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全面贯彻落实我市整体提升环境建功支点建设大会精神,持续深化“悦学习·跃青春”思政引领品牌,全面激发全市团员青年投身支点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支点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青春随州”开展“悦学习·跃青春—支点建设青年谈”活动,今天刊发“青春随州”专访
为全面贯彻落实我市整体提升环境建功支点建设大会精神,持续深化“悦学习·跃青春”思政引领品牌,全面激发全市团员青年投身支点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支点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青春随州”开展“悦学习·跃青春—支点建设青年谈”活动,今天刊发“青春随州”专访 团广水市委书记陈小佳的报道。
问:2月6日,全市召开“新春第一会”——随州市整体提升环境、助力支点建设大会,本地共青团如何贯彻全市“新春第一会”精神,在牢记嘱托、建功支点中担当使命?
陈小佳:团广水市委坚决贯彻落实全市“新春第一会”精神,持续强化支点意识,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挺膺担当、奋楫笃行,组织动员青年在提升发展能级、建功支点建设中担当作为。
一是坚持为党育人,引领青年思想进步。深化青年宣讲团品牌建设,依托“青年夜校”“爱心托管班”等,常态化开展“微宣讲”,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深入开展“悦学习·跃青春”主题活动,完善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推动团干部强基提能。
二是聚焦支点建设,引导青年挺膺担当。创新“政企银青”联动机制,组建“营商环境青年体验官”“青年政策宣讲团”“青年科技攻关突击队”,实施青年聚力基层治理行动,常态化开展“美丽小天使”“河小青”“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项目,举办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训班、返乡青年政策解读会,加强乡村实用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青年致富带头人,助力乡村发展。
三是紧扣民生需求,护航青年成长发展。聚焦省级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拓展“希望家园”“爱心托管班”等服务阵地,积极链接大学生志愿者、青年社团等师资力量,争取各方物资支持,最大力度帮助青年解决子女托管难题。加强“两企三新”领域青年服务,规范“青年夜校”建设,推进青年之家旗舰店常态化运行,广泛开展青年夜校、婚恋交友等活动,不断增强青年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春运期间,共青团广水市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春运“暖冬行动”
问:共青团湖北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动员引领团员青年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挺膺担当的实施意见》,本地共青团如何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干部素质提升年”的部署,深入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六大行动”,强化团干部的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效率意识、为民意识、能力意识?
陈小佳:一是思想淬炼强基础。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化”阐释,将湖北发展战略指引融入青年学习体系,开展青年读书会,以原著领读、案例解码、实景课堂等形式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开展团干部分层分类培训,实现团组织负责人培训全覆盖;深化“青年宣讲团”品牌,以座谈交流、风采展等形式,让理论学习“走新”更“走心”。
二是岗位建功提本领。针对新时代青年心理特点,深化青年骨干对中心工作的战略融入,围绕县域发展格局、产业政策、应急管理、项目攻坚等核心领域,开展素质拓展、经验分享、岗位练兵等活动,培育复合型团干部,提升团青工作服务大局的精准度与执行力,推动团青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三是服务增效惠青年。建立青年需求动态调研机制,通过现场走访、调查问卷、座谈交流等形式系统掌握青年发展诉求;完善创业就业支持体系,组织行业交流、政策培训等活动,强化相关政策申报与落地指导;深化公共服务品牌建设,推进“爱心托管班”标准化运营,创新青年夜校课程模式,形成“需求收集-资源匹配-效果反馈”工作闭环,切实提升青年群体获得感。
四是纪律严明固根本。严格对标从严治团要求,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标尺深化作风建设,在全市团干部中开展常态长效的团纪学习教育,通过以案说纪等方式,重点对违规宴请、酒驾醉驾、涉赌涉贷等方面开展警示教育,确保做到制度约束与刚性问责双向发力,有效推动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月17日,共青团广水市委组织召开2025年全市团员发展业务培训
问:如何进一步唱响“随时随地·青春友你”项目品牌并不断拓展、丰富其内涵,更好地发挥其在引人、留人、聚人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陈小佳:团广水市委锚定“再进位、冲百强、创辉煌”目标,以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为抓手,通过多维创新、精准发力,推动“随时随地·青春友你”品牌破圈升级,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为城市发展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一是创新融合,打造沉浸式社交场景。以广水山水人文为依托,打破传统交友模式,将自然景观与社交场景深度融合。开展“绿野寻踪”户外探险、“古道雅韵”文化寻根等主题活动,让青年在徒步露营、古迹探秘中增进交流,实现“景中交友、文化共情”,营造沉浸式社交氛围。
二是精准锚定,构建全域化传播矩阵。立足青年群体需求差异,推出“错峰交友”“云端派对”等定制活动,适配机关企事业青年需求;打造创意市集、主题沙龙等开放平台,吸引新兴领域青年参与。同时,构建多方位新媒体传播矩阵,以短视频、图文故事等形式讲好品牌故事,实现精准触达与裂变传播。
三是跨界联动,拓展多元化服务生态。联合部队、教育、文旅等部门创新开展“军地联谊”活动,将交友元素融入文化体验、体育场景。整合婚恋指导、心理辅导等专业社会资源,帮助青年树立健康婚恋观,建立以青年满意度为核心的全周期反馈机制,擦亮“随时随地・青春友你”品牌,吸引青年人才扎根广水,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2024年11月21日,广水市2024年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暨省级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组织召开
▲3月26日,由广水市委组织部、共青团广水市委联合举办的“青春为支点建设挺膺担当”广水市2025年青年宣讲比赛在广水市八一学校举行
问:在建功支点建设的过程中,共青团如何聚焦青少年急难愁盼,将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办出品牌?
陈小佳:团广水市委持续整合各方资源,做优服务、做实保障,努力将爱心托管班这一民生实事办好,“小”托管助力“大”民生,为支点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一是协调联动,深化工作动力点。积极深化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共青团牵头、团教协作、社会协同的工作体制机制,链接各界资源,依托青年之家、中小学校、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广泛招募返乡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等群体参与爱心托管服务。近3年在全市累计开办托管班近200个,惠及少年儿童1万余人次。
二是精准施策,聚焦服务切入点。分时段分区域开设“周末学堂”“暑假学堂”“寒假学堂”爱心托管班,覆盖全市17个镇(办),重点保障留守儿童、生活困难家庭子女、双职工家庭子女、“两企三新”家庭子女等群体,同时常态化进行“看现场、问需求、帮提升”,努力实现“托得住、管得好”。
三是思想引领,锚定育人发力点。针对“爱心托管班”品牌,在“办一个、成一个、强一个”的基础上主动提档升级、扩面提速,重视主题教育、丰富艺体拓展、强化文化辅导,构建“省市学习资源包+本地特色素质教育”模式,引入非遗传承、法治宣传、安全自护等课程,依托上级团组织提供的学习平台,定制科学实验、心理健康等模块。
▲2月22日,广水市应山街道双桥社区周末学堂“爱心托管班”组织开展“春天·你好”主题实践活动
问:在建功支点建设的过程中,本地共青团如何让广水青年实现青春与土地的“双向奔赴”?
陈小佳:在省委省政府做好“楚乡回乡和返乡创业”工作部署下,在市委“整体提升环境、建功支点建设”的部署引领下,团广水市委组织动员青年以“悦学习·跃青春”思政品牌为指引,主动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争当支点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一是激活产业振兴“新引擎”。鼓励青年以返乡创业带动乡村产业升级,聚焦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商直播等领域,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团广水市委将联合人社部门、金融机构主动送政策上门,提供“青创贷”“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等帮扶,提供资金补贴、项目孵化等支持,让青年创业有底气、产业有活力。
二是锻造人才强基“先锋队”。团广水市委联合农业农村局办好“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开设电商运营、智慧农业等技能培训班,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青年人才。组织青年企业家与返乡创业“一对一”结对,参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推动农技推广、生态种养等技术落地,打造“带不走”的青年人才队伍。
三是搭建科技文化“连心桥”。成立青年科技服务队,通过“青耘中国”“广水四季甄选”等平台,组织青年网络主播参与直播助农、数字营销等,以“新质生产力”助力农业增效。动员各地青年志愿队积极参与“清洁家园”,共建和美乡村,打造文明、宜居美丽家园。
青年当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乡村振兴中扛大旗、挑大梁,让青春在支点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