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巡礼江苏省连云港市:山海连云军民连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09:03 1

摘要:2020年以来,连云港军民大力弘扬双拥光荣传统,积极打造拥军优属港城品牌,充分发挥拥政爱民港城优势,形成了“党政主导、军地协作、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双拥工作新格局。山海为证:当“军事要地”遇上“支前传统”

2020年以来,连云港军民大力弘扬双拥光荣传统,积极打造拥军优属港城品牌,充分发挥拥政爱民港城优势,形成了“党政主导、军地协作、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双拥工作新格局。山海为证:当“军事要地”遇上“支前传统”

双拥不是“选择题”,而是连云港的“必答卷”。在这片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热土,市委常委会每年首个议军会议雷打不动,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将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坚持了20余载。某海训部队凌晨急需电力保障,赣榆区供电公司连夜架设专线;海军某部营区道路年久失修,港口集团迅速改建战备通道——这样的故事,在连云港的“双拥台账”上每年记录近百件。

服务部队备战打仗。连云港市始终把服务备战、保障打赢作为双拥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需求牵引,整合优质资源,全力以赴配合部队做好各项军事斗争准备。开展军地互办实事375件,积极协调解决驻连部队土地置换、征迁等问题。贯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求,坚持“特事特办、马上就办”,改建滚装码头,为驻军解决营房迁建、战备道路建设、库房新建、装备抢修、水电气改造、生活设施更新等问题。建立“军需库”,全程“开绿灯”,保障过往部队和新老兵转运,为部队开展野外驻训和演习提供强有力支持。

爱民为民无私奉献。连云港市坚持推进军地携手共建、军民共享共融,以加快港城现代化建设和保障部队战斗力为根本任务,军地同心谱写双拥新篇章。近年来,驻连部队积极参加抢险救灾,挽回经济损失价值8亿元,先后帮扶29个乡村、帮助困难群众4600余名,为群众义诊5530余人次,帮助地方军训学生和群众达6万余人。连云港警备区持续帮扶的赣榆区河墩村,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军队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百村样板”。

深化军地结对共建。持续开展“走边防 看亲人 赞功臣”、“情系边海防”关爱行动,建设“城连共建”项目,组织西藏墨脱边防连队与连云港市红军小学,创新开展“同升一面旗”、“同绘爱国心”、“同话强军梦”系列活动。开展“新兵守国 老兵守家”活动,建立“三同四对话”工作机制,387对新老兵成功结对。构建报、网、端、微、屏全媒体宣传矩阵,在西藏高原举行结对仪式,发布“双守对话”新老兵书信展播、“双守初心”专题视频16期,开展“双守话双拥”专项走访60余次,号召全社会广泛参与拥军优属活动,助力边防官兵戍边卫国,营造“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浓厚氛围。

枝叶关情:从“三后难题”到“全周期关爱”

“村口300多米长的臭水沟,需要抓紧治理”“退休老师张树凯家黑灯瞎火,老两口出行不便”……翻开“兵支书”徐新君的笔记本,里头记的不光是身边事,更是关乎乡亲们切身利益的大事。连云港创新实施“兵心耀港城”兵支书铁军工程,通过精准选拔、系统培养、高效使用,让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退役军人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中发光发热。

拓宽官兵“后路”。实施阳光安置工程,近年安置转业军官100%保障公务员岗位;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实施惠兵兴业工程,退役士兵得到免费培训并推荐就业;举办专场招聘,定向提供就业岗位3.6万余个;创新实施“浪花计划”,推动退役军人船员高质量上岗就业。

守护“后院后代”。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的措施》,协调随军家属对口安置,为随军未就业家属发放生活补助金;印发《连云港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办法》,落细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符合条件军人子女全部进入理想学校。筹集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向困难退役军人家庭大学生发放“双徽闪耀”助学金。

激励保障并重。敲锣打鼓送喜报的场面,已成为乡村最热闹的“节日”。为立功官兵“登门送喜”1000余人次,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等各类优抚资金,为优抚对象开展免费体检。与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合作,推动全省首个退役军人专项医疗救助试点项目落户连云港,以实际行动关心、解决官兵急难愁盼问题。实行优待证“双免”政策,公共交通、公办景区面向全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免费,真正做到现役受尊崇,退役获尊重。

润物无声:将“红色基因”融入港城血脉2025年4月22日,在人民海军成立76年之际,连云港市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名誉所长王仕花登上海军鄂州舰,与官兵共话强军使命,“现在咱们海军舰艇越造越先进,你们驰骋万里海疆和我们当年守岛一样,都是为祖国站岗!”。如今“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已经成为精神符号,激励着港城更多的人走上爱国拥军道路,鼓舞着更多人爱岗敬业、为国奉献。

坚持典型引领品牌化。投入3000余万元改造升级“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抗日山烈士陵园等30余个教育基地。涌现出守岛三十二载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中国双拥》年度人物胡英刚、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徐海等,持续打造“港城双拥”工作品牌,不断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双拥工作成效更加显著。

坚持双拥宣传常态化。全市把每年8月定为“双拥宣传月”,让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入心入脑。打造军人荣誉品牌,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发布“连云港籍官兵立功光荣榜”,开设“拥军褒扬在行动”、“苍梧国防”等双拥电视专栏;举办“立功受奖官兵看连云港”、“军娃军嫂游晶都”、“港城军民同携手 阔步走进新时代”军民联欢会、“山海相约 军地鹊桥”青年联谊会等共建活动;多部门联合推荐评选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等。

坚持阵地建设特色化。精心打造“双拥路”、“双拥公园”、“双拥广场”、“双拥一条街”等特色主阵地,通过主题雕塑、文化长廊等多种形式,讲好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注重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形成了“一地一特色、一家一品牌”的生动局面。全市在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中心区域、旅游景区等重点路段和场所,高标准增设双拥标识和主题景观,将红色基因与城市文化有机融合,让双拥元素遍布大街小巷,使双拥理念真正融入城市血脉。

从黄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军事要冲到寻常巷陌,连云港用九度折桂证明:双拥不是昙花一现的荣誉,而是一座城与人民军队的永恒约定。无论是峥嵘岁月还是和平年代,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一直在连云港这片红色热土上赓续传承。新时代,在强国强军的伟大征程中,连云港将继续书写军政军民团结的崭新篇章,让双拥之花在黄海之滨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