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厂回乡“挖煤”?这个程序员让班前会用上 AI 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05:00 1

摘要:从互联网大厂返乡加入传统能源企业,他用飞书多维表格将每月 1.5 万场会议搬上云端,自此,每一场关乎矿工生命安全的班前会,都有了飞书 AI 来质检和把关。

从互联网大厂返乡加入传统能源企业,他用飞书多维表格将每月 1.5 万场会议搬上云端,自此,每一场关乎矿工生命安全的班前会,都有了飞书 AI 来质检和把关。

从网络安全到煤矿安全

2024 年,这位计算机系的毕业生辞去互联网大厂工作回到山西老家,加入鹏飞数字化智能中心。“父母在,不远游。”他笑称这个选择带着些理想主义色彩。

入职第一天,他就被山西头部能源企业的转型势头惊到了。在鹏飞集团, 5G 传感器实时监控着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AI 算法预警着可能的安全隐患。"这不像一个传统的煤炭企业,"李怀志说,"数字化正在改变这个行业的面貌。"

2024 年 8 月,鹏飞集团上飞书,标志着这家有着 30 多年历史,拥有 3 万多名员工的民营企业步入了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身为 ITBP 的李怀志,顺势站在了飞书运营推广的一线。

他的第一个任务,跟安全有关。

煤矿是个充满挑战的行业,自然坏境充满不确定性,设备运维精细度要求非常高,人员管理也困难重重。挖矿时,工人分散在错综复杂的巷道中,一旦出现疲劳或者违规操作,后果不堪设想。

安全培训,成为了企业可控范围内重点关注的一环。然而,传统的培训流程很难量化效果和落实规范,记录潦草、培训流于形式、任务分配难以追溯……这些问题在能源行业存在多年。

想改变,就要从最顽固的阵地开始。

在煤矿行业,班前会被称为“安全第一哨”——下井前 30 分钟,班组必须完成安全学习、任务分工、设备检查三项议程。“可以这么说,守住班前会,就守住了安全生产的底线。”李怀志说。

但纸质记录难以把控质量,“代签”“补签”的现象时有发生,重要信息更是常常淹没在不同人的字迹里,十多个矿区每月产生数万张表格,追溯监管形同虚设。

李怀志团队用飞书多维表格搭建的解决方案,充分考虑到了一线工人的使用门槛,简单得让老矿工感到意外:

固定二维码签到:井口墙面贴上防水二维码,矿工扫码即自动同步参会信息,杜绝代签可能。

三步填表法:勾选安全检查项、拍摄设备照片、语音转文字记录任务分工,全程不超过 5 分钟。

AI质检官:系统自动检查“是否指定安全责任人”“是否明确设备操作规范”等 7 项指标,瞬间判断会议是否合格。

这个系统每天要处理 400 多场会议,月均超过 15,000 场,“就像给每场会议装了 CT 机。”系统上线后,会议达标率从 70% 跃升至 95%,集团高层甚至可随时通过小程序“突袭”正在进行的会议,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

除了会议管理,他们还将数字化延伸到日常工作中,如工作日报。

传统的工作日志经常跟形式主义挂钩,员工花了大量时间撰写,管理层却未必有时间一字一句认真阅读。而现在,借助飞书的多维表格,这一过程变得智能而富有洞察力。领导不再需要逐一翻阅厚重的纸质报告,只需轻点鼠标,即可掌握每位员工的工作状态。

工作日志上传至飞书多维表格后,AI 可以智能分析员工的日常产出、绩效指标,自动评估工作质量。这种数字化的"显微镜",让管理者能够更精准地了解团队的运转情况。

自此,工作日志不再是冰冷的文字堆砌,而是充满活力的数据画布。这些数据既服务于管理决策,也帮助员工更好地规划和总结工作。

从互联网公司到传统能源行业,李怀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过去总觉得煤矿是‘靠天吃饭’,现在才知道数据才是真正的护身符。

在中国四千多座煤矿中,鹏飞的探索显得尤为珍贵。鹏飞集团的数字化智能中心总经理刘培成分享了他眼里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三部曲:对数字化的认知、数据的标准化和对数据的应用

“无论是从产品选型还是咨询规划,或者是团队建设,我们都在对标国内一流的标准,相信经过两年到三年的建设,鹏飞的数字化转型肯定能达到国内一流的水平。”

不仅如此,更多地引入像李怀志这样的“山西后生”也成了鹏飞集团当下的重点工作。“郑主席说只要是有数字化能力,对企业管理能带来效率,无论是系统还是人才都可以全方位、不受限来引进。”

煤炭行业最珍贵的或许不是地下的乌金,而是那些勇于在传统土壤中播种未来的人。

来源:飞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