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新消息显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未来科技学院(Beihang INSA Institute for Applied Sustainabl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已正式获得教育部的批准成立。这一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
近日,教育领域传来两大喜讯,最新消息显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未来科技学院(Beihang INSA Institute for Applied Sustainabl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已正式获得教育部的批准成立。这一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INSA)联合创办的新学院,落户于杭州余杭,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水平科技人才。
学院法定代表人为王云鹏,校长为赵巍胜,办学总规模设定为2100人,提供本科学历教育(4年)及硕士研究生教育(2-3年),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前沿学科。
中法航空学院
中法未来科技学院的成立,不仅是对北航国际化办学战略的重要推进,也是中法教育合作的新里程碑。学院注重学术与实践的结合,致力于打造国际化教育平台,毕业生将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颁发的学历与学位证书,硕士生还有机会获得INSA多个分院的硕士学位证书,以及法国工程师文凭(CTI认证)。从2025年起,学院将正式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本科生通过高考录取,硕士生则需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
值得一提的是,中法航空学院(北航杭州国际校园)作为北航的重要延伸,自启用以来便备受瞩目。通过一系列创新招生宣讲活动,2024年本科生源质量较首年大幅提升,高分考生占比显著增加,充分证明了这座新校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正如北航校长王云鹏所言:“杭州校园不仅是北航的‘南方窗口’,更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的试验田。”
与此同时,杭州余杭区中泰街道也迎来了教育领域的另一大喜讯——余杭社区学院(浙江开放大学余杭学院)新建项目选址意见书正式公示。这所规划总用地2.3444公顷(约35亩)的教育项目,选址于双联村与枫岭村交界地带,紧邻朗山,标志着余杭区在终身教育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项目规划建设体量达40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30000平方米用于教学科研及进修场所,地下空间10000平方米则承担停车、设备存放等功能。培训用房将覆盖职业技能、成人教育、社区文化等多元课程,配套食堂则解决师生日常就餐需求。总投资估算为3.29亿元,招标代理费预算60万元,反映出余杭区对项目建设的重视与决心。
此外,余杭社区学院的建设还将激活周边商业业态,形成围绕校园的微型商业圈,并吸引教育从业者、外来学员定居,为区域注入年轻活力。在教育资源均衡化方面,学院的入驻将填补中泰街道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的空白,为当地居民提供家门口的学习机会,丰富居民精神生活,提升区域文化氛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未来科技学院的成立与余杭社区学院(浙江开放大学余杭学院)新建项目的落地,共同为余杭区的教育发展描绘了一幅崭新的蓝图。这两所学院的建立,不仅将提升区域教育水平,还将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人口素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我是余杭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