介,融合法律教育与人文关怀,旨在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润,强化自我约束,帮助其重建价值观,降低再犯风险。
法官寄语,彰显司法柔情
法官庞建平:将经典传统文化积极融入法庭帮教中,让“法理情”统一起来,把文化的温度传导至司法的威严中去,达到纠错、惩过、回归的目的。我们相信,法律给予的,是改过的机会;文化给予的,是成为君子的可能。
彩云南现,以文化人。法律不应只有冰冷的刻度,更应有温暖的厚度。下一步,祥云法院将以书香法院为抓手,让法庭帮教更有温度和深度,为迷途少年点亮回归之路,持续深化“文化浸润+法治护航”帮教模式,用书籍搭建沟通桥梁,用寄语唤起沉睡心灵,用法律守护青春梦想,为平安校园、法治社会贡献司法力量。
图文作者 记者苏娜 施雁莎 通讯员王映
责任编辑 严 雪
图文审核 李志刚 张敏来
图文总审 胡林果
讲好祥云故事 传播祥云声音
投稿邮箱 3109820189@qq.com
媒体地址 祥城镇龙溪小区308号
法律顾问 自学礼 杨富海
来源:祥云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